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刘伯温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明太祖朱元璋的开国元勋之一,被誉为“后世军师”。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曾担任蜀汉的丞相,被尊为“卧龙先生”,有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济世奇才。
一直以来,刘伯温与诸葛亮虽然相隔千年,但却是后人所比较的对象,谁的才华、智谋更胜一筹。
根据一些民间故事的记载,直到刘伯温挖开诸葛亮的墓,想要寻找传说中的无字天书,本领孰高孰低才体现出来,而刘伯温对诸葛亮从此心服口服。
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刘伯温的骄傲
相传刘伯温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精通兵法、天文地理等各种学问,甚至还有人说他能够预测未来的变化料事如神。
元朝末年,刘伯温曾经协助朱元璋起义灭元建明,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基于此,他自认为是天下第一的智者,没有人能够与他相比,甚至连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也不在他的眼里,毕竟对方并没能辅佐刘备一统三国。
他曾经写过一首诗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意思就是我刘伯温比诸葛亮更有本事,诸葛亮只能辅佐刘备三分天下,而我却能帮助朱元璋一统江山。
朱元璋知道刘伯温的傲慢,就想要给他一个教训,二人聊天时便提到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奇才,他的才华和功绩都有目共睹,你说你比他厉害,能够找出诸葛亮的墓在哪里吗?
与此同时,朱元璋还提及诸葛亮的墓中埋有一本无字天书,是他的智慧结晶。听了朱元璋的话,刘伯温立刻利用自己的八卦定位法,很快就找到诸葛亮的墓。
刘伯温吓了一大跳
不久刘伯温来到定军山下,看到一块石碑上写着“吾知无人到”五个字,很显然此地就是诸葛亮的墓。刘伯温看了这五个字嗤之以鼻,意思好似在说你说无人找到,如今我为何找到了。
随后他便将墓碑砸碎继续往前走,没走多远又看到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只有伯温到”五个字,意思是说只有刘伯温能够找到,让后者大吃一惊。
怀着忐忑的心情他继续向前走,最终找到诸葛亮的墓碑,而后对着拜了三拜。这个时候刘伯温突然发现一行小字,上面写着“伯温戴盔行礼,脱盔而起”。
意思是刘伯温拜他的时候还戴着盔甲,这是不尊敬,要求脱掉盔甲再拜。刘伯温大吃一惊,因为他跪拜的时候的确穿着盔甲,自己的一切行为都为诸葛亮算到了。
随后刘伯温就赶紧脱掉盔甲再拜三拜,就在拜完的时候又看到石碑下面有一行小字,写着“伯温伯温快快添油”。
原来刘伯温来到诸葛亮坟墓的时候,墓中的灯油已经快要燃尽,意思是让他赶紧给他添油。
看到这一行小字刘伯温彻底服气了,一转身便发现身后有七口大缸,里面装满灯油,还用棉线连接形成一个循环,一根灯芯从第一口缸中点燃一直燃到第七口缸,然后又回到第一口缸如此循环不息燃烧千年。
只有最后一口油缸中的油也已经燃尽,墓室中一片漆黑,随后他添加上燃油点亮墓室,再次祭拜后战战兢兢离开,仅仅只留下跪拜的痕迹。
烧饼歌
有人说刘伯温点亮墓室后发现无字天书并将其带走,以后潜心修行并创作一部千古神书《烧饼歌》。
还有人说刘伯温并没有发现无字天书,但自觉不如诸葛亮,回来后努力学习周易八卦,几年后水平更上一层楼,在《烧饼歌》中预料了后世很多大事。
《烧饼歌》是一本比较传奇的书籍,传说记录了刘伯温与朱元璋的对话,对话间又透露着大明王朝的诸多国运,包含许多奥妙的玄机和隐喻,被后人视为千古奇书,至今仍有人研究和解读。
刘伯温在这本书中,不仅预言明朝的兴衰,还预言清朝的建立、中华民国的诞生等。当然,这些都是后人对诸葛亮、刘伯温的一种神化,毕竟这种塑造的艺术手法历史上很常见。
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后人愿意用这种民间故事的方式来体现诸葛亮、刘伯温的才华,可见二人的确有经天纬地之才,相比较而言诸葛亮要更胜一筹,毕竟他算到了刘伯温的所作所为。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