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开国典礼过后,中央人民副主席张澜盛情招待了一位国民党军统特务,两人举酒共饮、畅谈甚欢。
“
夫人,你去厨房做好饭菜,等一下我的救命恩人会登门造访,我要亲自款待他。
”张澜对着自己的夫人讲。
“
行,你的救命恩人同样是我的救命恩人,一定不能亏待了他。
”夫人说完就起身前往厨房了。
刚好正午时刻,秘书便匆忙跑进屋来,说:“
张主席,阎锦文来了,正在门口。
”
“
快,把他请进来,不能让恩人久等了。
”张澜高兴地说。
不一会儿,阎锦文就到房间里来了。
“
许久未见张先生,很是挂念您,不知您最近过得可好?
”阎锦文说。
“
承蒙恩人相救,我现在过得很好,我也很挂念恩人呀!
”张澜一边说一边握住阎锦文的手。
“
张先生不必叫我恩人,多少显得有点生分,就叫我锦文吧!
”阎锦文正经地说。
“
好,之后就喊你锦文,确实更亲近了一些。
”张澜说。
在他们闲聊的时候,张澜夫人已经将饭菜都摆上桌了,还备好了酒,就差他们俩上桌叙旧。
其实,阎锦文之所以是张澜的救命恩人,二人之间有如此深厚的情谊,还得从张澜被囚禁时说起。
一、军统特务阎锦文
1914年,阎锦文在浙江出生,他一出生就没有了父母,从小便成为了一个孤儿。多亏了街坊邻居的悉心照顾,才让他得以长大。
为了不再麻烦街坊邻居,十几岁的阎锦文开始自己独自谋生活。想要谋生,首先要离开自己生活的圈子,所以,在旁人的建议下,他离开浙江前往上海谋生,从此开始了他漂泊的打拼人生。
来到上海滩之后,见到如此繁华的景象,阎锦文多少有点不知所措,从小生活在农村的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地方。
阎锦文没有读过书,不识字,自然是没办法从事轻松的文秘工作,但是,在十几岁的年纪里,有用不完的力气倒是真的,所以,阎锦文便开始干体力活,比如在码头上搬运货物,工作虽辛苦,可工资收入在他自己看来还算可观的。
然而,这样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就结束了,不是阎锦文嫌弃活难干、工资少,而是他遇到了自己的贵人。
有一天码头上,人潮涌动,看得出来,这热闹程度比往常高了几倍。
阎锦文赶忙上前去询问说:“
大哥,这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这样热闹!
”
大哥回答说:“
你听说过军统吗?现在正好是他们在招兵,我看你这样子就很合适,你不如去试试,总比你在码头干体力活来得轻松,你说是吧,你也可以好好考虑一下。
”
在大哥的劝说下,阎锦文心动了,最后去报了名,参加了军统招兵。
进入军统之后,阎锦文接受了一系列的训练,与此同时,还接受了文化知识教育,使他不再是一个大字不识的人。这些训练不仅有增强体能的训练,还有提高自己综合能力的训练。
不得不说,阎锦文是一个可塑之才,有极大的天赋,再加上他的身体素质强硬,所以,在军统里边是数一数二的人才。每次组织给他安排任务,他都能够圆满地完成,且完成度也让组织感到不可思议,相比其他人来说,他的完成度近乎完美,以至于组织有什么非常重要的任务,都会交给他来做。
由于阎锦文的能力出众,不仅得到同事的一致赞同,还得到组织的一致肯定,特别是杨虎。
杨虎在知道阎锦文这个人物之后,就开始了对他的密切关注。经过长时间的了解,杨虎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才,决定将他收入麾下,以备日后重用。
阎锦文在杨虎的指导下,工作得更加卖力,也更加出色。双方也经过长时间的了解,开始互相信任对方,在几年的时间里,杨虎便将阎锦文当做自己的心腹,有什么知心话都会与他诉说,阎锦文也认定了杨虎就是自己一辈子要效忠的主人,在大部分时间里,两人的关系如同朋友般亲密。
1945年,阎锦文被调往上海工作。在此期间,他参与迫害了许多共产党先进人士。
24岁的王孝和就是被阎锦文所在特务机构残害致死的,此外还有复旦大学的起义学生,也同样遭到了他们的镇压,大多都死在了阎锦文的手下。
除了罗列的这些,还有其它的是没有被公开的,但是,也可以从中看出阎锦文的心狠手辣,也可以知道他所做的都是错事。
