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赵述评 刘卓澜 )近日,周大福珠宝举行了高级珠宝“天圆地方”臻品文化展,包括私人鉴赏会、文化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并展出重点产品“天圆地方”系列,结合高品质翡翠与纯净钻石,将中式美学融入现代设计。
周大福珠宝董事总经理及世界珠宝联合会(CIBJO)理事会成员黄绍基表示,翡翠业务始终是周大福珠宝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潮”兴起,越来越多消费者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而翡翠正是代表符号之一。他表示,基于这一趋势,周大福珠宝将持续通过更具现代感与时尚感的设计与佩戴方式,推动中国文化的当代输出。
黄绍基指出,一直以来,翡翠市场虽体量庞大,但增长势能受限于命名与标准的不统一,推进翡翠标准化与国际化,将有助于市场透明、规范和公平贸易。
据了解,2003年版中国国家标准《珠宝玉石名称》已将“Fei Cui”定为翡翠英文名称写入标准。从技术层面和现实情况看,由于翡翠是一种主要由硬玉、绿辉石、钠铬辉石中的一种或三种任意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矿物组成复杂,无损检测较难精准确定矿物组成比例,样品命名较难。因此“Fei Cui”名称国际化,有科学、市场、文化多方面的意义。
2024年, CIBJO成立专家组启动《Jade和翡翠指南》的编写。在当年举办的会议上,CIBJO首次面向国际珠宝业界头部机构代表和社会公众宣导以“Fei Cui”作为翡翠的国际标准名称。目前,行业已就翡翠术语和定义达成初步共识,下一步将推进翡翠检测技术方法标准化。
珠宝国检集团技术研发部(标准化部)主任苏隽表示,中国有非常丰富和雄厚的翡翠科研以及标准化工作基础,2009年已发布了《翡翠分级》国家标准,翡翠无论从其材料属性、或是工艺和文化价值的复杂度等都远超任何单一矿物宝石,翡翠需要一套专属评价体系体现其综合价值。
据《2024年中国珠宝行业发展报告》,2024年中国玉石产品市场规模约为980亿元。消费方面,《2024中国翡翠产业发展白皮书》指出,珠宝翡翠带动了90后年轻一代的高品质消费。周大福珠宝集团2026财年第一季度(2025年4至6月)资料显示,集团旗下翡翠产品销售额增长约一倍,展现翡翠在美学、文化与投资价值上的潜力。
在谈及如何吸引年轻一代消费者时,黄绍基提出了两个关键方向:一是高级珠宝系列强调材质的独特与稀缺性;二是推出适合日常佩戴的产品线,在确保优质原材料的同时,以更亲民的价格满足年轻群体对品质与性价比的双重需求。
据了解,周大福珠宝除了在高级珠宝的作品上应用翡翠,还先后在多个产品系列推出采用翡翠为素材的珠宝产品,如与潮牌CLOT和故宫博物院合作推出的联名系列、传喜系列及国萃传承系列等,此举将翡翠文化推向全球更广泛的消费者,同时为集团寻求更多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