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曹操的五大谋士,郭嘉是不是排名第一?郭嘉与诸葛亮相又比如何?
创始人
2025-08-31 16:35:05
0

在曹魏、蜀汉、孙吴三个阵营中,曹魏的高级谋士是最多的,比较著名的就有郭嘉、贾诩、荀彧、荀攸、程昱、刘晔、董昭、蒋济等人,还有后来归降的陈登、辛毗、许攸、阎圃、蒯越等人,甚至还包括后来崛起的司马懿。

在上述众人中,郭嘉、贾诩、荀彧、荀攸、程昱被称为曹营五大谋士,而呼声最高的,正是郭嘉。

郭嘉之所以在网络中水涨船高,是因为他的粉丝基础十分庞大,而这些粉丝极力吹捧郭嘉,大概有三个深层次的原因:

1.不读史书。

郭粉大概了解郭嘉的一些主要事迹,但不了解其他高级谋士的能力,因此一叶障目,把郭嘉奉若神明。

2.吹捧郭嘉的劣质网文看多了。

这些劣质网文,大多都是毫无根据的臆断,甚至不知所云地胡乱吹捧,导致郭粉缺失了分辨能力,轻听轻信,人云亦云。

3.受到某品三国的影响。

这类粉丝算得上真正的三国爱好者,但他们迷信名人效应,没有自己的思维空间。

郭粉对于郭嘉的抬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大致有以下几种声音:

1.郭嘉是三国第一谋士!2.郭嘉不死,赤壁不败!

3.郭嘉不死,卧龙不出!4.郭嘉不死,便无三国!

对于郭嘉,我们要理性看待,他确实是一位高级谋士,也确实值得称道,但还不至于无脑吹捧!

郭嘉的人生历程和能力表现。

1.郭嘉少年时并不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而是声明不显。郭嘉主动去求见袁绍,但是没有受到高等礼遇,于是他对郭图表达了看法,“

袁绍好谋无决

”,丢下这句话扭头就走了。

在家

赋闲七年

之后,郭嘉被荀彧推荐给了曹操。面试之后,曹操为之大悦,称赞了一句“

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而郭嘉也为之精神一振,兴奋地说了一句“

真吾主也

”。

从对于袁绍、曹操的评价来看,郭嘉的识人能力还是很强的。

曹操一见到郭嘉,就不吝盛赞,是否足够彰显郭嘉的地位?其实不然。

曹操初见荀彧,就盛赞荀彧是“

吾之子房也

”,把荀彧定位成张良;曹操初见荀攸,就盛赞荀攸为“

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

”;曹操初次与贾诩谈论工作,就盛赞对方“

使我信重于天下者

”!看来,这种溢美之词,只是老板对于员工在口头上的嘉奖和心态上的勉励罢了!

2.公元197年,袁绍准备进攻曹操,曹操集团略显恐慌。郭嘉提出了著名的“

十胜十败论

”,坚定了曹操的决战信心。这个十胜十败论属于什么段位呢?我们放在后面详细解读。

3.公元198年,刘备依附于曹操。程昱提议,刘备乃当世枭雄,必须杀之以绝后患,但郭嘉却认为,刘备主动来投,而且身份特殊、有名声,如果杀之,则会断绝人望,曹操深以为然。后来刘备以讨伐袁术为名,拉了一支部队出走,郭嘉、程昱都认为“

一日纵敌,数世为患

”,后来刘备果然杀了车胄、夺了下邳。如果曹操一开始就听了程昱的,是否可以说“信程昱,无三国”?

