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朝官场借酒办事、酒风过盛,宋仁宗却不制止,为何如此“纵容”?
创始人
2025-08-30 05:33:15
0

陈寅格先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在很多史学家的眼中是极其繁华的盛世。商品经济发展繁荣、市井文化悄然发生,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清明上河图》

在这个时候,不可避免的就会讲到“酒”,宴饮欢乐之时,让人不禁眼酣耳热的东西。酒本是伤身毒药,但在宋朝这个繁华盛世,却是人人喜爱;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便有酒肆的描绘,似有阵阵酒香飘散。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着“仁德”之称的宋仁宗,明知朝廷官场酒风过盛不好,但是却并不制止。如是这般,又是为何呢?

一、宋代商品经济发达,人们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社会饮酒之风盛行

宋朝商品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市井生活的质量迅速发展。伴随着这一切而来的,是瓦子等娱乐场所的兴起。人们对于日常娱乐的要求也变得更加高了。而作为古代人们来说,日常饮品除了水之外,也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而此时酒便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这是一个全民饮酒的朝代。市井生活的发展,人们的娱乐场所也在增加。到这里的人不仅有贫民百姓,也有达官贵族、家世显赫之人。作为贫苦百姓尚且能够有着这样的生活,更何况那些达官贵人呢。因此,在宋代,作为酒肆的大主顾其实就是那些官员贵人。

不仅如此,这些酒肆往往装饰华美,格调高雅;不少文人雅士,都来这里和三两知己好友畅叙幽情;一些附庸风雅或想结交名仕的官员也会来此。社会上饮酒之风逐渐被带到了官场;而此时商品经济发达,更是为这一风气的盛行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

个人追求物质享受,有时间约上三两好友去喝个小酒,就在官场上就变成了相对平常的事情。即使是皇帝宋仁宗,对于这样的情况也不能说些什么。从这一情况出发,所以哪怕明知宋朝官场酒风过盛不好,但宋仁宗也并不制止。

二、宋朝朝廷官场多饮酒的传统、与内外交织的因素下,宋仁宗并不制止。

(1)宋代朝廷借酒办事的传统,被广泛采用

宋朝朝廷多有借酒办事的传统,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相传宋太祖在建立宋朝以后,大肆宴请群臣。

宴会期间,宋太祖借醉说起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事,借此令那些手握重权的将军诚惶诚恐。宴会第二天,这些将军纷纷交回兵权、告老还乡。在此之后,赵家皇帝便经常借饮酒之机,行政治目的之实。

众所周知,宋朝的军队制度是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每当有战事发生,这些将领才得以被授兵权,指挥手底下的士兵进行作战。而当战事停息之时,皇帝每每在论功行赏的时候重新收回兵权,不仅如此,对于一些老将手握重权之后,也会趁宴请之际,削弱其兵权。

宋太祖赵匡胤

这样借酒行事,往往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宋朝历代皇帝对于官场饮酒之事并未有过多干预,相反经常宴请大臣喝酒。经过了几代皇帝以后,到了宋仁宗时期,官场饮酒之风逐渐盛行,但明知此事的宋仁宗却没有制止,正是因为这一传统的影响。

(2)官员俸禄较高,足以满足宴饮喝酒的需要

宋朝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军事与政治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一定积极有效的影响。宋代的士兵待遇仅次于清朝士兵待遇,在历史上排名第二。而对于政治文官集团的影响则是官员俸禄的提高。

一些权力较大的官员能够时常宴请他人喝酒,这并不是贪污所得,而是其正常收入。正如《韩熙载夜宴图》所描述的那般,官员之间的宴饮,花的钱都是官员的俸禄,而不是贪污国家资财所得。

《韩熙载夜宴图》

在这样一个情况之下,官员正常合法收入用于正常用途,这即便是宋仁宗也无法去管理。相反,官员将自己所得用于这些正常花销,能够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这样以最好的方式发展,更能起到收拢人心,维护统治的需要。百姓官员,在这酒里品味着宋朝这繁华盛世的美好。因此,在多方面的考量之下,宋仁宗并没有去制止官场饮酒之风。

(3)文人官员常常喝酒寻乐,借酒一舒壮志

至于宋朝许多失意的官员,往往或陶醉杯盏,或借酒浇愁,正应了“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的诗句。这其中便有我们常见的苏轼、辛弃疾、陆游等。我们从苏轼的诗作中无一不能看到,饮酒以后的他便如李白那般才华横溢。

苏轼

如苏轼所自述:被贬谪黄州后,曾一面独饮排遣烦恼,一面赋诗追忆与友人“对月酣歌”的情景。《前赤壁赋》中写道:“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而在后赤壁之赋,更是因为美酒才有了泛舟赤壁、书写名篇的故事。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苏轼的作品中无一不以酒作为其灵魂。而辛弃疾、陆游等抱负无法施展,经常借酒怡情。在这些比较著名的文官诗人的影响下,官场的饮酒之风在宴饮时,便成为了一种高雅的情趣。官场中的饮酒之风,在宋朝时不仅仅成为一种人际交往的手段,更是为这些文人官员一展文采、表明心志之所在。

人中作为一个很会欣赏人才的人,与这样的行为更加不会进行制止。于是在文人官员的推动下,官场饮酒之风变得盛行;而作为皇帝的宋仁宗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辛弃疾

在宋代,官场饮酒之风盛行能够拉近官员之间的关系,团结一心,共抗外敌。而一些文人官员更此人借酒创作出不朽的名家篇章,促进文化的发展,这不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吗。

