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67年10月中旬,北京的一家医院之中,"军统三剑客"之一的沈醉悄悄的溜了进来,只不过这一次的"潜入"不是为了情报,而是访友,前来探望已经奄奄一息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却难得地成为了一对好朋友,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沈醉和溥仪第一次见面
1960年11月28日,沈醉作为新中国第二批特赦战犯,从北京秦城战犯管理所中被释放,住在了北京崇文区的崇内旅馆之中;同为第二批特赦战犯的溥杰,也从抚顺来到了北京,同样住在这里。
为了能够让他们尽管的融入到新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去,北京市统战部的部长廖沫沙特意在崇内旅馆之中举办了一次特别的联谊会,联谊会的来宾都是第一、第二批特赦的战犯,也就是在这里,沈醉才第一次见到这位末代皇帝——溥仪。
其实沈醉和溥仪的第一次见面本来可以提前十几年的。抗日战争到了末期的时候,蒋介石就曾经下过命令:接收沦陷区之后,逮捕一切汉奸的工作,由戴笠来负责,而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逮捕伪满洲国的皇帝溥仪以及各位亲信大臣。
为此,戴笠曾经不止一次的召开会议,而此时的沈醉正是军统八大处的处长之一,深得戴笠的信任,所以,每一次的会议沈醉都会参加。
沈醉清楚的记得,在会议之上,戴笠除了提到对于汪精卫等人逮捕和处理之外,另一个着重提到了人就是溥仪。国民党为了能够收拢东北人民的民心,打算将溥仪等人逮捕之后,在沈阳进行公开的审讯,然后处决,表明自己"正义"的立场。
后来,由于苏联出兵东北,日本关东军迅速的溃败,苏联人将溥仪和溥杰逮捕之后,直接送回到了西伯利亚囚禁了起来,这件事才被国民党放了下来。
沈醉第一次见到溥仪的时候,由于"大汉奸"的名头实在太过于响亮,沈醉真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样和溥仪进行相处。溥仪看上去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反而还有一些呆头呆脑的呆愣模样。
后来,沈醉从同为第一批特设战犯的杜聿明等人那里知道,这位3岁就登基成皇帝的溥仪,在待人接物和生活能力这些方面都非常的笨,但是为人倒是非常的诚恳,没有和溥仪接触过的人,怎么都不可能想得到他会是中国的最后一位皇帝。
由于当时特赦的战犯出来之后,还要参加一年的劳动改造,为他们适应新生活打下一点基础,所以,沈醉他们在参观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就被安排到了红星公社之中进行劳动改造了。
1961年3月,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将第一批特赦战犯溥仪、杜聿明等人安排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担任文史专员,工资也由原来的60元提升到了100元。无比激动的溥仪当场向工作人员表示感激之情。当时正是国家当年困难时期,一般人几十块钱的工资就已经可以养活一家人了,所以100块钱的工资,对于溥仪他们而言已经可以生活的非常不错了!
1962年初,沈醉等第二批特赦人员在结束劳动改造之后,同样被安排到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作,从此之后,沈醉和溥仪成为了同事,两人之间的接触也开始日益频繁了起来。
皇帝是最没用的人
在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中,除了溥仪和弟弟溥杰之外,其余的基本上都是原来国民党内部的军政人员,几乎都曾经带兵上过战场,独立生活的能力自然不弱;弟弟溥杰曾经到日本的士官学校中学习过三年的时间,再加上他的日本妻子在溥杰特赦之后从东京来到了北京,对他照顾的无微不至。而其中最难的,就数这位末代皇帝溥仪了!
溥仪3岁登基做了皇帝,从小的生活起居都是别人为他服务的,早早就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即使是在战犯营之中,溥仪的生活也由被关押在一起的臣子们和晚辈来照顾他。
如今溥仪被释放了出来,没有了照顾他的人,只能自己来照料自己,于是平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竟然成了溥仪的大问题。
政协的领导们在考虑到溥仪的这些困难之后,就将溥仪安排在了政协机关后院的宿舍之中居住,并且还专门为他指定了一位姓赵的宿舍工作人员来照顾他的生活。
不过,溥仪为了表现出自己已经完全放下了过去的生活,总是想要自己去动手做一些事情。但是,他不但不会做饭,甚至于连打开水这件事溥仪都做不好,不是水灌得太满把自己烫着了,就是灌好了水之后,把暖瓶的瓶塞落在了开水室。
在老赵接到照顾溥仪这一任务的开始几天里,他不得不把溥仪带到了自己家来做饭给他吃,后来,溥仪在得知沈醉他们中午的时候会去机关食堂买饭吃之后,他就向老赵提出也想要到食堂去买饭吃。
于是,老赵就帮助溥仪在食堂之中兑换了饭票和菜票,然后仔仔细细的教溥仪使用的方法,但是溥仪怎么都搞不清楚,每次在买饭、买菜的时候,溥仪总是把自己所有的饭票和菜票全都摆在窗口处,然后让食堂打菜的师傅自己拿。
因为饭和菜不在一个窗口,所以溥仪都是先打了饭之后,放好在一个座位之上,然后再去打菜,结果回来之后他就找不到自己的饭在哪里了,闹了不少的笑话。溥仪也知道自己的情况,总是自嘲的说道:"皇帝才是最没用的人!"