4.讨吕布,围困下邳城,半年不能攻克,曹操有退军之意。郭嘉进言,建议急攻,后来曹操重新振作,水淹下邳,生擒吕布。

此处必须申明两点。其一,荀攸才是击破吕布的谋主,而且也是力主猛攻之人,在《三国志》中记载为“

攸与郭嘉说曰

...”,而在《魏书》中,直接记录了荀攸的事迹,未见郭嘉表态。其二,水淹下邳,根本不是郭嘉提议的,但是在演义和电视剧中,都成了郭嘉的功劳。

5.公元200年,曹操、袁绍的决战已经不可避免,曹操担心腹背受敌,就决定先铲除徐州的刘备,但又担心袁绍在背后捅刀。郭嘉建议说,袁绍“性迟而多疑”,绝对不会那么快就来偷袭,而刘备在徐州立足未稳,应该立即前去剿灭。曹操听从,击破刘备,生擒关羽。

看来,郭嘉对于袁绍,认识颇深,但荀彧同样能够看清袁绍的德性。荀彧早期就享有盛名,被称为“王佐之才”,受到董卓的青睐,但荀彧直接举家迁往冀州避难去了,又被袁绍高薪聘请,但是他与袁绍接触之后,却主动离开袁绍而投奔了曹操。

这波职场经历和操作,不比失业六年的郭嘉差多少吧?

此外,先征吕布,乃荀彧的主见,先征刘备,荀彧与郭嘉意见相合,最关键的是,荀彧还指出了关键所在,那就是安抚关中诸将,与马超、韩遂通好,又让钟繇镇守长安,而这个举措,确保了曹魏西线十年内无战事!

6.官渡之战马上开打了,有传言称,孙策意欲偷袭许昌,曹营内人心惶惶。

郭嘉对曹操说,孙策这个人“轻而无备”,极有可能死于小人之手。后来孙策单骑入丹徒山,被许贡三门客刺杀。

郭嘉的这个预言,确实称得上神机妙算。但他不是独一份,荀彧的预言更具有神奇效果。

首先,荀彧预测到了颜良、文丑之死,“

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擒也

”;其次,荀彧对许攸进行了精准预言,“

若攸家人犯法,必不能纵也,不纵,攸必为变

”,这简直就是先知预言!后来正是因为“及时雨”许攸,曹操才在逆境下反败为胜!

7.官渡之战开打,荀彧、荀攸、程昱等人各显神通,但郭嘉成了透明人,只有一句“

从破袁绍

”,再无任何表现。

8.遗计定辽东。袁绍死后,袁潭也被灭掉,袁尚逃亡。曹操率众北上,郭嘉认为行军过慢,有可能暴露行动而贻误战机,不如扔掉辎重,轻骑急袭。曹操听从了,奔袭到乌桓背后。白狼山一战,张辽开大招,斩杀了乌桓单于蹋顿。袁尚、袁熙逃亡辽东,后来公孙渊杀了二袁,将首级向曹操请功。

自此,辽东平定。但是,在此期间,郭嘉因水土不服而患病,逝于柳城,享年三十八岁。

在曹营谋士中,郭嘉最了解曹操,“

唯奉孝能知孤意

”,而且郭嘉是最年轻的谋士,曹操有将来托孤之意,“

欲以后事属之

”。但是郭嘉早夭,曹操不胜悲戚。赤壁之战后,曹操叹息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然后又当着其他谋士的面哭了起来,“

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肯定又有网友跳出来说,曹操的这两句话就能够证明,“

郭嘉不死,赤壁不败!

”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在赤壁之战前,人家贾诩明明极力建议应该休战养民,而不应该再次发动战争,但是曹操不听啊!人家贾诩已经提前帮你看透了,你不听,非要开战,结果碰壁了,就算是郭嘉复生,就能战胜孙刘联盟吗?

其次,赤壁之败,主要败在了瘟疫上。曹操主动烧毁部分战船,然后撤军,但曹操对于周瑜非常地不忿、不服,亲口说“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试问,给你十个郭嘉,能够在瘟疫肆虐的背景下力挽狂澜吗?

至于曹操哭郭嘉,更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夷陵之战惨败后,诸葛亮还曾经哭法正呢,法孝直若在,必能阻止主公讨伐东吴,“

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

纵观郭嘉的人生履历,确实可圈可点,在部分事迹上可称为大放光彩。郭嘉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能够窥透人心,能够看清形势,对于一些关键节点上的大事件,能够神奇般地预判,因此被曹操称赞为“孤之奇佐”,在《三国志》中被陈寿称赞为“世之奇士”。

如果以谋士的衡量标准来考核的话,给郭嘉打个92分没问题!

