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的飘逸第154第二部分:棋力提升之“先不将军法”
在中残局里,经常会遇到一种局面:眼前似乎有机会直接将军,但如果急于出手,反而可能是帮对手解围。真正高明的下法,是“先不将军”,留着这口气,慢慢布置后手杀机。
图6场景
黑方一辆车退守,试图稳住局势。红马从八退七将军,黑将进1。红马再退五连将,黑将被逼退守。此时红马进四,继续将军,黑将被迫再次移动。最后红炮从九平三,黑方卒子推进想争口气,可红帅退一步,等红炮重新发力,配合红马直接形成“马后炮”杀局。
图5细节
红马退五将军,黑将只能退守;接着红马进七吃卒,再度将军;马七进八压迫到底线,黑将只能退到二线。此时红炮平九,黑车死死跟随,生怕红马炮配合抽杀。红相悠然进九,后续空间顿时打开。
图4的转折
红马炮在中路纠缠,任何一子动开,另一子都被黑方牵制,局势一度僵住。破解办法是炮五平七,主动借黑车的存在做文章。红马五进四,形成马后炮威胁,黑将不得不进1。红炮再横移,黑车被迫压上防守。此时红帅前进一步,形成微妙变化。注意这里帅的“进”与“退”差别极大,一步错,就可能全局崩。
图3的关键
红方似乎失去了中路的绝对控制,连续杀机也没了。但别忘了黑车还低头在底线没动,这就给了红马“抽车”的机会。红马进四吃士带将,黑将横移解围;红马退回继续将军,黑将还得横移。这种连环牵制,就是靠“先不急于将军”,等待黑车位置受限才出手。
图2的陷阱
有些棋友习惯先退炮再走马后炮,可黑将随时能回撤逃生,局势根本杀不死。正确下法是炮镇在底线不动,静观其变。红马退三伺机而动,黑方只能调士解杀。进士还是退士?区别巨大。进士能阻住红马走中路,形成临时屏障。红马再进中路将军时,会被挡住抽杀的路线。黑方通过细微调动,避免了快速被杀。
图1的起点
从静止画面看,红炮有机会平炮将军。但真要这么走吗?未必。黑将正好在中路,一旦红炮强行平中,反而给了黑士回防的机会。于是红炮选择不动,反手牵制黑方调度。此时红帅控制中路,红马便有两条路线:要么挂角杀,要么退居炮侧。前者看似精彩,却容易被黑士回防挡住;后者虽然能牵制,但自身又挡住了红炮平移。红方理想计划,是先退马,再走炮进攻,最后形成挂角杀。这就是“先不将军”的奥妙。
整体思路
这类思路的提升,归根结底是对子力运用的理解。炮不仅靠炮台,还要借士象调度来制造杀机。边路高位炮能随时平中,牵制士象;士的提前应对,往往反而暴露了新破绽。所谓“铁门栓”“闷宫杀”,很多都是从“先不动手”里孕育出来的。
换句话说,先不将军,就是为了不给对手喘息的机会。直接出手,也许只是帮对方打开出路;按住不动,却能让局面在几步之后酝酿出致命杀机。这就是象棋里的“阳谋”——明摆着让对手看见,却偏偏无法避免。
高手过招,精华就在这种“不急”的智慧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