沈醉被特赦的时候才46岁,在所有的特赦人员之中是最年轻的,正是身强力壮的时候,再加上家人都在香港或者台湾,沈醉就一个人居住在一个四合院里,于是,他经常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到处去转转,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沈醉几乎转遍了整个北京城,这让溥仪非常的羡慕。
溥仪也非常想像沈醉一样到处去看看,但是如果没有人陪着他一起出去的话,溥仪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有时候出去遛弯,都能够迷路。
有一次,溥仪和前来探望他的亲戚们一起外出,在上公交车的时候,溥仪为了显示自己的礼貌,他就一直非常谦让的站在公交车的车门旁边,等着其他人先上去之后他在上。
结果,溥仪把公交车上的女售票员也当成了乘客,谦让的让她先上去,售票员以为溥仪是来送人的,所以上车之后,女售票员直接就把车门给关上,让车开走了。溥仪的亲戚在看到溥仪没有上车之后,只好在下一站赶紧下车,然后再走回来找他。所以,溥仪平时从来都不敢一个人出门。
就这样过了两年之后,在文史研究委员会的领导和大家伙的帮助之下,溥仪与照顾自己的护士李淑贤结婚之后,他的日子才算是正常了起来。
溥仪游览故宫
当时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副主任名叫申伯纯,是一位老革命,他对于溥仪等文史专员都非常的照顾,为了能够让溥仪的业余生活能够更加丰富一些,他经常叮嘱沈醉他们在北京没有家眷的人带着溥仪多出去转转。
沈醉也非常的喜欢和溥仪一起出去游览,溥仪从小就生活在北京,又饱读诗书,对于北京的很多名胜古迹都非常的了解,一边游览,一边听溥仪讲名胜古迹里边的典故,也非常的有意思。
在他们交谈的时候,溥仪经常说自己住在故宫里那么多年,就算是闭上眼睛走,他也知道到了什么地方了,于是,有一天,沈醉和杜聿明就邀请溥仪一起去故宫里边游览,溥仪刚开始的时候还非常的不想去,沈醉就激将他,说道:"你是不是怕触景生情啊?"
溥仪听完之后苦笑了一下,说道:"去就去吧!"这是溥仪被特赦之后第一次来到故宫之中。
当沈醉将故宫的门票递给溥仪的时候,溥仪惊诧的说道:"到这里来,我还得买门票?"
沈醉和杜月笙一下子就愣住了,不明白溥仪什么意思,但是马上就反应了过来,体谅到了他此时的心情。在溥仪的潜意识里,故宫就是自己的家,他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如今自己回家看看,竟然还要买门票才能进入,这让溥仪一时之间有些难以接受。
杜聿明反应过来之后,赶紧对溥仪说道:"现在故宫都对外开放成了旅游圣地了,所以前来游览的人都要买门票才行,这笔钱都用在管理和维修这些地方了。"沈醉也是无奈的说道:"想什么呢?你已经不是皇帝了。"
溥仪这才一拍自己的脑门,尴尬地笑了笑。杜聿明也是开玩笑的说道:"皇帝回家买门票,古今罕见啊!"当然这些全都是玩笑话,溥仪对于故宫非常的熟悉,在游览的过程当中还和其中的一个讲解员吵了起来。
原来,当时游览故宫的时候,溥仪看到了大殿的中央挂着一张"光绪皇帝"的照片,溥仪当即向工作人员说道,画挂的不对,那不是光绪。讲解员当即不服气的说道:"你是讲解员还是我是讲解员啊?你一个游客知道什么啊?"
沈醉他们俩人在一旁也都不敢说话了,因为他们也不认识光绪,溥仪则是充满无奈的说道:"这是我爹,我能不认识吗?"
原来,故宫的工作人员将溥仪的亲生父亲醇亲王载沣的画像当成了光绪皇帝挂在了大殿之上,讲解员这才反应了过来,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男人,原来是末代皇帝溥仪,现场顿时无比尴尬了起来。
三人来到金銮殿的时候,沈醉问溥仪:"当时坐在那上边的大龙椅上舒服不舒服啊?"溥仪笑着说道:"我那个时候才三岁,哪里知道那么多啊?"