有人马上就会跳出来说,你这分太低了吧?至少98分!郭嘉是曹营第一谋士!郭嘉是三国第一谋士!

别说整个三国,就是在曹营内部,郭嘉也不是第一梯队!

我们看一下郭嘉与曹营其他谋士之间的对比参考。

荀彧VS郭嘉。

荀彧为曹操提出了两大战略,一是让曹操深根固本,为曹操平定周边夯实了基础,二是让曹操奉迎汉献帝,获取了“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优势,这可是世纪大战略!

荀彧为曹操举荐了一大堆人才,其中包括郭嘉,这个就不提了。

荀彧针对曹袁之争提出了“

四胜之计

”,认为曹操在谋略、用兵、度量、德行方面都超过袁绍。这个论点,与郭嘉的“十胜十败论”基本如出一辙。

官渡之战前,荀彧又分析了袁绍内部的各种人才及其相应的弊端(预测许攸等人,比如田丰刚直犯上),巩固了曹操与袁绍开战的决心。

官渡僵持期间,曹操军粮耗尽,想撤军,荀彧一封信就让曹操重拾信心,继续坚守待机,果然很快就逆袭了,因为许攸来了!

官渡之战后,荀彧又极力建议让曹操继续北进,并在仓亭之战中彻底铲除了袁绍的主力部队。

可以说,但凡曹操出征,基本都是荀彧在家镇守,曹操就可以安心作战。曹操曾评价荀氏叔侄,“抚宁内外,文若是也,公达其次也”,荀彧主内政,荀攸是军师谋主,就没郭嘉什么事儿!

曹操本身就是一位顶级的谋略家、军事家,他可以没有郭嘉,但他绝对不能没有大后方的荀彧!

荀攸VS郭嘉。

荀攸极有胆识,曾经谋划行刺董卓(孟德献刀的原型),但泄密入狱。曹操奉迎天子后,主动向荀攸抛出了橄榄枝,拜为军师。

此后,荀攸就一直是曹操的谋主。郭嘉呢,他只是个军师祭酒,这个职务就是个军事参谋,地位明显不如荀攸,那么能力对比呢?

二讨张绣、剿灭吕布,荀攸是谋主。

白马之战,曹操用荀攸之计,大破颜良,张辽、关羽表现神勇,关羽亲手斩杀了颜良。

延津之战,荀攸与曹操心有灵犀地不谋而合,然后出奇计,大破敌军,并在阵中斩杀了文丑。

乌巢之战期间,荀攸提出让徐晃截击对方的运粮车,后来成功。

当许攸来投降时,所有人都怀疑,但荀攸和贾诩却认定不是诈降,曹操听信,然后就有了奇袭乌巢。张郃来投降时,曹洪怀疑,但荀攸再次释疑,曹洪最终接纳了张郃。

黎阳之战破袁尚,南皮之战斩袁潭,都是荀攸的功劳。

可以看得出来,荀攸有一系列的实际操作,他确实称得上谋主!曹操评价说,

“军师荀攸,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

程昱VS郭嘉。

简略一点,程昱不仅仅是谋士。

程昱与荀彧力保三城,让东征陶谦的曹操有家可归。

程昱力劝曹操杀掉刘备,可惜该建议未被接纳。

官渡之战期间,程昱率七百人守卫鄄城,袁绍欲南渡。曹操心慌,准备给程昱增兵两千,但被程昱拒绝,程昱认为袁绍不敢轻易进攻鄄城,后来果然应验。曹操盛赞,“

程昱之胆,过于贲、育。

赤壁之战前,刘备向东吴求救,有人认为孙权必杀刘备,但是程昱却预言说,孙权绝对会与刘备结盟。

程昱也有计谋层面的实操,又能彪悍带兵,还有精准的预言,似乎也不比郭嘉差多少吧。

贾诩VS郭嘉。

贾诩被称为三国第一毒士,大家对他都很熟悉了,我们简略来说。

贾诩的魔幻操作太多了,反攻长安,料敌先知,预见赤壁之败,离间西凉马超,反正就是各种毒计,还有就是各种另投明主,各种受到重用,各种明哲保身,后来还成了曹丕的挚友,然后就是位列三公、寿终正寝。

说贾诩不低于郭嘉,应该没人反对吧?

