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麻烦您先点击下“关注”按钮,这样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让您随时获取更多类似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文|任先生
编辑|任先生
邓小平是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与妻子卓琳共同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了一生,两人不仅投身于国家的建设,还培育了一个充满爱与责任的家庭。邓小平和卓琳的家庭十分完满,他们育有五个孩子:三个女儿、两个儿子。如果算上邓小平与前妻张锡媛所生的早夭孩子,那么邓小平的孩子总数应为六个。
那么,这五个孩子分别是谁?他们各自在新中国的哪些岗位上有所作为?他们为共和国的建设贡献了哪些力量?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邓小平家庭的故事。
邓林是邓小平的第一个孩子,也是他家中的长女。如今,邓林担任澳门中华艺术协会名誉会长,在美术方面有着不小的造诣。看似远离尘世、深居简出的艺术家形象,实际上邓林的成长经历远比外界认知的更加曲折与坎坷。
1941年9月,邓林出生在河北省涉县的一个小村庄。那个年代,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时刻。日军因“百团大战”对我党革命根据地展开了大规模的扫荡,而国民党对我党的敌视也在加剧,发生了震惊全国的“皖南事变”,给新四军带来了重创。在这种危急局势下,邓小平和卓琳不得不将刚出生不久的邓林送到老乡家中抚养。
然而,即便是远离战火的地方,邓林的生活依旧艰难。在日军和国民党的封锁下,她从小不得不隐姓埋名,躲避追捕。到了1943年,年仅3岁的邓林被父母接回,却看到父母前来接她时,她已经因为饥饿而瘦得皮包骨,无法认出父母。看到这一幕,邓小平夫妇心如刀绞,于是他们决定将邓林送到延安的洛杉矶托儿所,让她在那度过更加安稳的童年。
虽然延安的条件相对好一些,但邓林从小便不得不和许多干爹干妈一起生活,直到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后,她才得以与父母团聚。那个时期,解放军逐渐打下了大城市,邓小平会带着卓琳和邓林一同视察各地民情。在一次视察中,邓林看到城市家庭中的油画时,眼中露出了羡慕的神情,卓琳便对邓小平说:“这个孩子从小对画画有兴趣,咱们让她去学美术吧。”
在宽松的家庭氛围中,邓林找到了自己热爱的艺术。1959年,邓林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专攻花鸟画,随后又进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拜李苦禅、郭味蕖等大师学习绘画技巧。虽然她的艺术之路也遭遇了文化大革命的风波,但邓林依旧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改革开放后,她重回艺术创作领域,许多画作被送往国际画展,展现了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
邓小平的第二个孩子是邓朴方,他是家中的第一个男孩。邓朴方天生双腿无法行走,但他坚强不屈,曾担任全国残疾人联合会会长以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重要职务。他的成长历程充满了无数坎坷和磨砺,却也在艰难中磨练了他坚强的意志。
1944年,邓朴方出生在山西省辽县。邓小平得知儿子出生时十分高兴,因为这是他的第一个男孩。为了给儿子取个好名字,邓小平请战友刘伯承为孩子命名,刘伯承想了很久,最终取名为“朴方”,寓意淳朴和方正。邓朴方果然没有辜负父亲和长辈的期望。
少年时期,邓朴方进入北京市第十三中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1962年,他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立志成为一名物理学家。然而,命运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一次意外让他双腿残疾,虽经抢救保住了性命,但也因此终生无法行走。得知此事后,邓小平和卓琳痛心不已,特别是邓小平,他一直悉心照顾邓朴方,给他喂饭、擦背,用爱与温暖为邓朴方重新点燃了生活的希望。
邓小平复出后,邓朴方也获得了许多机会,他不仅在残疾人事业上做出了杰出贡献,还曾在全国政协担任重要职务,用自己的经历鼓舞了无数与他相同命运的人。
邓小平的第三个孩子是邓楠,她出生于1945年,是邓家中的第二个女儿。在邓家兄弟姐妹中,邓楠一直以“家庭大管家”著称。那么,是什么让邓楠成为了家中的“管理者”呢?
邓楠虽然是家中第三个孩子,但她从小就展现出超乎常人的成熟与担当。父母不在家时,她负责照看家中一切事务。尽管年纪不大,但邓楠却有着极强的组织能力和责任感,这也让她在兄弟姐妹中拥有了较高的威信。邓楠的果断与聪慧,在她早年的学校生活中也有所体现。她经常能够看透许多事情,做出最合适的判断,这使得她在众人眼中显得特别成熟。
邓楠成年后,在邓小平的鼓励下攻读物理学,毕业后成为了科技部副部长,致力于推动中国的科技发展。
邓小平的第四个孩子邓榕,是邓家所有孩子中最有才华和知名度的一位。邓榕不仅因其才华横溢而在社会上有所声誉,还因为写下了《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深刻展示了她对父亲的敬爱和崇高敬意。
邓榕出生于1950年,是邓小平家中第一个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孩子。由于相对优渥的家庭环境,邓榕从小性格开朗、活泼。她不仅是家里的开心果,还因其善解人意而深得邓小平的宠爱。邓榕选择不从政,而是投身文学与写作,通过著作分享自己对父亲的深情与思考。
邓小平的最小的孩子是邓质方,出生于1952年,名字寓意着质朴和纯真。邓质方从小接受严格教育,在学术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后来,他在邓小平的支持下赴美攻读物理学,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尽管邓质方在美国取得了永久居留的资格,但他毅然决定放弃这一机会,回到祖国,继续为中国做贡献。他的决定让邓小平深感欣慰,并常自豪地提到:“我有一个中国的孙子!”
如今,邓质方在国内担任四方公司总经理,虽未从事科研事业,但他仍在自己的领域中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