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清平乐》剧中,欧阳修做了主考官,为国选材。没想到,放榜的那天,落榜的考生认为录取结果不公,围住了欧阳修,用和外甥女私通的事羞辱他,中了礼部试的第二名的苏轼兄弟,为欧阳修报打不平。
欧阳修从容地处理了这场危机。他主持的这届科举考试,是历史上著名的嘉佑二年科举,此榜所取进士,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人才,有许多人活跃于北宋的政治、文化的舞台上。
这一榜进士中,有23人在《宋史》中有传,他们分别是章衡、窦卞、罗恺、邓考甫、王回、王韶、王无咎、吕惠卿、刘庠、刘元瑜、苏轼、苏辙、郑雍、林希、梁焘、曾巩、曾布、程颢、蒋之奇、杨汲、张载、张璪、章惇。
官至三品以上的有11人,其中任宰执的有9人,他们分别是王韶、郑雍、梁焘、吕惠卿、苏辙、林希、曾布、张璪、章惇。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自状元章衡以下的头五名进士,大多数表现平平。
但未列前茅的其它进士却才华出众,活跃在各个方面,并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政治上——
苏轼、苏辙兄弟成为蜀党的带头大哥;
梁焘成为朔党带头大哥;
吕惠卿、曾布、蒋之奇、林希、邓给、张操、王韶等人,支持王安石变法。
文学上——
唐宋八大家中,宋代有六个人,景祐二年的同一榜里有苏轼、苏辙、曾巩三人;
经学上——
程颢成为洛学的鼻祖,其弟子朱光庭成为洛学的代表人物;
张载在范仲淹拒绝了他从军的愿望后,埋头学问,开创了关学,其弟子吕大钧和他同时中了进士;
苏轼、苏辙成为蜀学的代表人物。
宋学四大流派中的关学、洛学、蜀学三派的创始人都在这一榜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