好在,做了那么多坏事,终究是做了一件好事,这也让他在外人眼里彻底改观,也同样救赎了他,令他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逍遥自在。
二、合力救出张澜先生
1949年,张澜先生被蒋介石囚禁在医院。
此时已迈入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占劣势地位,蒋介石知道自己没有战胜的希望,只能败退台湾了,所以,他便命令看守将张澜先生处理掉,不能留下活口。
张澜先生是共产党的重要人物,是决不能遭到国民党的迫害的。党中央在得知消息之后,立即开展了营救计划。随后,毛泽东将这一营救工作交给了周恩来,命令他务必把张澜先生安全护送回来。
当然,周恩来是有把握的,他可以将张澜先生毫发无损地解救回来,这是为什么?原因在于他在敌人内部有接应人员。
早在抗日战争期间,杨虎便投靠了中国共产党,利用杨虎来解救张澜先生岂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
杨虎,解救张澜先生就全责交给你了,希望你可以顺利完成任务。
”周恩来对杨虎说道。
“
您放心,我还有阎锦文和周力行接应我,我一定可以圆满完成任务,将他安全护送回去的。
”杨虎拍着胸脯说。
阎锦文和周力行在接到任务后,都表示可以顺利完成,于是,杨虎就将任务放心地交给此两人。
此时此刻,阎锦文已经是个“两面派”,因为他同时要兼顾国民党与共产党。在国民党这边,他是军统特务,需要执行处决张澜先生的任务,而在共产党这边,他则是营救张澜先生的人。
5月23日,阎锦文吩咐自己的部下说:“
接到上级命令,我们要将张澜处理掉,就在今天晚上十点,将他带往江边,连人和车一起丢进江里,不得有半点闪失。
”
交待完后,他便去找周力行确定晚上的营救工作流程,要确保活动得万无一失。
“
我去医院把看守人员都换成我自己的亲信,然后再去司令部借一辆车,由我来护送张澜先生,这样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力行你就做好后备工作就行。
”阎锦文对周力行说道。
晚上十点,阎锦文开着司令部的车带着张澜挑着小路走,因为这样遇到的关卡和哨所就比较少,不容易被国民党军队发现,容易脱身。
十一点过去了,码头上迟迟未见汽车的身影,这时候国民党才知道,他们被骗了,张澜肯定被解救走了。
蒋介石知道此事后,觉得一定有内鬼接应共产党,并下令彻查,定要严惩他们。调查清楚后才知道,原来是杨虎从中帮助他们,这时杨虎已经逃跑,蒋介石便下令通缉他。在这样的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对杨虎进行了保护,最后,使他安全脱险。
最终,蒋介石没办法,最后只能不甘地退守台湾。
三、成救命恩人被优待
杨虎等一行人都是共产党的功臣,在解救张澜的行动中,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也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在开国典礼上,杨虎作为功臣被邀请到天安门上观看阅兵仪式。
阎锦文解救了张澜,将功补过,之前所做的错事也都被一笔勾销,基于如此,他也成为了张澜要感恩一辈子的救命恩人。由此,这也就出现了开头所讲的那一幕,开国典礼结束后,阎锦文去拜访张澜,得到了他的热情款待,两人聊得是不亦乐乎。
“
多亏了锦文,我家先生才能脱离危险,不然我也见不到他了,我们全家人都得感谢你呀!
”张澜夫人用感恩的语气对阎锦文说。
“
都是举手之劳,你们不用那么挂念,这样我也会不好意思的。
”阎锦文回复夫人说。
“
锦文,你可不要这样说,我这辈子怎样感激你都不为过,你可不要谦虚,再也不要说这样的话。
”张澜激动地说。
怎么都拗不过张澜,阎锦文只能顺着他说:“
好,我都听先生您的,我不再说就是了。
”
说完之后,两人便仰头大笑起来。
阎锦文解救了张澜,两人也因此成为了很好的朋友,成了“忘年交”,在此之后,两人无话不说,无话不谈,有啥事都推心置腹地讲,真心将对方视为自己最亲密的朋友。
正因如此,每当阎锦文来到北京,都会前往张澜副主席家里,与此同时,张澜同样会备好酒菜,两人就此谈天说地。
转自南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