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呢,他是蜀汉的第二个皇上,刘备的亲大儿子,还是三国那会儿挺让人议论纷纷的一个君王。
大家普遍觉得他这人没本事,胆小怕事,一辈子过得挺窝囊,干啥啥不行。他的所作所为,在大家眼里,简直就是笨手笨脚的代名词,让人看了直摇头。
可是,历史真的就那么一目了然吗?刘禅这个人,他真的就像大家说的那么没用,是个怎么扶都扶不起的家伙吗?
【少时如浮萍】
刘禅生在了一个不太平的时代,打小就跟着老爹刘备到处跑,遇到过好多难关,也亲眼见过好多厉害的人物。他小时候,跟着父亲走过了风风雨雨,经历了数不清的艰难困苦,同时也结识了不少英雄好汉。
208年建安十三年九月份,曹操带着大批兵马往南边攻打荆州,想灭掉刘备。刘备一听说曹操打过来了,立马就带着老百姓和士兵从新野跑路,朝着江陵的方向狂奔。
他赶紧派人去告诉关羽,说让他在江陵带着水军等自己。不过,曹操可不想让刘备那么容易就跑掉,所以他下令让曹纯带着五千名最厉害的虎豹骑,赶紧去追刘备。
曹纯带着他的骑兵,速度飞快,没多久就在当阳的长坂坡赶上了刘备的大部队。
刘备的手下虽然人数众多,但大都是普通老百姓,没啥战斗力。一看到曹军冲杀过来,立马就慌了神,吓得到处乱跑。
刘备看到曹军那强大的阵仗,心里头也直打鼓,顾不上老婆甘夫人和儿子刘禅了,拉上张飞、赵云等几十号骑兵,玩命地往前奔逃。
赵云瞧见刘备的媳妇被曹军给包围了,他二话不说,立马调转马头,左冲右突,杀出一条生路。他飞奔到刘备媳妇那儿,一把抱起她和怀里的刘禅小娃娃,接着又使劲儿往外冲,杀出重围后,就朝着刘备那边狂奔而去。
赵云在护送刘备的妻儿时,跟曹军斗智斗勇,他来来回回冲杀了很多次,每次都从曹军的重重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最后终于安全地和刘备碰头了。
张飞在后面挡着,不让曹军继续追上来。
到了公元212年,也就是建安十七年那会儿,刘备总算是拿下了益州,当上了蜀地的一把手。
刘备的媳妇儿孙夫人,她原本是东吴老大孙权的亲妹子。后来,因为跟刘备的感情处得不太好了,她就琢磨着要回东吴老家去。
她打算带上刘备的大儿子刘禅,想拿他当人质,再带上几个手下和金银财宝,坐船顺江往东吴那边去。
但是,诸葛亮很快就发现了她的打算,他马上让张飞和赵云带着精锐的士兵去追孙夫人。张飞和赵云沿着江流快速前进,没多久就追上了孙夫人的船队,硬是把刘禅给带回了刘备那儿。
刘禅少年时,老跟着老爸东奔西跑的,过着没一天安稳的日子。有时候,他还差点把小命给搭进去。说真的,他那时候能不能当上太子,能不能成为蜀汉的第二把手,都悬得很呢。
【无为却有为的皇帝】
219年,刘备自己当上了中山王,那时候他就把刘禅定为王太子了。又过了两年,蜀汉政权成立,刘禅也跟着升级,成了皇太子。
他虽然天生资质平平,但特别爱学习,得到了父亲和诸葛亮等人的耐心指导。就这样,他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仁慈又有智慧,对百姓特别好的君王。
刘备在白帝城去世后,刘禅接过了老爹的担子,把国家大事都交给了诸葛亮和其他几个有本事的大臣。他呢,就一门心思扑在礼仪和音乐的教育上,让蜀汉变得越来越强大。老百姓们生活安稳,工作顺心,过了段舒服的好日子,就像是小小的太平盛世一样。
看看历史上那些被托孤的大臣们,哪一个逃得过新皇帝的猜疑呢?
