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5年,刘备终于拿下了徐州。
这一年,刘备34岁。
既到,谦以丹杨兵四千益先主,先主遂去楷归谦。谦表先主为豫州刺史,屯小沛。《三国志 先主传》
病重的陶谦忧虑自己一旦去世,徐州恐会落入曹操之手,导致当地百姓遭受苦难。
在生命最后时刻,他决定将徐州刺史一职托付给仁厚的刘备,希望他能接替自己的职位。
对于陶谦的礼让,刘备起初并未接受。
经过陶谦三次诚恳邀请和徐州军民的支持后,最终在陶谦临终前,面对其真诚的请求以及民众的信任,刘备才同意接过这份重任,成为了新的徐州州牧。
也就是《三国演义》里的三让徐州的故事。
至此,刘备终于从一个漂泊无依的流浪小军团,变成了一个拥有一州之地的诸侯。
但好景不长,仅仅过了一年多,他就失去了徐州。
那么,刘备为什么会失去徐州呢?
这要从他当初收留吕布说起了。
吕布是什么人?
在我们现代人的印象中,“马中赤兔,人中吕布”。
然而,在那个群雄逐鹿的时代里,吕布的地位究竟如何?
丁原将他视为心腹爱将;
董卓更是视其为义子;
王允利用他作为刺杀董卓的工具;
陈宫则认为他是壮士;
袁术、袁绍兄弟俩接纳吕布时,也仅仅是把他当作一名将领来使用。
别看吕布仪同三司,但在天下诸侯眼中,他就是匹夫,将校,一把刀。
刘备一直都是以仁义著称,能急人所难,但面对吕布的求助时接纳他也是情理之中。
此时吕布在关西与李催、郭汜为敌,关东与袁绍、袁术交恶,又与曹操对抗——除了徐州的刘备外,他还有别的去处吗?
先主遂领徐州。袁术来攻先主,先主拒之于盱眙、淮阳。 曹公表先主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是岁建安元年也。先主与术相持经月,吕布乘虚袭下邳。下邳守将曹豹反,间迎布。布虏先主妻子,先主转军海西。杨奉、韩暹寇徐、扬间,先主邀击,尽斩之。先主求和于吕布,布还其妻子。先主遣关羽守下邳。先主还小沛,复合兵得万余人。吕布恶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败走归曹公。《三国志 先主传》
袁术争夺徐州时,刘备放心地带着关羽南下与袁术交战。
虽然吕布曾投奔过袁术,但是两人交恶被赶走。
按理刘备不必担心他们会勾结。
但问题在于,刘备的品格与吕布、袁术大相径庭,不如袁术了解吕布。
袁术深知只要给的利益足够,过去的恩怨不足挂齿。
因此,于是利诱吕布背叛刘备,希望他能攻占下邳帮助自己夺得并控制徐州。
按照袁术的计划,接受利益的吕布背叛了刘备,帮他夺下徐州后就无处可去只能依附于自己。
然而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包括天下诸侯和刘备在内,都误判了吕布的选择。
吕布依照约定攻击下邳,但并非协助袁术夺取徐州,而是自己直接占据下邳,夺得了徐州的控制权。
原本的局面是,袁术进攻徐州与刘备在淮水交战,计划利用吕布偷袭刘备之后,趁机推进以占领徐州。
实际情况变成了吕布利用袁术与刘备在淮水交战的间隙,自己乘虚而入,夺取了徐州的控制权。
最终就是,刘备收留吕布,反遭吕布背叛;
袁术试图利用吕布,却被吕布反过来利用。
在徐州、扬州两大集团的军事冲突中,最终的胜利者是吕布。
刘备失去了对徐州的控制,从此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漂泊流浪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