综上所述,大家应该看出来了,曹操在前中期,尤其是官渡之战到赤壁之战期间,最为依赖的,还是荀彧、荀攸叔侄两个!至于郭嘉,他真的称不上曹营第一谋士,即便与贾诩、程昱相比,也只能说互有高低。

“十胜十败论”VS“隆中对”。

郭嘉真正的高光功绩只有一条,那就是遗计定辽东。

可能又有网友跳出来说,郭嘉一个遗计定辽东,就把曹营其他谋士全比下去了!这就不讲理了,没有荀彧叔侄,没有曹操的亲身用命,没有曹营名将的冲锋陷阵,还有官渡、乌巢、仓亭、黎阳、南皮这些一连串的胜利吗?没有这些前提,郭嘉拿什么定辽东?

我们看一下被当做笑话看待的马谡。

诸葛亮南征,马谡献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诸葛亮依从这个战略,然后厚待孟获,平定了南方。诸葛亮在世期间,南人再也没有反叛!试问,马谡算不算高明?那么马谡能不能把法正、庞统等人比下去呢?

其实,对于郭嘉之遗计,虽然最终成功了,我们也要反思。

有些计策虽然失败了,但未必就很差,比如姜维诈降,姜维只是运气太差了;有些计策虽然成功了,但未必就完美。

邓艾偷渡阴平,各种运气爆棚,跳悬崖不说了,江油畅通无阻(还补充了军需),诸葛瞻各种弱智战略,刘禅献城投降,这些运气连邓艾自己都没想到,因此他成功了。可万一点背呢?邓艾可能就要面临着进退两难的窘境,只要有一处关卡,邓艾就绝不会成此大功。

我们再看郭嘉的计谋,扔下辎重,奔袭荒无人烟、断粮缺水的无人区。曹操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穿越了长达二百里的干旱地区,士兵饥渴难耐,途中还要宰杀数千马匹。不得不说,这条计策,太冒险了,一旦出现任何差池,曹操应该就回不来了!

邓艾如果点背,司马昭最多就是损失了一个马前卒,但是曹操如果点背,那么整个曹魏就全完了!

总之,郭嘉遗计定辽东,虽然被称为兵贵神速的典型案例,但也称不上完美无瑕。

我们在看郭嘉的“十胜十败论”,他拿曹操、袁绍做对比,指出了曹操在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等十个方面完胜袁绍,因此完全不要有任何顾忌,可以敞开了与袁绍决战。

客观实际地讲,郭嘉的这个论断,更像是一篇鸡汤文,他从各个方面恭维了曹操,让曹操非常爽,但是根本没有给出实际操作!这就好比我们搞比赛,在赛前宣誓的时候,都会高喊一些壮我方声势、灭对方威风的口号,比如袁绍阵营的陈琳,就写了一篇讨曹檄文,气势磅礴,把曹操的头风病都给骂好了!但是陈琳给出了实质性的规划吗?没有!

同理,郭嘉给出了实质性的实操建议了吗?也没有!

官渡之战一开打,曹操问郭嘉具体该怎么办?郭嘉却成了透明人!荀彧、荀攸,各种扛大旗,程昱还带兵,刚加入不久的贾诩也献计献策,郭嘉去哪了?

再看诸葛亮的“隆中对”,是历史上公认的战略规划的范本,分析了时局形势,给出了具体规划,指出了矛盾所在,有实施策略,有终极愿景。

此前,刘备漂泊二十余年,无寸土之地,各种挨打,一旦得到了“隆中对”,并按照这个规划实施、落实,六年后就三分天下!