身为一个贤明君主,自然能够衡量其中利弊,利用其好处,充分发扬长处,所以宋仁宗对于明之官场盛行的饮酒之风却不制止,正是因为有此种原因。

三、因为酿造技术的限制,宋代的酒与现今的酒大不相同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宋人张表臣在《珊瑚钩诗话》中说:"中古之时,未知曲蘖,杜康肇造,爰作酒醴,可为酒后,秫酒名也。"

杜康,作为中国的酒祖,历代受人敬仰。杜康酒,五粮液,作为历史名酒,历代文人骚客畅饮着它,写下了汗牛充栋的锦绣文章、不朽诗篇。这便是酒的最早历史了。我们从酒的酿造历史来看,不难看出,古代的酒是高粱等这些粮食酿造的,这也使得古代人酒的度数并不高。

杜康

(1)宋代的酒度数较低,多为解渴之用

宋朝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酒文化也随着兴盛,对于唐朝的酒文化进行了继承和进一步的发展,有着比唐朝的酒文化更为丰厚的底蕴,宋朝时,九月繁荣酒店遍布人们几乎寻常到寻常食肆便能买到酒。但是此时的酒如同我们现在所说的蒸馏酒,却又有一些不同。仅仅有高粱食品吃来发酵的酒属于发酵酒,酒精度数相对较低。

如《水浒传》里记载武松打虎那一情节,武松在上景阳冈之前,便足足喝了有十五碗的白酒。按照那当时一碗有四两算,约有六斤左右。那么正常人真的能喝下六斤酒吗?其实当时武松所喝的白酒并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白酒,是属于一种发酵酒,酒精度数在六度左右。

武松

这也就是说武松当时所喝的酒如同我们现在所喝的菠萝啤,基本上差不多。不仅如此,宋朝时候的酒,和我们今天的酒相比口感上更甜,被当时的人仅仅拿来做解渴之用。如黄泥岗上时迁所卖的酒便是这样的酒。因此,这些低度酒对于人体的伤害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同时也正因为这一原因,所以宋仁宗对于官场酒风盛行这一现象,明知却不制止。

结语:

历史上,官场官员及统治阶层历来都是喜欢饮酒,已经是一种常态。但是过度沉醉于喝酒作乐之中,早会带来诸多危害,因为喝酒荒误政事、贻误战机的这些例子,在历史上比比皆是。因此,贤明的君主自然应当会关注这一行为,必要时实施一定的手段来进行制止。但在此时,在贤德的宋仁宗眼中,此事是似乎无伤大雅。但长此发展下去,必然带来祸患。

这也暴露了宋仁宗在政治举措上的不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宋朝最终因懦弱无能在其他政权所消灭,看来却变得很正常了。这些隐患随着时间的发展早已埋下了,而作为统治者却不注重解决。这更是告诫我们,后世人会沉湎于外物,以至于误国殃民。

参考书籍:

《宋史》

《水浒传》

《说文解字》

相关内容

图解岱美股份中报:第二季度...
证券之星消息,岱美股份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1.75亿...
2025-08-30 04:52:35
罕见飙升!5天涨超130%...
【导读】开普云连续5日累计涨幅达133.74%,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
2025-08-30 04:51:02
实拍姆伯莫失点 曼联联赛杯...
实拍姆伯莫失点 曼联联赛杯遭英乙队淘汰
2025-08-30 04:41:26
原创 ...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句话是出自《三国演义》罗贯中的笔下,在当时被...
2025-08-30 04:34:07
朝鲜VS韩国:同一半岛为何...
在北纬38度线上,就像有一把巨大的刀,把朝鲜半岛分成了两个完全不同...
2025-08-30 04:33:56
原创 ...
光初二年(319年),石勒称大赵天王,定都襄国,史称后赵。后向河南...
2025-08-30 04:33:45
原创 ...
话说,在很多人印象中历史是严肃且死板的,看不到人间的烟火气,好在人...
2025-08-30 04:33:39
安哥拉:探寻非洲大陆的宝藏...
安哥拉,位于非洲西南部的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
2025-08-30 04:33:22
原创 ...
韩国人绝对是疯狂了,他说孙悟空和孔子是他们家的人也就罢了,现在居然...
2025-08-30 04:33:13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蓝玉,定远人,是明代开国功臣开平王常遇春的妻弟,在明朝开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明初的骨干大将之...
色诺芬的《长征记》:历史背景 《长征记》的历史背景 作者:伊恩・约瑟夫 芝加哥大学文化人类学学士 佩珀代因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长征...
原创 日...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想在战争中获得更大的胜算,在这之前,就需要做足一定的准备...
俄罗斯联邦境内的蒙古族 俄罗斯联邦境内的属于蒙古语族的是卡尔梅克(Kalmyk或Kalmuk)人和布里亚特(Buryat)人...
原创 皇... 之前写过一篇谁说继室不如原配?看看那些比原配滋润的继室们,引发很多读者讨论争执,有不少读者认为继室都...
夜读丨介绍一位明代怪杰 闲来读《明史》,发现有位怪杰,他弃王不就,回归山林,研究音律。《中国通史》的历史学家没有亏待他,将他...
原创 李... 电影《投名状》中,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率领的清军,围攻苏州不下,最后诱降又杀降,引发兄弟矛盾,也就...
原创 我... 正所谓:“发生的不会无迹可寻。”的确如此,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千千万万的事情,而其中有很多都是有一些史...
原创 原... 历史上的许多开国皇帝都有落魄的时候,他们都是在低谷期奋发图强,才有了后来的成就,真正一帆风顺的开国皇...
原创 吕... 前言:刘邦娶吕雉就像是现在的穷小子迎娶了白富美一样,在当时的人看来这是一个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