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质疑声中!蔺相如完璧归赵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创始人
2025-08-30 11:03:55
0

古代外交的笨办法

01

古代的外交啊,就像玩游戏里的回合制一样,一步一步来。你想跟对方说个事儿,得派个使臣跑老远给你传话。对方回话也得这么来回折腾。秦王让使臣送信来说,用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这已经算挺有诚意了。这事儿要是换成别人,可能就直接拒绝了,但要是被秦国打了,其他那些诸侯国肯定笑话你:“嘿,那个赵国傻乎乎的,好好的十五座城不要,非得挨揍!”所以,在赵国实力不如秦国的时候,只能答应这个交易。蔺相如就说得很明白了:

“秦国拿城来换玉,赵国不答应,这是我们的错;赵国给了玉,秦国却不给城,那就是秦国的错。两种选择比较一下,还是答应交易,就算吃亏也要让秦国占不到理。”

02

这个道理现在人都懂。可现代人不明白的是,在古代,这事儿可不像打电话那么简单,直接跟秦王说:“行,我同意了,你先把城割了,我再把玉给你。”压根不行!赵王也不能光对秦国的使者说:“我同意了,你回去告诉秦王,先把十五座城割了,我再派人送玉过去。”要是这样,别的诸侯国看着你,多没面子啊!而且让对方使者传话,谁知道他能不能传对,搞不好最后全听秦国的,话语权都被他们拿走了。所以既然赵国答应了用城换玉,就得派使者去秦国表达诚意。怎么表达呢?当然是带着和氏璧亲自去啦。土地不能搬过来,但和氏璧就那么一小块儿,既然答应了,当然得带过去换地才行,这样才能显得咱们是真心实意的啊!

完璧归赵其实是外交胜利

这就是战国时期的外交规则,大家都知道的事儿,就跟人得吃饭喝水一样,根本不用多说。

当时赵王一决定要答应,直接就问:“谁愿意去趟秦国?”根本没考虑要不要派使者、要不要带和氏璧这种问题。因为带和氏璧去秦国,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带上和氏璧,大张旗鼓地去一趟,这才显得赵国真心实意,没有耍什么花招。

但问题是,带着和氏璧去秦国,这不是羊进狼窝嘛?那老虎能不吃羊吗?

要是秦国拿了和氏璧翻脸不认账,赵国该怎么办?赵国打不过秦国,只能吃哑巴亏,这不光丢面子,还得丢里子。

在这种情况下,蔺相如站出来接下了这个任务,还保证能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这正中赵王下怀,赵王二话不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他,派他去秦国。

赵王问:“谁愿意出使秦国?”蔺相如回答:“大王要是没人选,我愿意捧着和氏璧去。要是秦国把城池给了赵国,和氏璧就留在秦国;要是不给,我就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赵国。”于是赵王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了秦国。

有些人说,赵国打不过秦国,不敢惹秦王,结果蔺相如用计谋骗了秦王,反而得罪了秦王,白白把和氏璧送回去。这些人完全没搞清楚当时的外交目标。蔺相如的任务不是去求和,而是帮赵国在舆论上占优势。

蔺相如的胆识与智慧

好,我来用更口语化的语言重新说一遍:

你看啊,蔺相如去秦国的目的可不是真的想解决什么问题,而是要让其他国家都觉得赵国做得对,让大家知道赵国有这么厉害的人,实力不容小觑。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其实得罪秦王这件事,早就在他的计划里了。咱们再看看这段话:“如果秦国拿城池来换和氏璧,赵国不答应那就是理亏;但要是赵国给了璧,秦国不给城,那理亏的就是秦国。”两边一比较,当然是宁可让秦国背这个黑锅啦。

蔺相如就是要让大家清楚地看到:秦国才是那个不讲道理、耍赖皮的国家。这事儿注定会惹怒秦王。

当时的情况是,虽然秦国比赵国强大一些,但也没强大到压倒一切的地步。六国加起来的实力还是比秦国强得多,所以秦国也不敢太嚣张。

在这种情况下,外交就特别重要了。秦国提出用土地换和氏璧,蔺相如带璧出使秦国,其实是在打一场舆论战,不是真的想解决问题。

蔺相如到了秦国,接下来该轮到秦国交地了,结果秦国没动静。这下就很明显,是秦国违约了。所以蔺相如想办法把璧送回赵国,这完全说得过去。

蔺相如几句话就把和氏璧从秦王手里要回来,还安排人悄悄送回赵国,这可真是大智慧啊!

他还敢拿着璧威胁秦王说“玉石俱焚”,甚至在送璧之后还敢跟秦王谈条件,要求先给地再收璧,这得有多大胆子啊!

