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元朝的蒙古族,是我国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民族之一。八世纪以前的“蒙兀室韦”,居住在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一带,后来开始西迁,游牧于斡难河和怯绿连河之间,先后受辽、金王朝的统治。十二世纪时,在西伯利亚以南,阿尔泰山以东,兴安岭以西的蒙古高原上,蒙古族各部是以游牧为主,即所谓“皆黑车白帐,随水草放牧。” 接近“汉地”各部,经常以马匹、毛皮换取中原地区的绢、茶、铁器等。蒙古族社会在迅速发展着。
1206年,蒙古各部在斡难河畔拥立铁木真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家,从此结束了蒙古高原各部之间的混战局势,对蒙古族社会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为了挣脱金的统治,1211年成吉思汗率领军队开始向金统治区域进攻,1215年攻占中都(北京),进一步攻占和控制了辽西、辽东、河北、山东广大地区,金的统治陷于土崩瓦解。经过二十多年的战争,蒙古军队在1234年彻底打垮了金朝,蒙古贵族在北方完全取代了女真贵族的统治地位。接着,它的矛头直指南宋王朝。蒙古对宋迁回进军,经由四川西部渡金沙江攻入云南,完成了从西、南、北三面对宋包围的局势,终于在1279年灭掉腐朽的南宋王朝。蒙古贵族在中国建立起统一的元朝,从而结束了多年混战割据的历史。
元朝是继汉、唐、宋之后在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统一封建王朝,全国共设十一个行中书省,疆域版图远远地超过了前代。
在东北,元朝初年,黑龙江中下游两岸,均由开元路管辖。十四世纪初,黑龙江下游及乌苏里江两岸由开元路划出,增设水达达路。开元路和水达达路都隶属于辽阳行中书省。开元路辖有失宝赤万户府,辖境相当于黑龙江中游南北两岸之地;有开元万户府及失怜,牙兰千户所,辖境相当于今绥芬河两岸东南抵海滨一带。水达达路辖有位于乌苏里江的阿速古儿千户所,位于东海之滨的鲸海干户所,位于黑龙江下游的兀者、吉里迷万户府,位于黑龙江入海口奴儿干地方的征东元帅府(1271年前后设,治所在特林),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
元朝政府在这些行政区域间,开辟了驿道。自辽阳行省省会辽阳路(今辽阳市)通往开元路治所(今农安县),然后由开元路治所往北通向失宝赤万户府(今爱辉县境),往东通往东临大海的永明城(今海参崴),往东北通向奴儿干征东元帅府,都设有驿站。仅辽阳行省所辖陆站就有一百二十处之多。
奴儿干城是元朝在东北边疆的重要城镇之一。蒙古统治者十分注意对这个城镇的建设和管理,并把它作为犯人流放的集中地。元朝政府明文规定:“诸流远囚徒,唯女直、高丽二族流湖广,余并流奴儿干及取海青之地(指出产名鸟海东青的黑龙江下游地区)”。奴儿千与湖广地方并提,同样是中国的领土,这是十分明确的。
1321年,监察御史成珪、李谦亨以及曲吕不花等人被流放东北,最后还定居在奴儿干城。当时大批汉人被流放到东北边疆城镇,对开发黑龙江下游地区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岭北行中书省于1312年设置,治所在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鄂尔浑河上游右岸额尔台尼桑特),“漠北诸屯戍皆属焉,” 辖区范围很广,西北达到了鄂毕河,北境达到了北冰洋。其中包括贝加尔湖、谦河(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和唐努乌梁海一带,即所谓岭北五部:吉利吉思、昂可喇、乌斯、撼合纳、谦州。初刘好礼在这里作过五部断事官,管理民政事务,在益兰州“修库
壞,置传舍以为治所。”当时有许多汉族工匠也纷纷前往岭北设厂“开局”,“铸造农器”,“教沩陶冶舟楫,” 和当地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祖国北部边疆。
今天,岭北行省所辖地,与中国无关,水达达路的东部、北部,属俄罗斯,征东元帅府,在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