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山东临沂的孟良崮歼灭了国民党王牌整编74师。经过孟良崮战役后,国民党这支全美械化装备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三个新兵团因为没来得及上战场而幸存了下来。
也是以这三个新兵团为基础,国民党重建了整编74师,并且任命邱维达为整编74师师长。同时,整编74师完成重建后任命了新的旅长,分别是第五十一旅旅长王梦庚、第五十七旅旅长程有秋以及第五十八旅旅长罗幸理。那么,整编74师新任命的这三个旅长,后来的结局怎么样呢?
第一、五十一旅旅长王梦庚
王梦庚出生于1907年,江西鄱阳人,黄埔军校六期步兵科毕业。从黄埔军校毕业后,王梦庚先后进入军政部补充第一旅以及新编11师担任中下级军官。1936年,王梦庚被安排进入51师,而当时51师的师长恰好就是王耀武。在51师期间,王梦庚被任命为二营的营长。
抗日战争期间,整编74师的前身74军成立,自此之后,王梦庚一直在74军中服役,并在1943年晋升为51师的153团上校团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两党进行重庆谈判,重庆谈判后,国民党进行军事整编,74军被改编为整编74师,王梦庚则担任了整编51旅(相当于原先51师)的副旅长。
1947年,孟良崮战役结束后,整编74师几乎被全歼。在王耀武的保举下,整编74师完成重建,邱维达担任了新任师长,而王梦庚则出任了整编五十一旅的少将旅长。整编74师完成重建后,很快又投入到解放战争的战场上。淮海战役爆发前,74军(此时整编74师又被改编为74军)被安排到淮海战场上,加入到邱清泉的第二兵团。淮海战役决战阶段,王梦庚率领51师继续顽固抵抗,解放军一个反冲锋,王梦庚被击毙,终年42岁。
第二、五十七旅旅长程有秋
程有秋出生于1904年,四川隆昌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五期。从黄埔军校毕业后,程有秋进入军政部,陆续担任了军政部科员以及步兵营长等职务。抗日战争时期,程有秋进入100军,陆续担任了100军作战科长以及副参谋长、参谋长等。
解放战争期间,程有秋进入整编83师,担任了整编83师的一名副旅长。1947年,孟良崮战役结束后,整编74师重建,程有秋被任命为五十七旅旅长。1949年,国民党战败后程有秋逃到台湾,陆续担任了“国防部第三厅”副厅长以及“国防部人事厅行政局长”等职务,最终于1968年在台湾退役,1976年在台湾因病去世,终年72岁。
第三、五十八旅旅长罗幸理
罗幸理出生于1906年,四川岳池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八期。从黄埔军校毕业后,罗幸理进入国防部参谋处,一直从事幕僚工作,1945年担任了第四方面军少将副参谋长。1947年,孟良崮战役后,整编74师完成重建,罗幸理被任命为五十八旅旅长。不久之后,罗幸理又担任了王耀武的幕僚,出任第二“绥靖”区副参谋长。
1948年9月,济南战役爆发,罗幸理协助王耀武守卫济南。在华东野战军的攻势下,济南城很快就被攻破,罗幸理也在济南战役中被俘。被俘之后,罗幸理被关进华东军区解放军官训练团改造学习,新中国成立后,他的思想发生很大转变,加入了解放军,并被分配到军事学校当教员。
从军事学校转业后,罗幸理被安排到合肥,担任了合肥市逍遥津公园管理处处长,在大陆寿终正寝。
参考资料:
《哀将》胡博、《国民党十大王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