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的男人,为何要留长发、穿长衫?
创始人
2025-09-14 10:03:36
0

清朝男人穿长衫留长辫的习俗,与当时的政治、文化和民族传统密切相关,具体原因可从以下几方面解析:

一、长辫:满族传统与政治强制的产物

1. 民族习俗的延续

满族先民长期生活在东北游牧、渔猎环境中,为方便骑马、劳作,将头发剃去前颅,只留颅顶后头发编辫垂于脑后。这种发式在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就已出现,是满族文化的重要标识。

2. “剃发令”的政治强制

1644年清军入关后,为强化统治、消除汉族抵抗意识,顺治帝颁布“剃发令”,规定“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强制汉族男子改梳满族发式。这一政策引发汉族强烈反抗(如“江阴八十一日”),但最终因清廷高压得以推行,长辫逐渐成为清朝统治的象征。

二、长衫:满汉服饰融合的结果

1. 满族“袍服”的基础形制

满族传统服饰为“旗装”,男子穿长袍(称“箭袖袍”),袖口呈马蹄形(便于射箭),衣身宽大,腰间束带,适合骑射和北方寒冷气候。入关后,这种袍服成为男子日常着装的基础。

2. 吸收汉族服饰元素的演变

随着满汉文化交融,满族袍服逐渐吸收汉族服饰特点:

去掉马蹄袖,改为宽袖口;

衣身长度调整,日常穿着的长衫(又称“大褂”)多至脚踝,显得庄重得体;

领口、衣襟等细节融入汉族刺绣、盘扣等工艺,形成兼具满汉风格的“长衫”。

3. 等级与身份的标识

长衫的材质、颜色和款式因身份而异:

官员、士绅穿绸缎长衫,绣有纹饰;

平民百姓多穿粗布长衫,款式简洁,便于劳作。

三、深层原因:文化认同与统治策略

1. 消弭民族差异的手段

清朝通过服饰、发式的统一,试图弱化汉族的民族认同,强化对清廷的政治服从。尽管汉族内心抵触,但长期强制下,长辫和长衫逐渐成为社会主流装束。

2. 儒家“身体发肤”观念的冲突与妥协

汉族传统受儒家思想影响,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剃发曾被视为大逆不道。但在清廷武力压迫下,汉族社会最终被迫接受,这一过程也体现了文化冲突中的现实妥协。

四、习俗的演变与终结

1. 晚清的松动与变革

晚清时期,西方文化传入,部分留学生开始剪辫易服,长辫逐渐被视为落后象征。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剪辫令”,长辫习俗终结,长衫则演变为“中山装”“旗袍”等新式服装的基础元素。

2. 历史符号的意义

长辫和长衫不仅是服饰习俗,更是清朝民族政策、文化融合与社会变迁的缩影,反映了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下,汉族文化被迫改造又逐渐包容的复杂过程。

综上,清朝男人的长辫和长衫,既是满族传统的延续,也是清廷政治强制的结果,同时蕴含了满汉文化从冲突到融合的历史轨迹,成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符号。

相关内容

工程服务提供商Legenc...
雷递网 雷建平 9月13日 工程和维护服务提供商Legence(股...
2025-09-13 17:43:44
原创 ...
9月13日上午,在东京进行的2025年田径世锦赛结束了男子铅球预赛...
2025-09-13 17:41:34
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秋意浓 ...
2025年9月10日,新疆巴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一家旅游度假村秋...
2025-09-13 17:38:14
鹤峰“国省双美”公路,激活...
极目新闻通讯员 胡姣童 沿“最美省道”245饱览山水画卷,循“最美...
2025-09-13 17:37:43
石圪节煤矿活化工业遗产,“...
长治石圪节煤矿矿工俱乐部广场上,红砖墙上“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的标...
2025-09-13 17:33:50
原创 ...
《——·前言·——》 你是否听过刘伯温与诸葛亮的传奇故事?这两位...
2025-09-13 17:33:49
秦始皇遣使昆仑采药的证据找...
近日,考古研究者仝涛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境内发现的一处石刻引发关注,...
2025-09-13 17:33:28
以文物之光守护文明根脉
□本报记者 张体义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6月5日面向公众免费试开...
2025-09-13 17:33:12

热门资讯

东京田径世锦赛女子100米栏预... 新京报讯 据@中国田径队 消息,2025年东京田径世锦赛女子100米栏预赛,吴艳妮于1组出战,最终以...
原创 她... 1966年至1976年这一时期,许多劳动模范纷纷走上了政治舞台,其中之一便是曾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
原创 她... 她原是风尘女子,却命运逆袭,成为了张作霖的四夫人,突破了三重束缚。她出身风尘,但最终重塑了自我;她是...
原创 吕... 吕夷简与富弼:宰相公报私仇,小官奋勇抗争 一、吕夷简 吕夷简,字坦夫,生于978年,祖籍莱州(今山东...
老子为什么要写《道德经》? 老子是一个清醒的智者,他对人间富贵功名利禄没有丝毫留恋,索性辞官归去。他骑着板角青牛一路向西,将至函...
原创 大... 这段文章在讲述升允的忠诚与事迹时,主要展示了他对大清的坚守,虽然历史背景的变迁让他无力改变大清的命运...
原创 同... 同为辅佐幼帝的女性,孝庄与慈禧为何如此不同? 在1661年2月,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因病去世,年仅8...
希望日本延续“三大谈话”正确历... 编者按:有关反省历史问题的“三大谈话”,已经成为衡量日本史观正确与否的标尺。在日本战败投降80周年之...
原创 史... 好的,我帮你把这篇文章进行改写,保留原意并适当丰富细节,字数变化不大: --- 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
原创 刘... 卢绾的叛变,最初的根源并非出自他自己的意愿,而是被别人暗中煽动,脑袋一热便产生了联络匈奴的念头,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