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谈谈明代兵部尚书和武将关系的发展历程和表现形式
创始人
2025-08-28 22:04:11
0

"谁最终掌握了军队力量,谁就是这个政权真正的王"。

历朝历代,不管历史发展到哪个社会形态,军队的掌握程度决定着统治者的统治地位是否稳固,这是毋庸置疑的道理。

也正是因为如此,历朝历代,统治者对于军队以及武官的发展和忠诚度都极为敏感,几乎每个朝代都在前人基础上发展出了具有朝代特色和个人特色的军事制度。

然而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拥兵自立是一件十分频繁的事情,草根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在摸爬滚打中设立了颇具特色的军事官僚体系,也使得兵部尚书和武将之间产生了一种极其微妙的关系。

一、简析明代兵部尚书和武将关系的发展历程和表现形式?

无论哪个朝代或者政权,一般来说,兵权都是被武官掌握的,"带兵打仗才是武将"这句俚语也算是道出了武将的存在意义以及职责所在。

而"尚书"这个官职从封建专职制度建立以来都是由文官担任尚书,在设立最初只是图书管理员。

少府的属官,后来成为了皇帝机要秘书,内朝班子的核心。到了明朝更是摇身一变——成了管军队、带打仗的,这可真是一件稀罕事儿。

1.明代军事体系发展导致的兵部尚书和武将关系之间的变化

明太祖在元末即开始着手建立军队编制与统兵机构的举措,例如至正十五年六月,攻克太平后,建立太平兴国翼元帅府。

而这只是朱元璋建立自己军事体系的第一步,后来他陆续建立地方和中央军队,并设左右都督来共同管理、相互制约。

这是朱元璋管理军队的基本理念,其后世子孙也基本延循分散兵权加强皇权这一治国理念。

明代的兵部是彻彻底底的文官,从主事到尚书,都是正经的文官,兵部尚书更是掌握了除皇帝之外的最大军权。

而军权的扩大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兵部尚书和武将之间的矛盾——治兵理念的不同、战略部署的差异等,可以说二者关系和以往任何朝代相比都更加紧密 矛盾也更加激烈。

2.亦敌亦友,互相制约互相成就

朱元璋草根出身,对于兵权以及皇权的集中极其重视,这点从他"火烧庆功楼"就可以看出。

他登基之初,就将调兵的程序设置得极为繁琐:中间不仅要层层请示,最终获得皇帝命令,还需要兵部尚书和带军将领达成共识。故而说,明代皇帝才真正掌握兵权。

而兵部尚书和武将之间的关系,更像是明朝皇帝为了防止将领佣兵自重而设置的彼此之间互相监督的工具的附庸产物,其实是拥有较少的自主权利和选择权的。

兵部尚书虽然掌握着军队的训练以及物资,但是也只是仅限于命令下发,但是战争形势瞬息万变,怎么会有足够的时间去请示皇上的命令?

更不要说在皇上和将领意见不一致时所耽误的时间,顷刻间可能决定一场战争走势。

于是,在明代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本来矛盾激烈、势不两立的兵部尚书与武将,却会在对抗皇权时表现出惊人的立场一致,关键时刻更是同仇敌忾,可以说是亦敌亦友。

二、明代兵部尚书和武将关系变化的影响

和其它封建王朝相比,明太祖朱元璋逐步确立的这一套军事体系可以说是极具特色的,特别是兵部尚书这一文官手握兵权的现象。

即便是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要求军队事宜悉数报告皇帝。

但是皇帝毕竟日理万机,所以这也从侧面推动了明朝皇帝寻找军权下放的平衡点为——而尚书和武将相互制约掌握兵权也为后来的文官统兵正式开创了一个范式,并对明朝的统治甚至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对明朝专制统治的负向影响

明朝是中国君权开始急剧膨胀的朝代。但君主权力过大会产生很大的问题。在皇帝勤政或能力很强(朱元璋、朱棣执政时期)的时候,问题还不会怎么凸显。

当皇帝怠政或帝王能力平平的时候,问题就彻底显露出来。而在明朝的具体表现就为权力外移和权力失衡,这背后原因之一不可以不说有明代军权分管制度的原因。

并且到了明中后期,极度专制带来的反弹作用也很是明显——朝政腐败带来的军队腐败现象严重威胁到军队纪律,造成军队战斗力下降,并在后来成为明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2.瑕不掩瑜,明代军事体系变革的积极作用

