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百家争鸣出现原因:被隐藏的太深,西方历史果然违背常理
创始人
2025-08-29 08:03:38
0

按照现在通行说法,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轴心时代”,尤其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之间是轴心时代的巅峰期。

这一时期,人类文明出现重大突破,形成了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比如此时出现释迦牟尼)、中国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此三大文明又被称为“轴心文明”。

问题在于:中国百家争鸣为何在这一阶段出现,背后原因何在?背后原因自然很多,比如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即量变接近质变了;还有相对宽松的政治、学术环境,因为列国竞争,竞相招贤纳士,所以诸子百家是“用我则留,不用则去”,列国不敢怎么阻挠。但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关键因素。

冶铁技术重大突破

冶金史上,中国古代一个重大贡献是生铁冶炼技术,其作用不下于后世的蒸汽机。生铁冶炼技术始于何时,如今还没有准确的答案,但春秋时期出现重大突破,且是中国原创发明。

春秋时期,中国出现高炉冶炼生铁技术,就是将铁矿石放入高炉中,冶炼成液态生铁,然后将之浇铸成器。或许,此前有过坩埚冶炼生铁,但坩埚体量较小,远不能与数米高的高炉相比。

生铁可以浇铸成器,高炉可得大量生铁,两者结合,就是大量铁器出现。虽然生铁直接浇铸的铁器较脆,但却很硬,不适合兵器却适合农业。国语中“美金(青铜)以铸剑戟,恶金(铁)以铸鉏、夷、斸,试诸壤土”,说的很清楚,当时以生铁铸造农具。

铁制农具大量运用,就导致了生产力迅速提升,中国出现一场“农业革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于是春秋到战国时期,中国出现社会大变革,就是时人所说“大争之世”。比如,铁器运用导致可以开垦更多田地,这种私田不用交税,井田自然逐渐就没人耕种,于是井田制崩溃,建立在其上的封建制度就会崩溃,就要重新建立一套制度适应新的生产力和私田的大量出现。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因为铜矿较少,青铜原料获取不易,比如夏商周时有从南方获取青铜的“金道锡行”,因此青铜很贵,同时青铜本身硬度不够,并不适合农业,所以青铜时代没办法普及青铜农具。

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建设更多水利设施,田地增多,粮食增产,因此就能养活更多的“闲人”或“脱产者”,就有更多的“闲人”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这是诸子百家出现和百家争鸣的经济基础,必不可少。

相比之下,西方历史中的古希腊文明,却缺少这一经济基础。因为,中国之外使用的是块炼铁技术,因为缺乏切割工具,一般只能使用一次性的小炉冶铁,一炉得铁几公斤到上百公斤,得到的是一种半融化的海绵铁,需要锻打成器,且海绵铁质软(所谓古罗马短剑,西班牙铁剑,秦朝青铜剑的硬度完全碾压它们)。因此,块炼铁成本很高,且硬度甚至还不如青铜,可想而知古希腊的生产力完全没有提升的技术基础。既然如此,如何养活一大批“闲人”?

贵族知识开始下移

过去,知识被贵族垄断,而民如群氓、无知无识,因此上古时的世袭制,其实也符合当时的客观事实,有些职业知识就是家族传承,外人不了解根本无法胜任某些职位。但到春秋时代,这种情况慢慢被打破了,知识开始下移,或文化下移。

春秋时期,因为王室衰弱,天下礼崩乐坏,大量诸侯惨遭灭国,很多曾经的贵族甚至沦为奴隶,比如百里奚本是虞国大夫,因为国家被灭沦为奴隶,后被秦国以几块羊皮换了过去。因此,原先由贵族垄断的知识,就这么开始下移到民间。

与此同时,春秋晚期落魄贵族开始兴起讲学风潮,比如被孔子诛杀的少正卯就办过学,还有家喻户晓的孔子办学。其中,孔子倡导“有教无类”,子路等寒门子弟也可以学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就必然进一步下移,当时的“学者”阶层进一步扩大。

因为学者数量变多,往往就能迸发出火花,涌现一批学术成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过程经历几百年,然后到战国时才真正出现“百花齐放”。

相比之下,虽然古希腊也有城邦兼并战,也有办学的学园,但似乎并没有贵族垄断知识的阶段,且很早就出现了“学者”阶层,从未有过知识下移的问题。更为关键的是,各个学者都很“无私”,只要愿意学就愿意教,当然其中可能给了束脩。

