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6年西晋建立,定都洛阳,皇帝为司马氏,西晋的建立结束了动荡不堪的三国分裂时期,使国家重新统一,首位皇帝司马炎在位时国内形势相比于东汉末年的混乱可以说是一片大好,本可以重新开创一个盛世王朝。只可惜西晋的统一只是历史潮流中的沧海一粟,昙花一现,大好形势在一个错误面前使国家再次陷入分裂、身首异处,好不扼腕叹息……
那这个致命的错误到底是什么呢?
答案是分封制!
就是这个错误导致了国家再次身首异处、陷入动乱的局面。
分封制是我国西周、东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所谓的战国七雄以及众多小国多数都是当年周天子在不的历史时期分封的。
所以在西晋建立后篡位上台的司马家族,一直认为魏国灭亡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给子嗣军政大权,中央坐镇的曹氏皇帝一旦失去了权力,在内有权臣干政,在外却没有皇族作为藩辅保驾护航,那皇帝就有被剥夺权力的危险。
既然司马氏篡权成功,就不希望其他士大夫家族按照司马家的老路子夺得权力,所以司马炎在位时效仿古代制度大搞分封,将自家子弟分封到全国各地,力保晋朝国祚绵长。
在晋朝初年被册封的同姓王就有27国,封公、侯、伯、子、男更是500余国,大有周天子册封天下诸侯的意味。
尤其是同姓王的册封使司马家族的子弟威震一方,各个都是“土皇帝,”诸王不但拥有兵权、财权,又能私设官吏,“这些官吏只知有王,不知道有中央的皇帝。”所册封的封国很多还都是战略要地,把控一方,犹如独立王国。
更严重的是由于封爵过多,全国近一半的户口不归中央管辖,直接削弱了中央集权,导致宗室贵族权力过大,就连皇帝都不能节制,这给“八王之乱”埋下了隐患,是西晋王朝政局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驾崩,晋惠帝司马衷继位,这位皇帝智商有问题,皇后贾南风想要把持朝政,擅杀宗亲、大臣,一时之间朝堂之上乌烟瘴气。
由于贾南风乱政直接导致各地诸王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了一场内乱史称“八王之乱”,这些皇族王爷正是在“分封制”的催化下野心渐起,他们的资本也是“分封制”赋予的地方军政大权,各个手下都有兵有将。
结果刚刚统一全国形势大好的西晋,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皇族内斗最严重的时刻,直接导致了西晋短暂统一就面临身首异处的亡国风险,甚至促成了五胡乱华,以及中原内地近300年的动乱,无不让人扼腕叹息!
如果西晋在分封诸王后能够加大管理,削弱他们对中央的威胁,加大中央集权或许西晋可以继续存在,又或许司马炎选择的继位人是一个智商正常的人,可能西晋的结局也会更好。不过历史不能假设,大搞分封的这个错误也最终成为了西晋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美军老兵回忆中美云山之战,到处都是尸体,可我们无能为力!
元首近卫军第三骷髅装甲师旧照:让苏联恨之入骨的德军,没有之一
麦克阿瑟:我们将在朝鲜获得全胜,如果中国派兵干预必将血流成河
川军练兵1941:纪律差、人数多、战斗弱,酱油军凭啥成为铁血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