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三国的武将,大家想到的肯定是那些出名的。不过这不足百年的时间中,三个国家的武将多如牛毛。曹魏有五子良将,蜀汉有五虎上将,东吴有江表虎臣。三国阵营当中都有着各自的大将。不过在层层筛选之后,真正能力强大的,大都还都是在曹操阵营当中。不过江东有能力的武将一个是文武双全的周瑜,一个是白衣渡江消灭关羽的吕蒙。本文今天要讲的便是东吴的吕蒙这位大将。
正是由于吕蒙的存在,使得东吴不仅在军事上,同时也在地域影响力上面,获得了不可多得的地位。关于吕蒙我们在课本上也学到过一个典故,"士别三日,应当刮目相待"说的便是这名武将。最初的时候,吕蒙只单单是一名武将,后来在东吴孙权的影响下,好学读书之后,便成为一名文武双全的将领。正是吕蒙后来的能力的补充,使得他成为东吴的第三代大都督。
早年的吕蒙
吕蒙在年少的时候,就开始偷偷随军作战。最初是跟随自己姐夫邓当,邓当又是孙策的手下。再一次作战当中,被自己的姐夫发现之后,他姐夫就将这件事偷偷的告诉了吕母。于是吕母便想着要惩罚吕蒙,可是这位成为后来名将的吕蒙说出了一句豪迈的话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同时吕蒙家中又是十分的贫困,作战获得功劳还有赏赐,于是吕蒙的母亲因为怜惜便饶恕了他。
说起吕蒙,此人还是有些本领的,孙策在26岁病逝的时候,孙权带掌江东。在孙权坚检阅江东军队的时候,吕蒙所治理的军队,整整齐齐,军纪严整。孙权看到之后十分的高兴,对吕蒙的印象十分的深刻。这也为后来,吕蒙能够得到孙权的赏识奠定了基础。
开始建功立业
到了公元204年,孙权为了报仇,开始讨伐黄祖。等到击败了黄祖之后,孙权大后方有叛军作乱,于是孙权带领部队返回东吴。这个时候,吕蒙跟随孙权征讨平叛。在平叛的过程中,吕蒙因为表现比较好,更加得到大量孙权的赏识。让吕蒙和其他将领一起镇守显要位置。那些将领可是一些资历较高的人物。同时任命吕蒙担任山越地区的县令。从此吕蒙在武力平定本地区起事的山越族人。
再后来的发展历程中,吕蒙帮助孙权建功立业,四处征讨。在赤壁止战之后,周瑜想要夺取江陵,于是吕蒙在周瑜面前献计献策,因此在夺取江陵的过程中,东吴军队获得了很大的好处。并因此吕蒙被升为偏将军。
好好学习,非吴下阿蒙
说起吕蒙的学习,这个得亏有了孙权的帮忙。要不是孙权在下面劝说,说不定如今的历史当中并没有吕蒙多少记载。之所以吕蒙能够被众多人所熟知,完全就是因为他在孙权的劝导下,学习识文断字。以至于后来鲁肃前往拜访吕蒙的时候,说出了非吴下阿蒙。吕蒙说的话更是经典:"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白衣渡江,消灭关羽
吕蒙人生最大的亮点便是白衣渡江,计抓关羽这件事情。可以说是千古流传。当时鲁肃去世,吕蒙担任东吴大都督。但正是接班人是吕蒙,这个文武全才的将领。才会有了铁血的一面,决定用武力收复荆州。这个过程有个绝对的障碍,那就是关羽。有巧不巧的是关羽这个时候在襄阳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水淹襄阳城。这个时候的关羽威震华夏,但是谁又知道,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吕蒙和关羽形成了两个极端。
在这次较量当中,关羽不幸成为那个失败者,关羽败走麦城。吕蒙收复荆州。随之关羽父子被斩首。但是没过多久,吕蒙也许是因为积劳成疾,最终离世。一代名将就这样草草落幕。
《三国志》中陈寿评价道: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擒关羽,最其妙者。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