以毕达哥拉斯为例:毕达哥拉斯父亲只是一富商,9岁时在提尔的闪族叙利亚学者学习,后又到米利都、得洛斯等地,拜访了数学家、天文学家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菲尔库德斯,还在萨摩斯的诗人克莱非洛斯那里学习了诗歌和音乐,后来还到埃及学习,49岁回乡开始讲学并开办学校。

当然,笔者并非以知识下移否定古希腊历史,而是它的这种状态的确违背社会发展常理。按照常理,知识起初是被少数人垄断,因为掌握某些知识就代表获得某种地位,不可能无缘无故扩散出去,只是因为社会变动而不得已的逐步下移,但古希腊及其附近,知识从没有被私藏,完全开放的,且很早就有数学家、天文家、音乐等分科。

总之,中国之所以在春秋战国出现百家争鸣,其中既有几千年知识积累的量变到质变的爆发,也有诸侯战争、与争相招贤纳士等的特殊环境,更有大幅度提升生产力的生铁冶炼技术的出现,并不是无缘无故就发生百家争鸣。

相反,即便不谈文化知识下移问题,就说生产力,古希腊也难以解释。因为没有生产力的革命,就难以养活一大批“闲人”,而没有一大批研究学术的“闲人”为基础,怎能诞生一些“大师”?总不至于古希腊人特聪明,人均大师吧!

相关内容

上海建成“千园之城”,公园...
截至目前,上海各类公园达1013座,其中城市公园522座、口袋公园...
2025-08-29 08:52:08
这个暑期,聪明的旅游商家都...
流量的新大陆 01 这个暑期,小红书上 “毕业旅行” 的风刮得格外...
2025-08-29 08:51:21
云南腾冲的秋日:银杏村、温...
秋日的云南腾冲,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银杏村、温泉与火山地质公园...
2025-08-29 08:50:55
原创 ...
每当提起欧洲的超级大都市时,人们首先总会想到的是巴黎的浪漫铁塔、伦...
2025-08-29 08:50:32
影视取景地成暑期旅游新爆点
伴随全国大中小学陆续开学,为期两个月的暑期旅游季正式收官。飞猪、携...
2025-08-29 08:49:32
甘肃旅游路线指南,去甘南6...
家人们,我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心里一直藏着一个旅游梦,渴望去探索...
2025-08-29 08:49:02
2025甘肃旅游攻略必去景...
我一直对甘肃甘南那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充满了向往,那里有广袤无垠的草...
2025-08-29 08:48:19
甘肃旅游6天5晚报团详细费...
宝子们,甘肃这片神奇的土地,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壮丽画卷,既有“大漠...
2025-08-29 08:47:57
福州抗战档案史料展今日在三...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福州市档案...
2025-08-29 08:47:52

热门资讯

马龙现身瑞士观战高尔夫比赛,与... 8月29日,乒乓球运动员马龙在社交平台发文:008已就位,看了美景见了老友,还解锁了现场观战高尔夫比...
原创 细... 大将军是中国古代武官军职的最顶级存在了,始于战国,是将军的最高封号,汉代沿置,职掌统兵征战。虽然在秦...
海昏之最︱刘贺的儒学修养 【编者按】 2023年12月15日,海昏侯国遗址“墎墩苑—海昏藏宝”全面开放,万众瞩目的刘贺主墓正式...
宋神宗是董事长,王安石是总经理 题图:江西抚州王安石纪念馆熙丰楼前塑像 发生于北宋中期的熙丰变法(王安石变法)在中国历史上应该如何定...
原创 日... 最近在推特上有个日本人发布了引发争议的一条问题:“如果日本再次进入中国,中国人会坚决抵抗吗?”,却得...
原创 山... 山东历史人物众多,典故繁多。例如:孔子、孟子、孙武、王羲之、蒲松龄等等。典故也很多,如:大禹伏龙、梁...
原创 亚... 亚洲有一小国历经苦难,刚建国就认中国为大哥,纸币上印有汉字 东帝汶,一个地处偏远的小国,你知道吗? ...
原创 历... 严世蕃,嘉靖朝“内阁首辅”严嵩的独子,号东楼,小名庆儿,再加上《金瓶梅》的疑似作者——王世贞和严世蕃...
原创 历... 中医作为我国的国粹已经传承了几千年,而且经历了一代又一代名医的研习和发展已经具有相对完备的体系,说起...
原创 清... 在我国古代历史的记载中,被权力冲昏头脑的人不计其数,而清朝权臣年羹尧绝对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