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50年11月。地点:朝鲜半岛北侧、鸭绿江东岸。
当“联合国军”冒着天寒地冻、狂风呼啸的低温天气继续北进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他们所面临的危险正在一步步的临近,即使他们已经发现了中国人的踪迹,并且很多部队也已经和我志愿军交火。但依然没有人愿意相信一个持续了百年耻辱、屡战屡败的国家,会真的有勇气和联合国军对抗。于是,联合国军官兵们的步伐并没有任何停歇的意思,反而是继续北进……
这其中一支隶属于美第十军、第七师的第17团的部队,在一位名叫鲍威尔的中校军官指挥下,于10月29日在朝鲜半岛北侧的利原登陆,这个地点离我国边境已经近在咫尺了,同时离东北方向的苏联也并不远了。
而这支美国部队接到的命令就是向北进军,直到挺进至鸭绿江边朝鲜一侧的惠山为止。这支美军部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但此时的他们弹药、食品却并不充足。这源于这支联合国军在战斗中的长期消耗,而且他们也并不知道就在他们登陆半岛的几天前,我志愿军已经和韩军第六师打了一场遭遇战,结果韩国的第六师几乎全军覆没。
抵达鸭绿江畔
不过这个消息当时的第17团并不知晓,他们还是大着胆子、开着车子、迈着步子继续向100多英里以外的惠山挺进,也许等待他们的真的会是一条不归路吧。
他们经过长时间的长途跋涉,穿越了很多山地才于11月21日到达了惠山,这期间很多道路崎岖不平,车辆无法行使只能停在路边。而此时中、朝边境的界河鸭绿江就在他们脚下,很多人都认为战争结束的时间已经为时不远了。这支美军最终也成为了唯一一支抵达鸭绿江看到了中国领土的部队,那他们的最终结局到底如何呢?
第17团的后撤
在第二次战役期间联合国军轻敌冒进,虽然步伐比之前有所减缓,但是向鸭绿江进军的战乱目标却并没有改变。这也使联合国军钻进了志愿军埋伏的“口袋”,随着志愿军的包围、分割和战斗,联合国军总共有6.5万人被我19兵团团团包围,大战不可避免。
随着联合国军整体局势的恶化,也随着50年不遇的低温来袭,联合国军各部队都接到了撤退道 命令。美第10军最终也给这支部队下达了立即撤退的命令,第17团得知大事不妙也日夜兼程的后撤,并在撤退途中及其危险的情况下,有效的躲避了我志愿军的攻击,只受到了一些轻微的损失。
这支部队此时后撤的情况,并没有像其他部队那样遭遇重创或者承受打击,而是匆忙却不慌乱地撤退到了安全地点。一路上不仅巧妙地躲过了打击,还得到了空军的支援,最终逃脱升天。这个答案也许很可气,但不得不说战场局势的瞬息万变,使一切皆有可能。即使这支部队深入的最远,撤退的距离最长,却也最终由于种种原因使其安全撤退成功。
斯大林对我国的军事援助,是无偿还是有偿?无论如何应该说声谢谢
1950年斯大林给我们多少陆军装备?说出数字你可能不信,但是……
一英国议员到我国访问时,最大愿望是见一眼曾俘虏自己的中国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