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选择派张飞而非赵云与马超对阵,背后有三个深层原因,大多数人往往只关注第一个原因。
葭萌关之战
刘备受刘璋邀请,准备进入益州,协助其攻打汉中张鲁。然而,刘备的实际目标并非单纯地帮忙打张鲁,而是打算借此机会控制益州。尽管心中有了这个计划,但刘备一向注重自己的仁义之名,因此迟迟未决定是否出兵刘璋,直到张松的密谋被揭发并被杀,刘备才决定彻底翻脸与刘璋对抗。
刘备的军队装备精良,士兵经验丰富,因此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刘璋军击溃。然而,在刘备准备扩大战果时,张鲁见机而动,派遣马超进攻葭萌关。尽管马超已经沦为落魄之人,但他曾在战场上大败曹操的辉煌战绩依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面对马超的进攻,刘备自然不敢掉以轻心,只得派张飞前去迎战。
张飞是刘备的得力猛将,早在徐州时期,他曾多次与吕布争锋,屡次让吕布吃尽苦头。吕布虽然身形威猛,武艺高强,但却无法正面击败张飞,这也充分证明了张飞的强大。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张飞在葭萌关之战中竟然无法击败马超,两人战至不分上下。最终,诸葛亮采取了计谋,用巧妙的策略成功让马超投降。可以说,若没有诸葛亮的帮助,单凭刘备和张飞的力量,恐怕很难战胜马超,更不要说将其收服了。
为何不派赵云?
那么,既然张飞无法战胜马超,刘备为何不派赵云出战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主要有三个原因,而大多数人只关注第一个:
1. 赵云不在刘备身边
第一个原因也最为显而易见,那就是赵云当时并不在刘备的身边。这一点在历史记录中已有明确记载,因此成为了大多数人所认为的唯一原因。
2. 刘备的高超用人之道
刘备从一个普通的流浪汉逐渐崛起,最终建立了蜀汉的基业,这与他擅长用人密切相关。刘备深知自己部下的性格与能力,他了解每一位将领的特点,因此,他选择了张飞而非赵云前去对抗马超。赵云在刘备手下,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但刘备清楚,如果让赵云出战,可能会带来更多麻烦。赵云与关羽、张飞的关系较为复杂,一旦赵云被马超击败,关羽和张飞必定会出手为赵云报仇,这无疑会给刘备带来更多的内外困扰。
要知道,张飞的脾气火爆,如果赵云未能获胜,张飞恐怕会愤怒至极,主动找马超寻仇,这不仅会浪费宝贵的战机,还会让刘备面临更多内部问题。所以,为了避免更大的麻烦,刘备选择了派张飞出战,而不是赵云。
3. 张飞与马超对决的戏剧性
如果让马超和赵云对战,恐怕场面就像一场偶像剧,两个英俊的武将互相交锋,虽然看似精彩,但缺乏真正的张力。与此不同的是,张飞虽然外貌粗犷、身形不高,但其勇猛的形象和性格极具戏剧性。马超与张飞对阵的场面,不仅充满了视觉冲击,也让这场战斗更加引人注目。三国演义的作者,在创作时,肯定考虑到要吸引百姓的眼球,因此,张飞与马超的对决,无疑更加符合大众的期待。
不仅如此,张飞的作战风格与赵云也有所不同。赵云往往凭借快速致命的攻击,迅速解决战斗,场面并不如张飞那般激烈与持久。张飞与马超的大战,可以让观众看到双方不断交手,酣畅淋漓地展开数十回合的较量,而赵云则更多是迅速取胜,这样的战斗风格在小说中难以呈现出同样的冲击力。因此,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张飞与马超的战斗无疑更具戏剧性。
赵云与马超谁更强?
至于赵云和马超的对决,究竟谁更强?综合分析张飞、许褚与马超的表现,赵云实际上要强于马超。
在葭萌关之战中,张飞和马超正面交手了两百回合,双方未分胜负。而从战术角度来看,赵云与马超的对决可能也会陷入类似的僵持状态,赵云的武力虽强,但与马超相比,差距并不显著。对比许褚与马超的战斗,赵云与许褚的对决则表明,赵云的能力略高一些。许褚和马超大战两百回合后,虽然没有分出胜负,但许褚明显处于劣势。如果换作赵云,凭借青釭剑的锋利,他完全有可能在与马超的对决中占得上风。
结语
总结来说,刘备选择派张飞而非赵云去对抗马超,背后有三个原因:一是赵云不在身边;二是让赵云出战可能会引发更多的内外麻烦;三是张飞与马超的对决更具戏剧性。至于赵云是否能够击败马超,从多个战斗场景来看,赵云的实力略强于马超,他与马超的对决,赵云有可能占得上风。
(本文参考《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