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算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低微的皇帝了,在加入起义军之前,朱元璋当过放牛娃、当过和尚、当过乞丐,他早年在民间由于生活窘迫,得到过不少好心人的救助,就有这么一位老太婆曾经用一碗汤救助过朱元璋,后来朱院长称帝之后就报了她这一汤之恩。
这事还得从朱元璋当皇帝之后说起,有一次他感染风寒,他本来当皇帝后就一直是珍馐美味,山珍海味不断,这时染了风寒却啥都不想吃了。皇上不思饮食,这可急坏了御膳房的御厨们,朱元璋茶饭不思,这时候他的结发妻子马皇后就问他想吃什么,朱元璋却只说了想喝汤,那喝什么汤呢?朱元璋回答珍珠翡翠白玉汤。
朱元璋为何想喝这口珍珠翡翠白玉汤呢?原来这里面还涉及到了一个他的救命恩人。
原来元朝至正四年(1344年)朱元璋的爹妈和大哥还有三哥因瘟疫先后去世,朱元璋和二哥朱重六没有钱埋葬父母兄弟,朱元璋去找自己加租了一辈子田地的地主刘德借钱安葬父母,他希望刘德能看在父母给他种了一辈子地,自己给他放牛的面上借钱借得好能下葬。
朱元璋当时说是借,其实以他当时的经济状况根本还不起,因此地主刘德根本不可能借给朱元璋,最后朱元璋的同村邻居另一名地主刘继祖心善出钱出地帮助朱元璋安葬了父母和哥哥。
刘继祖的好心也得到了好报,朱元璋称帝之后,虽然刘继祖已经去世,但是朱元璋追赠刘继祖为义惠侯,并让刘继祖的子孙后代世代承袭义惠侯爵位,一直到明朝灭亡,义惠侯爵位才随着明朝灭亡而废除。
在刘继祖的帮助下朱元璋安葬好父母和哥哥之后,只得被迫和二哥朱重六分别,兄弟二人各自离开家乡外出讨饭吃。
后来朱元璋为了有口饭吃无奈之下只得到皇觉寺出家为僧,结果旱灾越发严重,寺庙里很快也断了粮食,主持无奈之下只得让徒弟们外出化缘,其实名为化缘,实际就是去要饭。
当时正值旱灾,家家户户都缺粮食,哪有人肯再施舍给别人,因此朱元璋化缘要饭也经常要不来吃的,两三天吃一顿饭对朱元璋来说就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有一日朱元璋不仅讨饭没要来吃的,他还感染了风寒,头昏眼花的朱元璋捧着要饭的碗迷迷糊糊敲开了一户人家大门,这家主人是一个心地善良守寡的老妇人,她看到朱元璋如此可怜,尽管她也不富裕,也没有多少余粮,她还是用烂菜叶子加点剩米饭和馊豆腐给朱元璋烩了一碗汤饭。
当时朱元璋又病又饿,于是他也不由分说的就狼吞虎咽把这一碗馊豆腐汤饭吃的是干干净净,说来也奇怪,朱元璋吃完之后就有了精神,风寒也在热汤的作用之下被驱散了,朱元璋精神为之一振,因此他对这位老婆婆是感恩戴德。
朱元璋除了许诺将来要报答老婆婆之外,还顺道问了她这碗汤饭叫什么名字,老婆婆心说一碗馊豆腐汤饭哪有什么名字,她也是苦中作乐,于是就顺口说了一句珍珠翡翠白玉汤。珍珠就是那些饭米粒,翡翠就是绿菜叶子,白玉自然就是馊豆腐了,就这样老婆婆就顺口给朱元璋编了一道菜名。
此后朱元璋投奔了红巾军,逐渐成为红巾军领袖,后来朱元璋先后击败陈友谅和张士诚等义军领袖以及元朝政府,终于统一了全国建立了大明朝。
朱元璋统一天下之后,由于国事日理万机,因此朱元璋很快就把老婆婆对自己救命之恩的事忘在了一边,这时候朱元璋又感染了风寒,茶饭不思,他突然想起来还有一位曾经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老婆婆,以及那碗让他回味无穷的珍珠翡翠白玉汤。
于是朱元璋就说出了珍珠翡翠白玉汤的名字,这名字让御厨们都愣了,没听过这道菜,但是皇上说了就得做啊,于是一位御厨就按照朱元璋说的菜名,真用珍珠、翡翠和白玉入汤,给朱元璋做了一碗名副其实的珍珠翡翠白玉汤。
但是朱元璋喝了一口就知道不对味,就吐了。此后厨师们也不知道该怎么给皇上做这碗珍珠翡翠白玉汤了,朱元璋就想起了得派人去寻找那位老婆婆,一是为了报答老婆婆当年对自己的救命之恩,二也是他希望老婆婆再给自己做一回那碗珍珠翡翠白玉汤。
这位老婆婆也是有好人有好报,她没像刘继祖那样等朱元璋找到的时候已经去世了,朱元璋派人找到她的时候她还健在,于是被人带到皇宫中来将朱元璋。
朱元璋先是问老婆婆:“老人家可还记得我吗?”
