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大师”张玮:请回答1990年代
创始人
2025-08-28 19:34:02
0

《巨龙抬头:我们的90年代》

中信出版社

作者凭借自身多年新闻写作功底,化身一个串珠高手,将覆盖经济、发展、文化、娱乐、体育等多个维度的大众共同记忆、感知的事件,有机编织在一起,立场鲜明、笔触温暖。在让我们感受时间呼啸而来、呼啸而过的同时,总结过去,启迪将来。

说起20世纪90年代,许多令人激动的瞬间至今想起依旧会激动得心脏怦怦跳。从双休日的设立到劲歌金曲的火爆,从北京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到中国运动员在世界体坛崭露头角……十年之间,这片大地上热烈而又蓬勃地散发着激情与活力。

“馒头大师”张玮首次采用编年的手法记录那个时代,从常人视角出发,拾取90年代的重要事件并精心编织在一起,以客观而温暖的笔触呈现出一个激情时代的微缩图景,勾起读者散落在时光里的好奇、美好与激情,温暖向前。如果偏要追问记住这段时光的意义所在,那么,张玮的话便是答案:我们现在重新回望那十年,不是困在过去的记忆里无法走出来,恰恰相反,我们是在回忆和感慨之余,从中获得经验、教训、信心,乃至力量和勇气,去面对新的十年和新的未来。

收获走向未来的勇气

历时7年时间,作者张玮(网名“馒头大师”)在2023年终于完结了《历史的温度》系列。

张玮十分擅长写故事,尤其是用故事的方式讲述历史。这与他的经历息息相关。

他是复旦中文系文学学士,新闻系新闻学硕士。曾就职于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有17年主流媒体从业经验,又成为公众号“馒头说”主理人,他自2017年8月开始出版“历史的温度”系列,累计销量已超过百万册。张玮让读者感受到历史不是冷冰冰枯燥乏味的,而是有温度的,当然,这份温度打动了众多读者。

在结束《历史的温度》系列之后,张玮并没有停下对过去的回望,而是开启了新的讲述方式——这一次,他把时间拨到了许多人亲身经历过的年代,为大家打开一条时光隧道,一起回到1990,出版了最新作品《巨龙抬头》。

提及1990年代,这是70后的青年时代、80后的青春时代、90后的童年时代,是00后经常听到的“我们那时候”的年代,这个时代对于国家和所有老百姓而言,都有很多留下深刻印象的事。

那是一个万物复苏,茁壮成长的年代,也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风起云涌的年代。如果说《历史的温度》是一个个历史片段的闪回,那么《巨龙抬头》就是一张复杂繁密的历史网络。

作者张玮希望:“每个人都在阅读中回望与重走,唤起回忆的碎片的同时,也获得走向未来的勇气。”

Q-北京青年周刊

A-张玮

翻开“幻灯片”

Q 《巨龙抬头》选取了从1990年到1999年这十年,这个时期对你个人来说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A 应该说,这段时间是我小学阶段的后半段,初、高中的全部,以及大学的前半阶段,涵盖了我最青春,最懵懂,最激情的时代。同时,这段时间也是我求知欲最旺盛,好奇心和感受力最强的年代。而从大环境来看,历经第一个改革开放的十年,我们的国家开始进入一个逐渐走进改革深水区,稳中求进,也开始面临各种挑战和变化的年代。越是能翻越千山万水,回顾起来,就越是有感慨。

当时不觉得,现在回过头来看,有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

Q 你希望通过《巨龙抬头》这本书,让读者有怎样的阅读感受?

A 第一个映入脑海的词,是“幻灯片”。因为这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如果要往深里说,那一年写一本恐怕都不够,所以只能截取每一年最精彩,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回忆,像幻灯片一样一张张播放出来。但我希望也相信,每一个片段,都会让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读者发出一个感慨:“喔!原来这件事是发生在这一年啊!”“嚯,感觉这件事就在眼前,原来离我们已经三十年啦!”……这样的感叹。希望大家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时不时有这样的触动和共鸣吧。

Q 书中涵盖了20世纪90年代的许多重大事件,你是如何筛选和确定这些事件的?有没有哪些事件是你特别想写但最终没有写进去的?

A 我先是通过一些搜索引擎,确定这一年从1月到12月一共发生了多少事,反复比对,然后拿一张纸,按照“国际”,“国内”,“体育”,“经济”,“名人”……这些来分类,一件事一件事分档归类,找出彼此背后的关联和逻辑关系,再用一系列的写作手法,把这些事儿串联起来,呈现出一幅全景式的画面。当然,因为篇幅和一些原因,有些是没写进去,有些是成书时被迫舍弃了。

Q 采用编年体的形式来记录这十年的历史,这种形式有什么优势?在写作过程中,如何确保每年的内容既有独立性又有连贯性

A 和史书题材的编年体优势应该类似吧:清晰明了,一年中发生的事都可以归结到一起。但确实也有弊端:有些事不是一年内发生了就结束的,这时候就要加上一些伏笔和拖尾,尽量保持连贯性。

Q 书中不仅有宏观的历史事件,还有一些微观的个人故事和社会现象,是如何将这些不同层面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的?

