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诸葛亮身上的故事你肯定有听说过,比如:“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博望坡”等,在诸葛亮的众多故事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空城计”,这也是诸葛亮最冒险的一次经历。
事情是这样的,司马懿在局势占上风的时候,率领大军打退蜀军并乘胜追击,当时他们已经拿下了街亭,然后又一鼓作气打入西城。
而诸葛亮当时手中无兵、无马、无粮草,什么都没有的他手下人都劝说让他放弃此地一块逃吧,而诸葛亮则说:“今日弃一城,明日丢一城,这样下去,我们的国都也要没有了。”
诸葛亮的想法一说出,惊呆了所有手下,大家最后誓死捍卫西城,没有半点犹豫,所有人都做好了誓死的决心,但现实总是泼人冷水。
他们全部的人加起来也只有2500人,而敌方大军足足有15万大军,给他们来个团灭太简单了。
要说诸葛亮不害怕那肯定是假的,但他身为一个团队的领导人,万不可慌了阵脚,所以他扇了扇扇子,想出一妙计。
诸葛亮竟让手下把城门打开,然后让所有侍卫都躲起,只让几个老弱妇孺在城中打扫,给敌人一种打扫干净城池,请君入瓮的意思。
诸葛亮则在城头上坐着轮椅,边喝茶边弹琴,看着可谓十分安逸,丝毫没有面临死亡的感觉。
到了西城,琴声悠扬、婉转缠绵,但在司马懿眼里,这就是催命的信号,再看诸葛亮,好似迫不及待敌人赶快到来,望着城外等着敌方大军到来。
司马懿对诸葛亮太了解了,总上诸葛亮的当,他深知诸葛亮老谋深算,坚信他这么做肯定早在城中埋伏好了,贸然进去肯定会送死,所以不敢轻举妄动。
于是思索片刻,他一声令下带着十五万大军撤退,看到这样的场景,诸葛亮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守城的士兵纷纷对诸葛亮投去了赞赏钦佩的目光,这一出“空城计”流传至今,成了口口相传津津乐道的故事。
话说回来,诸葛亮坐在轮椅上,扇着扇子,竟能吓跑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不难看出,诸葛亮使用了心理战术,他深知司马懿性格多疑,所以轮椅只是他的一个道具罢了。
在三国中不难看出,诸葛亮时常坐轮椅出场,很多人都以为诸葛亮腿有问题,其实不然,这才是他聪明的地方。
古代轮椅被称为车撵,两者的用处却大相径庭,如今轮椅都是给残障人士用的,而战场上兵马那么快,轮椅属实有些不方便。
诸葛亮坐轮椅到底有何用意?其中一个含义是,为稳定军心,他这么做就是为了告诉士兵们军师与你们同在,他不会抛弃任何一个士兵,比较坐轮椅跑不快。
其次就是震慑力,即便诸葛亮是坐轮椅也能打败对方,诸葛亮一副运筹帷幄的样子,确实震慑了不少人。
还有就是,诸葛亮这么做给人一种气定神闲的感觉,这也让对方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算是一个主要人物,所以也会出现很多主角光环也不稀奇,而且一些道教的天师,出场都是坐着轮椅的,这样给人一种足智多谋,红尘仙人的感觉,在古代战争中除诸葛亮以外,还有一位坐轮椅出场的军师,那便是孙膑,孙膑是鬼谷子的弟子,也是庞涓的师兄弟。
他们一同加入部队,但庞涓是个嫉妒心极强的人,他看不惯孙膑比自己优秀,于是想尽办法残害孙膑,最后把孙膑搞成了残疾。
孙膑如诸葛亮一样,老谋深算,不管在何时都淡定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