但刘禅把整个大权都交给了诸葛亮,诸葛亮干啥事,刘禅都对他特别放心。
说实在的,刘禅心里也曾对诸葛亮的决策有过嘀咕,那就是诸葛亮硬是要带着蜀汉那点家底去北伐,搞得老百姓又苦又累,国库也快空了。但就算刘禅心里头有意见,他也从没嘀咕出声,更没抱怨过半句。
他心里明白,要是君王和大臣们关系闹僵,那国家可就遭殃了,会惹来大麻烦。
但是,11载光阴过后,诸葛亮离世了,这对刘禅来说,简直是天翻地覆的大转变。
他现在已经不再是那种整天只知道埋头苦读的书呆子了,而是变成了一个很有政治手腕和决断力的君王。
他等诸葛亮一走,立马就把局面给稳住了,让蜀汉朝廷没因为窝里斗而散架,反倒是维持了一段时期的平稳和和睦。
蜀汉的老百姓没有像东汉快结束的时候那样,因为沉重的赋税、粮食短缺、官员贪污而站出来闹事,反倒是过着安稳的日子,心里向着国家。
大臣们并没有因为君主力量薄弱就起兵造反,相反,他们拧成一股绳,遵守规矩,全力支持年轻的皇帝。
刘禅当上老大后,自个儿说了算,没人能管着他。他靠着诸葛亮、蒋琬、费祎这些能干的大臣帮忙,自个儿还是皇帝,照样发号施令。
有人老爱揪着太监黄皓不放,但说实话,黄皓真的能对刘禅有那么大影响吗?刘禅他是因为黄皓才变得滥杀忠臣、沉迷女色的吗?
不,他反倒立马对李邈、刘琰和杨仪下了重手,狠狠惩治了一番,这样一来,他在朝廷里的威望就立起来了,皇权也稳稳地抓在了手里。
诸葛亮去世后,李邈给刘禅写了个信,说诸葛亮生前没那么好,功绩和人品都夸大了。刘禅心里本来因为诸葛亮去世就很难过,一看李邈这么说,火就上来了,特别生气。他直接下令把李邈给杀了,算是给诸葛亮一个交代,也让其他人知道不能随便乱说。
这人狂妄自大,一意孤行,全然不顾国家的安危,也不把朝廷的旨意当回事。结果搞得国库空虚,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啥成果也没捞着,这罪过太大了,根本没法饶恕。
刘琰之所以被处死,是因为他无端猜疑妻子胡氏和刘禅有染。他一气之下,对胡氏又打又骂,手段之残忍,甚至用鞋底狠狠踩踏她的脸部。胡氏不堪受辱,跑去告发刘琰。刘禅听到这种无端的诋毁非常生气,觉得不能容忍这种对别人的随意污蔑,于是下令处死了刘琰。
杨仪觉得自己就是丞相位置的下一位,根本不把魏延的功绩和身份放在眼里。他直接让马岱动手,把魏延给杀了,甚至还不留情面地灭了魏延全族三代人。
刘禅看不惯杨仪那嚣张又凶狠的样子,后来杨仪又口出狂言说要造反,这事儿被费祎给捅了出来。刘禅一听,火冒三丈,直接就把杨仪贬成了老百姓。可杨仪还不死心,又写了些东西乱嚼舌根,刘禅知道后,直接把他扔进了大牢。最后,杨仪在牢里想不开,自杀了。
尽管这三个人其实罪不致死,但他们还是在刘禅刚开始掌权的时候就丢了命。刘禅这么做,主要是为了给朝廷里的大臣们一个厉害的警告,于是就把他们当成了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
刘禅用的那些法子,让蜀汉在诸葛亮没了之后,居然还能挺三十年。这三十年里,蜀汉的老百姓、军队、官员都没闹出什么大乱子,他们拧成一股绳,一块儿保着国家的安稳。
哎,可惜啊,好日子没过多久,魏国就大举打来,刘禅这下可为难了。虽然他手下有姜维这样的厉害将军,但倒霉的是,他被宦官黄皓的瞎话给蒙住了眼,一点防备都没有。
当魏军把城围得水泄不通时,他没做那拼死抵抗的傻事,而是决定打开城门,举手投降。这一投降,直接导致蜀汉政权垮台,刘禅也因此背上了亡国之君的名号。
但他这么做,还不是为了蜀汉的老百姓着想?只要他愿意投降,老百姓就能有个好归宿。作为一个领导人,能这样为老百姓操心,真的很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