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婆婆自然记不住朱元璋是谁了,于是她一脸茫然,只得说:“你不就是当今皇上嘛。”
朱元璋先是哈哈一笑,然后把当年的事情又帮助老婆婆回忆了一下,这一下老婆婆可算是记起来了,她万万没想到当时自己好心搭救的乞丐和尚居然成了当今皇上。
朱元璋先是向老婆婆感谢了她对自己的救命之恩,然后又对老婆婆提出自己想再吃一次当年她做的珍珠翡翠白玉汤。
这回老婆婆可为难了,她当然知道当初那都是馊豆腐烂菜叶子烩出来的东西,现在朱元璋贵为皇帝,每日山珍海味,怎还能吃这些东西,因此老婆婆笑着回答:“今非昔比,老身已经做不出来当年的珍珠翡翠豆腐汤了。”
朱元璋却并不相信,他以为老婆婆在和他谦虚,他坚持地认为老婆婆是一位民间的厨艺高手,于是他再三恳求老婆婆再给他做一碗珍珠翡翠白玉汤。
老婆婆拗不过朱元璋,只得答应给他再做一碗,但是老婆婆却把丑话说在了前面,她说:“老身这手艺多年不做,恐怕做得难吃了,皇上可不能怪罪老身做得不好啊。”
朱元璋赶忙连说:“您老是我的救命恩人,我哪敢怪您做的不好吃,您尽管做,好与不好吃做出来就行,我只是想寻找当年的味道。”
于是老婆婆笑着就去御膳房帮朱元璋做这碗珍珠翡翠白玉汤去了。
老婆婆到了御膳房就吩咐御厨们找些馊豆腐和烂菜叶子以及剩饭出来,御厨们一听老婆婆的这个要求都惊呆了,但是人家是皇上的救命恩人,又是皇上吩咐来御膳房做饭,也不敢反驳,只得按照老婆婆的要求备好了这些食材。
于是老婆婆又按照当年的做法给朱元璋重新还原了一遍珍珠翡翠白玉汤,做好之后她亲自端给朱元璋喝。
朱元璋喝了一口就吐了出来,他恶心的说:“怎么一股馊泔水的味道。”
老婆婆微微一笑说道:“皇上当年是乞讨的和尚,三五天没吃过一顿饱饭,就是真把泔水给你吃了,你也会觉得是人间美味,更何况一顿残羹烩饭。现在皇上每日里山珍海味,美食珍馐,怎么还能吃得下残羹烩饭呢?”
老婆婆这一番话让朱元璋瞬间领悟了其中的道理,朱元璋由此下定决心要注重勤俭,于是朱元璋下旨给御膳房,以后给他准备饭菜只需味道差不多即可,无须追求奢侈食材。
御膳房的一位刘姓御厨素来就善于用普通食材烹饪美味,他本身也是简朴的人,因此他听闻朱元璋下旨让御膳房勤俭食材,他是十分拥护。
同时刘御厨又心想朱元璋一直都没吃上他心心念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刘御厨知道老婆婆用的那些食材烹饪的那碗珍珠翡翠白玉汤,于是刘御厨为了满足朱元璋的喝上这碗汤的想法,他就用鱼丸代替珍珠,用青菜代替翡翠,用豆腐代替白玉,然后以猪骨熬制高汤,将三样食材加入其中,就这样三样普通的食材就被刘御厨变成了珍珠翡翠白玉汤。
朱元璋喝了这碗珍珠翡翠白玉汤之后,虽然没再找到当初那种感觉和味道,但是这位刘御厨做的手艺已经非常高超,况且食材都比较简朴,因此朱元璋十分满意,下旨重赏了刘御厨。
刘御厨退休之后就把这道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手艺传给了朱元璋在凤阳老家的父老乡亲,因此朱元璋的凤阳老家一直流传着这道珍珠翡翠白玉汤的做法。
而当年那位救了朱元璋的老婆婆,由于无儿无女还守寡,孤苦无依,因此朱元璋也不忍心再让她重回民间,于是她被朱元璋奉为乳母奉养在皇宫之中,后来朱元璋一直在皇宫中给她养老送终。
这也算是老婆婆好人有好报,当初的一汤之恩,朱元璋却铭记于心,本来孤苦无依的老寡妇,最后却在皇宫之中被皇帝养老送终。
而老婆婆对他的一番话让他感触良多,此后朱元璋在皇宫中更加提倡勤俭,因此形成了明初宫廷的勤俭之风。
虽然历史上评价朱元璋对功臣比较残忍,大肆诛戮功臣,但是朱元璋对那些在自己患难之时帮助过自己的人还是十分懂得感恩的,朱元璋当初无依无靠时,投奔二姐朱佛女和二姐夫李贞,得到了他的二姐夫李贞倾囊资助。
朱元璋称帝后,封二姐夫李贞为恩亲侯,虽然朱元璋二姐朱佛女在36岁时就英年早逝,但是朱元璋始终对李贞如父亲一般敬重,李贞的儿子李文忠也获得朱元璋的提拔与重用,成为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封爵曹国公。李贞去世时朱元璋更是悲痛欲绝,并亲自去给二姐夫李贞送葬出殡。
因此说朱元璋算是一个比较懂得感恩的皇帝,像刘继祖、李贞以及对他有一汤之恩的老婆婆都得到了他的报恩,历史上像朱元璋这么懂得知恩图报的皇帝其实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