到底哪个更厉害一点,大家自行比对、参悟一下就行了,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

至于说什么“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那怎么不说“卧龙出山,郭嘉吓死”呢?

千百年来,诸葛丞相在文庙、武庙中享受祭拜,试问郭嘉有什么待遇吗?

孙坚死时36岁,孙策死时26岁,周瑜死时36岁,庞统死时36岁,这些牛人都属于英年早逝,并没有哪位网友说“某某不死,便无三国”。

为什么郭嘉38岁去世,就成了“郭嘉不死,便无三国”了呢?这个问题值得反思。

相关内容

安乃达上半年营收增长38%...
8月29日晚间,安乃达披露2025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0.32...
2025-09-01 09:00:04
原创 ...
柯洁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棋手累积冠军的轨迹,更是中国围棋走向职业化...
2025-09-01 08:59:33
欢迎投稿!山推杯·2025...
风起湖畔,诗意奔涌。 山推杯·2025济宁太白湖半程马拉松,将于金...
2025-09-01 08:58:49
樊振东德甲首秀遭遇“开门黑...
2016年,樊振东在萨尔布吕肯收获自己职业生涯第一个三大赛冠军,开...
2025-09-01 08:58:15
光伏“内卷致死” “另类”...
文|壹度Pro 前两年风光无限的光伏行业似乎正进入新一轮下行周期...
2025-09-01 08:58:00
安徽亲子5日游行程推荐,黄...
黄山,这座屹立于皖南大地的奇峰峻岭,宛如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自古以...
2025-09-01 08:50:40
沈阳多景区发布公告!
近日,沈阳多个景区发布公告,详情如下: 尊敬的各位观众: 随着暑期...
2025-09-01 08:50:39
安徽5天4晚行程推荐,黄山...
黄山,是大自然的宠儿,四季皆有景,季季皆不同。春天,黄山的山谷间开...
2025-09-01 08:49:17
周也穿粉色吊带游韩国好快乐...
搜狐娱乐讯 近日,周也晒出自己旅行韩国的美照,只见她穿着粉丝吊带好...
2025-09-01 08:48:01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赵姬,凭借秦始皇母亲的身份载入史册,初登历史舞台,便造成了一个持续两千余年的争议。此后,在秦始皇幼年...
原创 《... 《三国演义》里,张辽和太史慈都是有名上将,这二人是怎么死的呢? 话说曹操为报父仇,派兵攻打徐州,一...
原创 诸... 建兴六年(228年)春,蜀汉宰相诸葛亮兵出祁山,开始了克复中原的战事,但因街亭一战落败,蜀汉错过了闪...
原创 西... 公元785年,长安城内的唐德宗收到蜀地密报:吐蕃十万大军压境,南诏摇摆不定,西南危如累卵。德宗长叹一...
原创 北... 在古代的梁山泊,曾有一支无比强大的队伍,而这支队伍的规模,往往被后人争议和讨论。究竟是梁山的宋江起义...
原创 征... 征方腊大结局:天罡地煞尽归位,梁山泊中留传说 宣和四年上元节,李逵和燕青在东京街头得知方腊造反的消息...
原创 溥... 时光荏苒,清朝的覆灭仿佛是历史长河中掀起的一阵涟漪,然而对于当年还依然栖息在皇宫中的溥仪及其余众皇族...
原创 清... 丧权辱国四个字,似乎成为了近代时期清王朝的写照,那个时代发生了太多让无数中国人感到屈辱和悲伤的事情。...
原创 马... 国人喜爱的传统评说《岳飞传》里,有岳家军大破金兵“铁浮屠”“拐子马”的篇章,说的是,游牧民族女真的军...
原创 1... 前言 毛主席为国为民服务一生,对于人民的问题一向是一丝不苟,兢兢业业,深入基层为人民解决实际问题,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