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那风云变幻、诸侯纷争的时代大幕下,一位传奇人物登上了历史舞台,他就是被后人尊称为“兵圣”、“兵家鼻祖”的吴起。吴起出生于卫国左氏的一个富裕家庭,当时重农抑商的社会环境下,商人即便是家财万贯,仍然地位低下。吴起不甘于被阶层束缚,决心踏上仕途。他四处奔走,耗费大量家财,不仅官职未得,还落得个家财散尽的下场。昔日的富家子弟瞬间一贫如洗,这巨大的落差,让他成为了乡邻嘲讽的对象。
面对他们的嘲笑和讽刺,年轻气盛的吴起在愤怒中拔剑斩杀了三十多个嘲笑他的人。犯下命案后,他在卫国已无容身之地,于是在逃亡前,他与母亲挥泪诀别,咬破舌尖立下毒誓:若不为卿相,誓不回卫国。离开卫国后,吴起投奔鲁国,师从孔子的再传弟子曾申,研习儒家学说。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他。求学期间,他的母亲不幸离世,按照儒家孝道,子女应守孝三年。为了学业和前程,吴起未回家奔丧守孝,这一行为激怒了曾申,在曾申看来,孝道是儒家的根本,吴起的做法无疑是离经叛道,不配为儒家弟子。于是,曾申果断与他断绝了师生关系,将他逐出师门。
离开后,吴起迅速调整方向,开始研究兵法。通过不懈的努力学习,他在兵法领域的造诣突飞猛进,很快便崭露头角。鲁元公十七年,齐宣公发兵攻打鲁国,在这危急关头,有人向鲁元公举荐了吴起。他对吴起的才能早有耳闻,本有意重用他,但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鲁元公担心他会因私情而在战场上对齐国手下留情。
吴起得知鲁元公的顾虑后,他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 —— 杀妻以证忠诚。他回到家中,亲手结束了妻子的生命,随后带着妻子的首级晋见鲁元公,表明自己对齐国的决裂和对鲁国的忠心。鲁元公最终任命他为将。在吴起的指挥下,鲁国军队成功击败了齐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然而,这场战争虽然胜利了,但是他杀妻求将的行为遭到了世人的非议和指责。鲁国朝堂上,许多大臣对他的品行提出质疑,认为他手段残忍,不宜重用。大约在鲁穆公在位初年,经人劝说,吴起离开鲁国。
离开鲁国后,吴起听闻魏文侯渴求贤才,便投奔了魏国。魏文侯对吴起的到来十分重视,向重臣李悝询问吴起的才能。李悝虽指出吴起在道德方面存在争议,但也认可他在军事上的卓越才能,认为即便是齐国名将司马穰苴也难以匹敌。魏文侯采纳了李悝的建议,任命他为将军,统领魏军抵御秦国的侵犯。吴起着手改革魏国军队,立志在魏国一展宏图,他创建了一支精锐之师 —— 魏武卒。
魏武卒的选拔极为严酷,兵士全是百里挑一的勇壮之人,而且战法先进,进退有据,万人犹如一体,不仅要身披重甲,携带长矛与铁剑,携带三天军粮,全身的负重达到一百斤,还必须日行军一百里还能保持战力,方能成为武卒。根据史料《荀子·议兵篇》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
在吴起的带领下,魏武卒成为了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强军,全盛时期的魏武卒数量堪堪只有五万。他们多次与秦军交锋,狂虐五十万秦军,战无不胜,为魏国的扩张立下了赫赫战功。公元前 409 年,吴起率魏武卒攻秦,一举占领秦国河西之地,此后,吴起又多次击败秦国,将秦国压缩至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使其长时间不敢东进,史称“阴晋之战”。确立了魏国在战国早期霸主的地位。
在魏国的二十余年间,吴起率魏军与各诸侯国交战七十六次,取得全胜六十四场,其余战局未分胜负。他的军事成就使他成为了魏国的军事栋梁,但也引来了同僚的嫉妒与排挤。随着魏文侯的驾崩,魏武侯继位。相国公叔痤因嫉妒吴起的才能与声望,向魏武侯进谗言,指责吴起心怀二志,不可信赖。魏武侯信以为真,逐渐疏远了他。吴起察觉到魏武侯的态度变化,于是毅然离开魏国,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约在魏武侯九年(前387年),吴起抵达楚国。当时的楚国,由于政治腐败和贵族专权,国力日益衰弱。吴起到来后,楚悼王任命吴起为宛城太守,负责抵御韩国和魏国的侵扰。吴起在任期间,不仅提升了宛城的军事力量,同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赢得了民心。一年后,楚悼王对吴起的政绩极为满意,进一步提升他为令尹,全权负责推行变法改革。
吴起感激楚悼王的知遇之恩,全身心地投入到变法中。他的变法主要包括削弱贵族权力,废除世袭制度,限制贵族爵禄传承,减少国家财政负担,为平民提供晋升机会;鼓励农业生产,开垦荒地,减轻农民税负,发展商业,增进国际贸易,增加国库收入;全面改革军队,强化训练,提升战斗力,建立精锐的 “武卒” 部队,改革奖惩制度,激励士兵英勇作战等方面。吴起的变法使楚国国力大增,经济繁荣,政治体制更加高效,军事上也连连获胜。然而,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他们联合起来,阻挠变法并诋毁吴起。
楚悼王二十一年(前381年),楚悼王驾崩,楚国的旧贵族们趁机发动叛乱,在楚悼王的葬礼上,一群武装贵族闯入,直扑吴起。在千钧一发之际,他伏身于楚悼王的遗体上,希望借助楚国严禁伤害大王遗体的律法,让贵族们有所忌惮。但贵族们对他的仇恨早已冲昏了头脑,他们无视律法,拉弓射箭,吴起和楚悼王的遗体瞬间被射成了蜂窝。事后,吴起的尸体遭到了贵族们的残忍分尸。吴起死后,他在楚国的变法宣告失败。
楚悼王下葬后,太子即位为楚肃王。楚肃王得知贵族们竟敢在射杀吴起的同时冒犯楚悼王的遗体,怒不可遏,依照楚国律法,下令将参与叛乱的七十多家贵族全部诛灭。
为了纪念吴起的卓越贡献,清朝还专门建立了一个县,起名叫做“吴起镇”,现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的西北部,不过已经变成“吴起县”了。它不仅见证了吴起当年的军事活动和政治影响力,如今更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了连接历史与现代的桥梁。其所著的《吴子兵法》,与《孙子兵法》并称为 “孙吴兵法”,也成为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