到了渑池之会的时候,情况更危险了。赵国已经丢了地盘,秦王还想趁机羞辱赵国。

蔺相如为了让赵国挽回点面子,完全是靠着一股孤勇硬撑下来的。

完璧归赵后续:渑池之会中的蔺相如

所以蔺相如就走上前,给秦王递了个瓦盆(古代的一种乐器叫“缻”),然后跪下来请求秦王敲一下。秦王哪肯干啊,这多没面子。蔺相如就说:“咱们离这么近,我豁出去了,要是你不答应,我就跟你拼了,用我的血溅到你身上!”秦王周围的人立刻拔出刀要冲他动手,蔺相如瞪着眼睛大吼一声,那些人居然被吓退了。秦王一看这阵势,也只能硬着头皮敲了一下瓦盆。

蔺相如就这么跪在地上,眼睛一瞪,就能把秦王身边的侍卫都吓得后退,最后逼得秦王不得不给赵王敲瓦盆助兴。你说蔺相如这气势,真是让人佩服。

不过话说回来,蔺相如的智慧和勇气确实没话说,但他能当上大官,靠的不只是这些。赵王亲眼看到蔺相如在渑池会上的表现,觉得他有本事,这才让他站到了廉颇前面。但在廉颇眼里,这些算不了什么,毕竟廉颇自己也是带兵打仗的好手。廉颇心里不服气,就想跟蔺相如较劲。但你要知道,廉颇要是真的跟蔺相如争论起来,那绝对是自找没趣。廉颇总觉得自己战功显赫,可别忘了,渑池会之前赵国刚刚丢了好几座城池,这也能算战功?所以说,蔺相如真正的高尚之处,是在廉颇对他不满之后的表现。蔺相如完全有能力让廉颇吃个大亏,但他选择退让,这份胸襟比他的勇敢还要难得。

别较劲,有胸怀才能走得更远

敢拼命的算条汉子,但那种明明能打却愿意忍着,甘愿背“怂”这个名声的人,那才叫真勇士。廉颇一开始不服蔺相如,觉得人家凭啥能跟自己平起平坐,还不是靠嘴皮子?他自己仗着武力,觉得捍卫国家尊严这种事他也能干,而且干得更好。

可后来蔺相如一再避让,廉颇终于意识到,原来真正的勇敢不是硬碰硬,而是懂得退一步。当他明白这一点的时候,他真的服气了,直接跪下来认错。这下子,蔺相如的形象就更高大了,他的胸怀和智慧让廉颇彻底服了。

最后想一想那个“二桃杀三士”的故事,那几个家伙要是没那么爱争个高低,也不至于闹到互相残杀的地步。再看看现在的自己,在网上被人说两句就急眼,非要跟人争论个你死我活,越吵越激动。想想蔺相如这样的高人,真是让人不得不服啊!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

相关内容

图解岱美股份中报:第二季度...
证券之星消息,岱美股份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1.75亿...
2025-08-30 04:52:35
罕见飙升!5天涨超130%...
【导读】开普云连续5日累计涨幅达133.74%,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
2025-08-30 04:51:02
实拍姆伯莫失点 曼联联赛杯...
实拍姆伯莫失点 曼联联赛杯遭英乙队淘汰
2025-08-30 04:41:26
原创 ...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句话是出自《三国演义》罗贯中的笔下,在当时被...
2025-08-30 04:34:07
朝鲜VS韩国:同一半岛为何...
在北纬38度线上,就像有一把巨大的刀,把朝鲜半岛分成了两个完全不同...
2025-08-30 04:33:56
原创 ...
光初二年(319年),石勒称大赵天王,定都襄国,史称后赵。后向河南...
2025-08-30 04:33:45
原创 ...
话说,在很多人印象中历史是严肃且死板的,看不到人间的烟火气,好在人...
2025-08-30 04:33:39
安哥拉:探寻非洲大陆的宝藏...
安哥拉,位于非洲西南部的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
2025-08-30 04:33:22
原创 ...
韩国人绝对是疯狂了,他说孙悟空和孔子是他们家的人也就罢了,现在居然...
2025-08-30 04:33:13

热门资讯

原创 苏... 曾经的苏联,是一个可以跟美国针锋相对的超级大国,也曾给中国提供过一些帮助。不过,很多同胞对苏联并没有...
原创 以...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今天的我们,经常用历史上的王朝来比喻今天的现状。比如,当...
原创 男... 在咱们眼中,东亚人总是特别重视“延续香火”,有时候,甚至会搞得跟“家里有皇位要继承”一般神圣和意义重...
原创 历...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当中,发生过很多很多的事。而其中,有些事是大家都知道的,比如说秦始皇统一六国,玄武门...
原创 清... 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历史中,因为国家运转和统治者的需要,创造和衍生出了很多制度,规矩,习俗,以及为了社会...
原创 历... 刀耕火种与马背游牧的对抗是古代中国发展的一条暗线。在春秋战国之时,这种对抗就初露端倪,汉朝更是两大文...
原创 此... 古人言“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无论古今中外,只要是人所生活之处,便少不了相互的联系与矛盾。而在与人的...
原创 中... 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海军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发动了一场震惊世界的突然袭击。彼时...
原创 年... 在真实历史与《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评价的是褒贬不一莫衷一是。曹操跌宕起伏的命运在三国的大背景下具有...
原创 世... 在世界历史上,有很多君主因为显赫的文治武功、伟大的国家贡献,而被后世尊称大帝,著名的有俄罗斯历史的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