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明孝宗朱祐樘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坚持“一夫一妻制”的皇帝,终其一生,独宠皇后张氏。而他的儿子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则是他们夫妇唯一长成的儿子。朱厚照是历史上的一位传奇皇帝,从生到死,都充满故事。
朱厚照是弘治四年九月出生,在此之前,他的父母已经成婚近五年。明孝宗登基四年未有子嗣,群臣纷纷建议他广选秀女充实后宫,都被他以三年孝期刚过的理由搪塞拒绝。所以朱厚照是在万众期盼中降生的,文武百官“莫不欣欣相贺,曰:吾君有子矣”。
朱厚照出生的年月日也充满了吉兆,他是弘治四年农历九月二十四日申时出生,按照古代天干地支纪年的说法,朱厚照出生的时间是丙申时、丁酉日、戊戌月、辛亥年,与地支申酉戌亥的顺序正好吻合,在时人看来,这是“连如贯珠”的大贵之相,与他祖先,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生辰类似。
明孝宗夫妇婚后四年没有生育,并且多次拒绝群臣关于纳后妃的建议,明孝宗的皇叔,荆王朱见潚亲自上疏请求选秀亦遭拒绝。但是在宗室代表上疏后仅一年,朱厚照便出生,所以在群臣“欣欣相贺”之余,关于朱厚照非张皇后亲生的谣言却开始在私下里流传。谣言说的有鼻子有眼,张皇后独得明孝宗专宠,婚后四年都没有生育,所以抱养宫女的儿子归于自己名下。这在明代并非没有先例,《明史》记载英宗实际上便是宫人所生,被孝恭皇后孙氏抱养,【妃亦无子,阴取宫人子为己子,即英宗也】。随着朱厚照的成长,流言不仅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还引发了一场关于朱厚照身世的谜案。
之所以称之为谜案,是因为这桩案子涉及太子生母,这是个谜,后来明武宗对案犯的处置也是个谜,这个案子发生在弘治年间却一直拖到正德年间都悬而未决,依然谜。
这个案件发生在弘治十七年。京城武成中卫有一个军户子弟叫郑旺,他的妻子生了个女儿,名叫王女儿…女儿小的时候右肋生了痘疮,长大后脊背上留有疤痕。女儿十二岁时,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被卖到勋贵东宁伯府上,不久又被转卖到孙通政府上当婢女。后来郑旺不知通过什么渠道得知驼子庄有户郑安家的女儿将要入宫,变成“皇亲”,他怀疑这是自己的女儿。郑旺来到京城,拜托自己的朋友,锦衣卫子弟妥刚、妥洪帮忙打听,妥刚在寻人过程中遇到了皇宫太监刘山,郑旺给刘山送上礼物,刘山答应帮忙在宫里打听。不久刘山果然打听到“王女儿”在后宫为宫女,但这个“王女儿”却告诉刘山,自己父亲姓周,并不姓郑。刘山出宫却对郑旺说:“你的女儿被转卖多次,现在想认你但又将信将疑”【“汝女自谓曾被鬻者,再方将认而疑之。”】,郑旺听了刘山误导的话,认定这是自己女儿,从此经常买些数过布匹交给刘山,拜托他转交给自己女儿,而这些东西嘛,自然是被刘山截留了。
郑旺找寻自己女儿是因为听说她进了宫,想跟着沾光,如果长久的只往宫里送东西而没有回报,自然会起疑心。所以有天刘山对中间人妥洪说:“王女儿如今当了人上人,还入了乾清宫,你们以后都是皇亲国戚了”,说完,刘山还特地交代妥洪别把这事儿泄露出去【戒令勿洩】。刘山此举不过是给郑旺画个大饼,让他看到希望,好更加勤快的送钱,一句话,全是胡诌的。所以才严禁郑旺等人外传,但是妥洪把消息告知郑旺,郑旺却激动了啊。本来是贫寒的军户子弟,如今乍得富贵,自然是要四处宣扬,还得添油加醋,说自己的女儿入乾清宫生了太子。而家乡的乡亲们听说郑旺成了“皇亲”,纷纷前来巴结,各自送上礼物。郑旺把送礼宾客名字整理成礼单,藏在家里。随着消息四处扩散,巴结郑旺这位“皇亲”的人也越来越多,甚至连驸马的儿子都信以为真,送上礼物结交。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四处招摇的郑旺终于被东厂的人盯上了,事涉皇后以及太子,东厂的人也不敢自作主张,把郑旺、刘山、王女儿押到皇帝面前审问。【逮捕旺等,并执刘山、王女儿于上前亲鞫之。】结果自然是真相大白,刘山捏造妖言,郑旺拿来惑众,影响极其恶劣,所以郑旺刘山等人都被判了死刑。
但事情到这里没完。郑旺等人本来是被判了死刑,【“拟刘山造妖言律,郑旺、妥刚、妥洪传用惑众罪,皆斩”】,郑旺的这种斩刑并不是“决不待时”的立即执行,属于“秋后处决”,按照《大明律》规定,【若立春以后、秋分以前决死刑者,杖八十。】,所以郑旺的行刑时间应该是秋后冬至时。但是很遗憾,还没等到秋后,明孝宗就驾崩了,朱厚照登基,例行要大赦天下,郑旺的“妖言惑众罪”并不在遇赦不赦之列,所以不知怎么,郑旺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被放了出去。
郑旺出狱后仍然不知悔改,照旧到处宣扬自己是皇亲国戚,正德二年,郑旺伙同他人在东安门声称皇帝生母是自己女儿,被张皇后幽禁数年,要求与朱厚照当面说清楚。彼时的朱厚照刚登基没多久,这事情关系到他嫡长子的身份以及法统,自然不会听郑旺的妖言,所以迅速下令把郑旺等人处以极刑。
“郑旺妖言案”虽然随着郑旺的伏法而结束,但是流言却在私底下一直流传。甚至案发十几年后的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谋反,颁发天下的檄文里首先质疑朱厚照的身世,就是受了郑旺案件的影响。【正德十四年。宁王宸濠反逆。移檄远近。中有上以莒灭郑。太祖皇帝不血食之语。盖又因郑旺之言而傅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