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在大多数人印象中,是一个封闭相对落后的国家,甚至许多人都误认为,朝鲜人民现在还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实际上,在七八十年代,朝鲜的经济达到了巅峰时期,更是超过了韩国水平,当年韩国还有不少脱难者,冒着叛国罪的风险,跃进奔向朝鲜的怀抱,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朝鲜虽然算不上贫穷国家,但是对比起韩国的经济水平,相距甚远,那么问题来了,金日成时代为何会高开低走,在他晚年时期,朝鲜是如何走向衰弱的呢?
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后,朝鲜国内百废待兴,因此,金日成推行了三年复苏计划,在苏联和中国的援助下,朝鲜恢复了农业种植和工业生产,保证了人民基础生活所需,接着,1957年和1961年相继推行了五年七年计划,各行各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尤其是60年代中期开始,朝鲜的现代化水平,已经达到了亚洲领先水平,经济增长率高达25%,60年代末以后,朝鲜已经实现了村村通电,1968年开始修建第一条地铁,1973年正式通车。
农业方面,不仅满足了自足自给,从80年代开始,几乎全面实行农业现代化,从浇灌到插秧,再到收割七成以上采用机械化代替人工劳作,而工业方面,纺织农产品加工等轻工业,炼油、炼钢等重工业,以及电子科技行业,全行业一应俱全,那个年代,朝鲜的人均GDP几乎与日本持平,远高于中国、韩国,朝鲜人民享受全民免费医疗免,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衣服鞋子,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全部由国家发放,可以说当时的朝鲜,简直就是一个人人平等的世外桃源,就连西方媒体也对朝鲜刮目相看。
那时候韩国的经济水平远不如朝鲜,农业生产更是难以满足人民所需,因此,当年38线上,几乎每天都有从韩国跃进过去的脱难者,既然朝鲜当年那么富有,几乎差一点就挤进了发达国家行列,为何从80年代末开始走向衰退呢?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经互会,这是由苏联从二战以后成立的一个社会主义经济共同体,指在社会主义阵营兄弟国家之间相互帮助,实现共同繁荣的目的,经互会有点类似于现在的金砖国家组织,但却比金砖国家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更为紧密。
简单来说,就是让富裕国家带动落后国家。不仅仅是成员国之间会发生贸易往来,同时还取长补短,加强技术资源特产等领域上的合作,我国也曾经是经互会的观察员成员,但是后来由于中苏关系破裂,我国加入一年后就退出了经互会,而朝鲜是在我国退出后,1964年加入的经互会,在苏联的帮助下,朝鲜借鉴了美国成功的石油农业经济经验,使得农业在短时间内就实现了现代化水平,什么是石油农业经济呢?
其实这个很简单,如果想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那就必须要解决机械和能源两个问题,而对于当时的朝鲜来说,机械可以从苏联购买,但是能源方面朝鲜相对匮乏,加上起步发展时间较晚,想要把电网全面普及到所有农田附近,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工程,但苏联是石油大国,朝鲜加入经互会后,苏联给朝鲜提供了价格低廉的石油,这就使得朝鲜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全面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而朝鲜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工业产品,又可以在经互会内部消化,全面打通了朝鲜从生产到销售所有环节,盘活了整个朝鲜经济。
但70年代,苏联遭遇了两场世界石油危机,经济遭到重创,加上苏联在1969年悍然入侵了我国珍宝岛,使得中苏关系十分紧张,而夹在中间的朝鲜两头为难,尼克松突然访华,中美关系开始变暖,在这样的环境下,朝鲜也意识到,完全依赖苏联是一个非常冒险的行为,于是在1979年,朝鲜退出了经互会,可是这一退,朝鲜便失去了苏联的支持。
尤其是在苏联解体后,朝鲜原本依赖经互会盘活的经济犹如一潭死水,只能依靠国内内部循环,经济发展速度大幅度下降,很快就被韩国超越,并甩开了一大段距离,所以朝鲜的衰退,其实从金日成决定依附苏联开始,就注定了衰退的到来,因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必须要依靠自身独立健全的经济体系方可长久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