明代军事体系变革最重要就是反映在军队纪律性以及战斗力(前期确实战斗力较高,发展到后期弊端逐渐显露)上面。

在西南,明朝给汉人打出了三个省,封建王朝的发展顶峰——唐朝,也不过只是打出了个辽宁,从开疆拓土的结果来说,明朝成绩单还要好看一些。

其次,就是挖掘了一批极具有治兵才能的文官。明代的文官不仅可以管理军事,并且出现了不少人才,例如王越、陈钺、王崇古等,此外明朝还有武举制度。

虽历代都有不同,但总体是类似的,无论是军户还是民户都可以参加,这就是明代的武官铨选制度了。

总的说来,升迁渠道还是比较多的,明代的许多名将,如戚继光、俞大猷、谭纶、李如松等,都是通过以上这些方式逐步崭露头角的。

人才机制的完善不仅使得有才能的人充分发挥作用,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阶级流动,维护社会稳定。

结语:

老子有云:"治大国如烹小鲜。" 纵观朱元璋和朱棣等明朝君主的军事政策和体系改革,明朝独特的军事体系和军事运行政策。

虽然在某些方面上增加了军队运行的成本,降低了军队效率,但是在封建专制制度逐渐衰亡的明朝,这种高度的君主专制没有像同样文官掌握军权的宋朝一样产生极端的军队羸弱现象,可以说是极大的成功了。

明朝的军事技术、军事制度以及管理经验在前朝基础上都有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为中国版图的稳固以及大一统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

《孙子兵法》

《明代社会生活史》

《明代九边长城军镇史》

《明前期军事制度研究》

文/林伯南

相关内容

从沙土到纤维砂(一):马术...
在马术运动的发展历程中,场地的演变犹如一部生动的传奇。 起初,骑手...
2025-08-28 12:53:39
自由式小轮车:驭风腾空 青...
Transparency 后空翻潇洒飘逸,定前轮稳如磐石,摆车架灵...
2025-08-28 12:52:26
到甘肃甘南旅游6天5晚游玩...
家人们,谁懂啊!现在旅游热潮一波接一波,大家都想趁着假期出去看看祖...
2025-08-28 12:48:32
(活力中国调研行)感受唐风...
8月27日,华灯初上,湖北襄阳唐城影视基地在宫灯映照下化为“琼楼玉...
2025-08-28 12:48:06
四川5天4晚最佳路线推荐,...
家人们,谁懂啊!四川那可是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独...
2025-08-28 12:47:19
2025年青甘包车游玩8日...
2025年青甘包车游玩8日7夜人均预算2400元,这个价格能让咱们...
2025-08-28 12:46:54
原创 ...
如今的画面,反而成为破解多年前传闻的最有力证据。18岁的 Luca...
2025-08-28 12:46:31
原创 ...
中国男篮新星王俊杰近日已经回到美国旧金山大学,和队友们会合训练,备...
2025-08-28 12:36:19
原创 ...
小王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向特朗普提问时,注意到了一件有趣的新装饰。就...
2025-08-28 12:36:12

热门资讯

中世纪修道院:技术与教育的社区... 克吕尼修道院 / 创意共享 修道院是重要的学习中心,既教育年轻人,也为农业和其他需求创造新技术。 作...
被误解千年的刘禅,在位长达41... 被误解千年的帝王:诸葛亮临终才看透刘禅的权谋心术! 一、千古笑柄背后的生存密码 “此间乐,不思蜀!”...
原创 狡... 1943年4月,八路军名将、第一一五师教导一旅政委王麓水调任中共鲁南区党委书记兼鲁南军区政委。 中共...
原创 原... 1854年,英、法、美三国领事与上海实际行政长官吴建彰谈判,组织海关税务委员会。此时的晚清政府,早已...
原创 刘...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由农夫当上皇帝的人,刘邦的才能自然不用多说,但刘邦也是出了名的嗜杀好汉。刘邦在中...
原创 谈... 我们都知道,魏晋南北朝向来以门阀士族著称,有道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然而,与之相对的是"寒门...
原创 武... 在《水浒传》中,当宋江提出归顺朝廷、接受诏安的提议时,武松也是反对派之一,因为武松见识过朝廷黑暗,他...
原创 皇... 在中国一直流传着一句老话"伴君如伴虎",有时候可能就因为皇帝的一句话就能导致位高权重的大臣人头落地,...
原创 公... 薛万彻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官宦家庭,他年轻时就展现出卓越的才能和聪明智慧。 公元644年(贞观十八年),...
原创 姑... 顺治皇帝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确实精彩,这主要是因为顺治是满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当时天下局势不稳定,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