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死后,由年仅十八岁的章帝继位,皇太后马氏摄政,维持朝廷的正常运转。章帝在皇太后马氏的扶持之下,国家机器运转良好,社会安定,人民的日子过得也比较安稳。
皇太后马氏严格限制马氏家族受封,以最大限度保护其娘家人的平安富贵,远离争斗。章帝曾几次为了表示感恩舅父家族,欲封给马氏家族侯爵,但都由于皇太后马氏的坚决反对而取消。皇太后马氏对其娘家人在朝廷受封做了很好的示范,避免其娘家人因为受封而骄横跋扈,不懂得收敛,引祸上身。在这一点上,马氏算是历任皇太后中做得最好的一个,明事理,以国家为重,有大局观,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她不得不严格约束自家人,以免重蹈覆辙。
尽管如此,马防、马廖、马光均在朝中任职,其中以马防个性最为张扬,骄横跋扈,差点引祸上身,马光则比较谨慎,懂得明哲保身。
章帝跟明帝一样,都非常顾念手足之情,是个颇有人情味的皇帝。特别是对东平王刘苍特别尊崇,每次见面之后都舍不得让他离去,甚是想念。对其他兄弟亦是如此。对其刘氏家族成员均能宽以待之。
在对待其他官员和老百姓上,也是以推行仁政为主,并减少了明帝的一些苛政,建立一个相对风清气正的政治氛围。章帝在对刘氏宗亲及官员的封赏上是非常大度的,几乎达到了掏空国库的程度。由此也说明了一个问题,章帝十八岁继位,没有经历过什么苦难,对金钱不是很关注,也没有金钱的概念。他对金钱的挥霍,如果没有一些大臣的进谏,国库怎么虚空的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
在章帝的后期,他坚决要给其舅父马防、马廖、马光封侯,皇太后马氏只好同意,但是规劝这三位新封侯的舅父们辞官返乡,此三兄弟最后还是听从了皇太后的劝言,以特进身份离开了朝廷。马氏家族在朝廷的势力开始衰弱。
皇太后马氏驾崩后,窦皇后的养子刘肇继承帝位,时年十岁。刘肇为梁家贵人姐妹所生,由于窦皇后没有生育子女,故章帝指定改由她抱养。刘肇被抱养之后,窦皇后为了保证今后的皇帝只有她一个娘家,于是设计陷害了梁家贵人姐妹,梁家贵人在软禁期间自杀身亡。梁家其他人员也遭受牵连,所有家族成员几乎被铲除殆尽。
从此窦皇后重用其娘家人窦宪、窦笃、窦景,尤其以窦宪权利最大,野心最强,在朝廷几乎是随心所欲,无人敢抵抗他。朝廷各大官员都非常地惧怕窦宪,他为人阴险,手段恶劣。都乡候刘畅来京城祭吊章帝期间,窦皇太后频繁召见刘畅引起窦宪的不满,担心刘畅会分走他的权势,于是派刺客在禁卫军中暗杀刘畅。刘畅被暗杀身亡后,窦皇太后下令追查命案,最后水落石出,窦宪招认了事实。可实际上窦宪并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向窦皇太后请示领兵外出攻打北匈奴。
这个时候北匈奴并没有侵犯边境,窦宪想戴罪立功,执意要窦皇太后同意他出兵。当时有一些忠勇的大臣冒死进谏,但也无法阻挡窦宪去攻打北匈奴。最后窦皇太后同意窦宪领兵攻打北匈奴,打胜仗回来后被封为大将军,权力在三公之上,其权利达到巅峰。
窦皇太后还给窦笃、窦景兴建宅第,占用大量街道,耗费国家大量钱财。这引起了众臣的反对和人民的非议,但是窦皇太后没有在意。从窦皇太后的这些做法里,以及窦氏家族在朝廷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国家朝政只会越来越乱。王莽的教训殷鉴不远,窦皇太后没有马皇太后的智慧,她日后把国家带入混乱或许将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