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局组织专家对2024年恭城牛路冲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项目开展验收工作。专家组一行先考察考古发掘现场,后前往牛路冲遗址发掘工作站,检查驻地环境、临时出土文物库房、出土文物标本保护、田野考古发掘资料等。经专家评估、评议,该项目一致通过验收。
牛路冲遗址所在的恭城瑶族自治县,拥有丰富多彩的瑶族文化。瑶族的传统习俗、特色建筑、精美服饰以及独特的歌舞艺术等,都展现着这一民族的独特魅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牛路冲遗址的考古发现,为恭城的历史文化增添了厚重的一笔,或许在遥远的过去,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的踪迹,他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传承,都有待通过考古进一步探索和揭示,这也将为研究瑶族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提供更多线索。
因桂林—恭城—贺州(钟山段)高速公路建设涉及该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主持,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桂林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中心共同对其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
经考古工作者数月奋战,确认牛路冲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代重要聚落遗址,其中揭露的城墙、城壕为商代早期,是目前岭南发现最早的城址,对推进华南地区早期文明化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该遗址的发掘,也充分展示了商代以来,岭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意义,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历史基础。
在验收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向专家详实汇报牛路冲遗址概况、发掘过程与方法、发掘目的与学术目标、发掘收获与认识等内容。专家认为,牛路冲遗址是具有双墙双壕的大型聚落城址,年代属于新石器晚期至商代早期,其中城址年代属于商代早期。该遗址不仅为研究华南地区早期文明化进程提供了关键资料,也为未来在该区域探寻类似城址及分析岭南早期城址空间分布规律提供了参考样本。
专家组充分肯定2024年恭城牛路冲遗址发掘项目田野工作的规范性、出土成果重要性、考古阐释的科学性,达到预设发掘目的和学术目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同时,专家组也对遗址出土重要遗迹考古阐释、多学科合作、持续性开展发掘工作、遗址保护与有效利用等提供指导意见和建议。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旅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吴兵处长指出,要继续稳步有序实施2025年牛路冲城主动性考古发掘任务,推进牛路冲城遗址已验收部分的文物本体保护工作,明确牛路冲城遗址的文物保护等级,尽快将其核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撰文:卢小芹/编辑:何雁容/初审:李隆德/审核:李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