随着走的看的越来越多,溥仪的话也开始慢慢的变得多了起来,往往走到一个地方之后,溥仪马上就能说出来,向左走会到什么地方,向右走又会到什么地方,这个地方什么时候发生过什么大事,溥仪都能一一道来。
三人游览到御花园中休息的时候,竟然有人认出溥仪这位末代皇帝了,于是大家就像围观明星一样,全都慢慢的围了过来。沈醉害怕人们出于好奇,围着溥仪一直问东问西,于是就提出早点回去。
溥仪游览崇祯上吊之地
自从这次游览完之后,溥仪就再也不愿意到故宫里边去游览了,沈醉和杜聿明也都没有再邀请他去过故宫。但是,后来有一次溥仪竟然邀请沈醉,陪着他一起去景山公园之中。
溥仪将"景山"称之为"煤山",因为这是过去故宫堆放煤渣的地方。在景山公园当年吊死崇祯皇帝的那颗歪脖子树下,溥仪静静的站在一边,目光紧紧的盯着这棵树,足足十几分钟溥仪都没有动一丝一毫。
然后,溥仪走到一边的石头上,坐了下来,他给自己点上了一支烟,深深的吸了一口之后,对沈醉说道:"过去的时候,他们是不会让我来这里的,今天看到这棵树,我的心里真是感慨万千啊!中国的末代皇帝,下场都非常的凄惨,所以崇祯在死之前亲手将自己的儿女全都砍死了,要他们生生世世不要再投胎到帝王家。这听起来非常的残酷,但是崇祯当时的心情却并不能被人们理解。"
溥仪在停顿了一会之后,静静的说道:"当年我从故宫里被赶出去了之后,匆匆忙忙的跑到了天津,后来又被日本人装在了木箱之中,被当成货物一样就那样吊到了船上,离开天津去了东北,之后又当起了伪满洲国的皇帝;抗战胜利之后,苏联人又把我关了起来,后来才被押送回了国内...我悔恨自己投生到了帝王家之中,还不如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呢!"
沈醉宽慰他说道:"有一些末代皇帝也有好的结果啊!"
溥仪听完之后,不住地摇头,他说道:"哪里有啊?南唐李后主被抓之后,只因为填了一首《虞美人》的词,就引来了杀身之祸,如果他只是一个简单的词人,不知道有多少好词会流传下来,可惜,他投错了胎,到了帝王家!"
沈醉说道:"李后主那是不识时务的典型。春花秋月多少好景可以填词,可是他却要怀念故国,那不是自己找死吗?"
溥仪听完之后,非常生气的把帽子往自己头上一戴,对沈醉气愤的说道:"刘阿斗被抓之后,倒是没有怀念故国,还乐不思蜀呢,最后不还是被害死了?"之后,溥仪又讲了好几个末代皇帝的悲惨结局之后,对沈醉说道:"你没有当过皇帝,当然不会研究这个问题啦!"
说完之后,溥仪站了起来,他将自己头上的帽子扶正之后,笑着说道:"我这个末代皇帝能有现在这样一个好下场,真是值得庆贺,多亏了有共产党,多亏了有毛主席。"
后来,溥仪将自己在景山公园的感想写成了报告,他觉得,能够看到一个末代皇帝站在上一朝代末代皇帝上吊的地方,这是历史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非常的有意义。沈醉也非常的后悔,当时没有带了一个相机,没有能够将这个景象拍下来。
两人死别
随着特殊时期的来临,溥仪他们文史专员的工作也被迫停了下来。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之下,几个人的生活也还都过得下去。
有一次,沈醉前往机关为大家伙代领工资的时候,得知工资不在扣发之后,非常的激动,在给杜聿明送工资的时候,才知道是周总理下了命令,让有关部门恢复他们原有的工资。
沈醉非常的激动,在来到溥仪家的时候,沈醉告诉了他这个好消息,当时的溥仪已经卧病在床,在听到这个好消息之后,溥仪的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他紧紧地握着沈醉的手说道:"周总理对我们真的是太好了!"
沈醉看溥仪的病情非常的严重,就非常关切的问他有没有去看医生,但是因为种种历史的原因,溥仪的病情一拖再拖。那段时间里,沈醉经常来看望溥仪,和有过护士经验的李淑贤商量着如何买药来给溥仪治病,但是,都不见好转。
1967年10月,溥仪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经常疼得在床上滚过来滚过去的。李淑贤和沈醉只好跑到政协去请求帮助,在周总理的帮助之下,这才安排溥仪住进了医院。
溥仪住院之后,周总理十分的关心,还曾经让全国非常有名的中医大夫前往医院为溥仪诊脉治病,但是此时的溥仪已经因为肾癌拍不出尿来了,经常在床上疼得打滚。
沈醉等人要去看望溥仪也不被允许,因为沈醉当时的住处离医院非常的近,所以每次都是悄悄的溜进医院里进行探望。
10月15日,沈醉再一次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悄悄进了溥仪的病房之中,此时的溥仪鼻子上插着氧气管,整个人已经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了。在病床前,溥仪紧紧的拉着沈醉的手,眼睛里满是泪水。
沈醉赶紧安慰溥仪说道:"周总理很关心你,肯定会医治好你的!放心吧!"溥仪也是连连点头。两人的交谈声引起了外边人的注意,本来还想安慰溥仪几句的沈醉,被人们赶了出去,沈醉只好向溥仪挥了挥手,表示告别。看着这一幕的溥仪,两只眼睛里的泪水一下子全都涌了出来。
两天之后的凌晨,溥仪因病去世。
溥仪去世之后,沈醉经常能够想起他和溥仪"死别"时候的那个场面,每一次提起的时候,沈醉都会黯然神伤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