A 我一直认为,历史不是凭空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历史是由一个个的个体组成的。那既然这样,很多时候一个微小个体的境遇和故事,就能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变迁和发展,我觉得这并不矛盾,反而能有点有面,相互映衬。

来自集体的回忆

Q 《巨龙抬头》出版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你对读者的反馈有什么感受?有没有哪些读者的评论或建议让你印象深刻?

A 非常感谢大家的厚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集体的回忆:那一年我当兵了,那一年我读大学,那一年我离开了家乡,那一年我结婚了……然后大家回忆各自的故事。这本书如果能像一把钥匙,打开大家各自回忆的闸门,这是我的荣幸。

Q 书中有很多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和刻画,你是如何塑造这些人物形象的?

A 谈不上塑造。如果说《历史的温度》每篇末尾还有篇“馒头说”可以抒发个人感想的话,《巨龙抬头》全是客观记录了(当然,尽我所能)。

Q 在研究和写作20世纪90年代的历史过程中,你有哪些新的发现和感悟?有没有哪些事件或人物改变了你对那个时代的认知?

A 禹作敏和沈太福,写到这两个人的时候我自己也很唏嘘。一方面,是他们咎由自取;另一方面,他们也是特定历史年代下的产物。放到之前,放到现在,绝对不可能再出现了。

法律和规章制度扎下一道道篱笆,但因为时代发展有时实在太快,所以难免也需要时不时打上一个个“补丁”,这其中自然会存在一些“时间差”。有些“窟窿”在“补丁”被打上之前被你发现,一旦放任自己的欲望和错估自己的能力,那么“擦边球”很容易打成“豁边球”,“悲剧”最终会变成“惨剧”。

Q 你认为历史研究和写作对当代社会有什么重要意义?

A 读懂过去,坦面未来。

Q 未来是否有新的创作计划?是否会继续关注中国近现代史的其他时期或主题?

A 会有,但还在酝酿中,不好先说空话,到时候再看。

王雅静

编辑 韩哈哈

资料支持 中信出版社

相关内容

从沙土到纤维砂(一):马术...
在马术运动的发展历程中,场地的演变犹如一部生动的传奇。 起初,骑手...
2025-08-28 12:53:39
自由式小轮车:驭风腾空 青...
Transparency 后空翻潇洒飘逸,定前轮稳如磐石,摆车架灵...
2025-08-28 12:52:26
到甘肃甘南旅游6天5晚游玩...
家人们,谁懂啊!现在旅游热潮一波接一波,大家都想趁着假期出去看看祖...
2025-08-28 12:48:32
(活力中国调研行)感受唐风...
8月27日,华灯初上,湖北襄阳唐城影视基地在宫灯映照下化为“琼楼玉...
2025-08-28 12:48:06
四川5天4晚最佳路线推荐,...
家人们,谁懂啊!四川那可是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独...
2025-08-28 12:47:19
2025年青甘包车游玩8日...
2025年青甘包车游玩8日7夜人均预算2400元,这个价格能让咱们...
2025-08-28 12:46:54
原创 ...
如今的画面,反而成为破解多年前传闻的最有力证据。18岁的 Luca...
2025-08-28 12:46:31
原创 ...
中国男篮新星王俊杰近日已经回到美国旧金山大学,和队友们会合训练,备...
2025-08-28 12:36:19
原创 ...
小王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向特朗普提问时,注意到了一件有趣的新装饰。就...
2025-08-28 12:36:12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也许在写这篇文章之前,人们如我一般,对詹世钗这样一个名字并不熟悉,或者说在当时的历史上,其实这个名字...
原创 历... 所谓兵者,诡道也。出其不意的兵法,才是真正可以战胜对手办法。按照常理出牌,往往无法取胜。 现在给你总...
原创 武... 说起古人喝酒,大家肯定会想起李白的斗酒诗百篇,武松连喝18大碗(小说人物,历史不一定存在),顺便还打...
原创 湘... 【湘军系列二十六,持续更新,欢迎关注!】 其实水师是在清朝建立之初就有的,当时主要是为了保护长江的航...
原创 历... 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八十一):士不可以不弘毅。 清末民初波澜诡谲的时代大潮,乱世中的群雄逐鹿,天下...
家族跨越百年的铜色传承,一枚丙... 在浙江省嘉兴市的许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意义非凡的家族传家宝——一枚丙午户部鄂字版大清铜币当制钱十文。...
原创 唐... 提到寿王李瑁,或许很多人都是一脸的懵圈,最多只知道他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众多儿子之一。玄宗皇帝共有三十个...
原创 家... 在山东威海的某个宁静的角落,王先生珍藏着一枚丙午户部鄂字版大清铜币,这枚铜币的流转如同家族的一条血脉...
原创 历... 民国乱世,军阀混战。求名、求利、求荣者,不计其数;王道、霸道、正道,沧桑背后是波澜诡谲的攻伐江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