岳飞,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英雄人物,一生堪称传奇。他不仅是南宋时期杰出的军事将领,而且忠诚于国家,心怀报国之志。作为岳家军的统领,他勇猛抗金,屡次取得战功,成功收复了大量失地。然而,最终他却遭到朝廷的背叛,冤死在风波亭。十二道金牌被强行传到岳飞手中,命令他回朝,这也成为他悲剧的开始。岳飞死后,陷害他的奸臣们虽然在短期内享尽荣华富贵,但他们的名字却永远烙印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后人唾弃的对象。
明朝时期,浙江的指挥使李隆来到岳飞墓前祭拜,心中不禁为岳飞冤屈愤愤不平。岳飞这一代忠良的将领竟被一些小人阴谋陷害致死,李隆在深感痛惜的同时,决定采取行动以示公愤。他命令在岳飞墓前塑立了三尊雕像,分别刻画出秦桧夫妇与万俟卨的形象,三人永远跪在岳飞的墓前,象征他们的罪行必须永远被铭记,并提醒世人忏悔与反思。每年前来祭拜岳飞的百姓,心头满是愤怒与怨恨,常常对这些奸佞小人发泄情绪,雕像也因此屡遭损坏。到了嘉靖年间,浙江按察副使范涞接手修复工作,他认为张俊和罗汝辑也应为岳飞的冤屈负责,于是又将这两人的雕像加入其中。岳飞墓前,从此跪着五个罪人。
不过,时至今日,这五个跪像中,却只剩下四个,失去雕像的那一位究竟是谁呢?
首先,秦桧作为岳飞冤死的主要推手,理应列为最初的那个跪像。作为一名深陷“投降派”阵营的官员,他在对金政策上主张割地称臣,做出了一系列对国家不利的决定。而岳飞则坚定主张抗金,他的英勇事迹和坚持立场与秦桧的投降主义形成鲜明对比。秦桧为了排除异己,策划了陷害岳飞的阴谋。岳飞的死,秦桧背后推波助澜,最终将忠良将领送上了不该有的死路,因此,秦桧成为第一个跪在墓前的罪人。
秦桧的妻子王氏,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岳飞的诬陷,但她却在关键时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岳飞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刻,当秦桧犹豫不决时,王氏却劝说丈夫果断下手,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错过便无法再有。王氏的心狠手辣和冷血,使得她也成了岳飞冤屈背后的重要推手,因此,王氏跪像也成为墓前的第二尊雕像。
第三个跪着的是万俟卨,他当时是监察御史,直接参与了对岳飞的诬陷。为了将岳飞置于死地,万俟卨对其进行过严刑逼供,但岳飞始终没有屈服,只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的冤屈话语。最终,万俟卨不得不伪造证据,制造出岳飞“谋反”的罪名,导致岳飞冤死于狱中。他在这一阴谋中的重要作用,使得他也名列跪像之中。
张俊,岳飞曾经的战友,曾与岳飞一同奋勇杀敌,是南宋时期著名的三大将之一。起初,张俊与岳飞并肩作战,然而随着岳飞的声名日益高涨,张俊开始感到嫉妒,尤其是当岳飞的功绩超过自己时,他便心生不满。为了打击岳飞,张俊与秦桧合作,捏造了假证据,最终促使岳飞冤屈入狱,因此,张俊成为了第四个跪着的人。
罗汝辑则是秦桧的亲信,他在岳飞冤案中的角色是推波助澜,他为秦桧出谋划策,参与了整个冤屈的操作,使得岳飞的案件在权力的压制下迅速定案,成为无法翻案的铁案。因此,他也是第五个跪在墓前忏悔的人。
直到清朝雍正年间,浙江总督李卫在祭拜岳飞时看到这五尊跪像,觉得罗汝辑不过是一个小人物,根本不配与秦桧等人同列。因此,他命令砸毁了罗汝辑的雕像,使得墓前的跪像恢复到四个。至今,岳飞墓前所展示的雕像便是这四个罪人,而在他们的背后,刻着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副对联犹如警钟,永远提醒后人,历史的正义不可抹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