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65年李宗仁回国,毛主席在接见时说道:这次回国你可上当了
创始人
2025-08-24 11:03:35
0

1965年7月的一个炎热下午,北京首都机场人头攒动。一架从巴基斯坦飞来的专机缓缓降落,舱门打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走下舷梯。他环顾四周,目光中既有激动也有忐忑。这位老人就是曾担任国民党代总统的李宗仁。此时的他,已经离开祖国整整16年。

李宗仁回国,一波三折

李宗仁这个名字,在中国近代史上可谓是如雷贯耳。这位广西老乡,曾是叱咤风云的军阀,北伐战争的功臣,抗日战争的英雄。但在国共内战中,他却站在了共产党的对立面。1949年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后,李宗仁先是回了趟老家桂林,然后去了香港,最后定居美国。

在美国的十多年里,李宗仁过着平静的生活。但随着新中国的发展壮大,特别是在抗美援朝、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的胜利,以及原子弹爆炸成功,让这位老将军对祖国的未来有了新的认识。他开始反思过去,甚至在接受西方记者采访时公开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李宗仁的态度变化引起了中共中央的注意。周恩来通过老朋友程思远向李宗仁传达了欢迎他回国的意思。这让李宗仁心里热乎乎的,但要不要回国,他还是犹豫了很久。

回国之路,步步惊心

李宗仁想回国,但这事儿可不简单。他在美国待了这么多年,美国政府会不会阻挠?台湾那边会不会跳出来捣乱?回到大陆后,自己这个曾经的"敌人"会不会被穿小鞋?

经过一番周折,中央终于通过程思远给了李宗仁四点承诺:可以回国定居;回国后仍可自由出入;可以先在欧洲住一段时间再决定;回国后可以选择居住地。这四条,基本解除了李宗仁的后顾之忧。

但麻烦还没完。1965年7月,当李宗仁夫妇准备启程时,台湾方面得知消息后大为光火。他们派特务跟踪李宗仁,还在媒体上对他进行批评。李宗仁的老搭档白崇禧也被迫公开指责他。这一系列操作,反而坚定了李宗仁回国的决心。

回国之后,众说纷纭

李宗仁回国的消息一经传开,立刻在国内外引起轩然大波。有人说他是真心悔改,有人说他是被共产党骗了,还有人说他是想回来当官。各种猜测满天飞,李宗仁自己倒是显得很淡定。

回国后,李宗仁受到了高规格接待。周恩来亲自到机场迎接,还安排了专门的工作组负责他的生活起居。这让不少人大跌眼镜,心想这个曾经的"敌人"怎么还能享受这种待遇?

但真正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毛泽东很快就接见了李宗仁。两个老人家见面后,没有寒暄,也没有客套,毛泽东开门见山就来了一句:"德邻先生,这次回国你可上当了。"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懵了。李宗仁更是一头雾水,心想自己是不是真的上当了?好在陪同的程思远机智,马上解释说:"毛主席的意思是,按照蒋介石的说法,您这是同流合污了。"

李宗仁听完,先是一愣,随后哈哈大笑。他明白了,毛泽东这是在幽默地化解两人之间的隔阂。这一招高,既表明了立场,又不失风度,还给了李宗仁台阶下。

从敌人到朋友,李宗仁的新生活

回国后的李宗仁,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不再是那个孤独流亡的老人,而是受到全国人民欢迎的"爱国人士"。

1965年国庆节,毛泽东特意邀请李宗仁登上天安门城楼,一起检阅游行队伍。当两位老人并肩而立时,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一幕,不仅让李宗仁感动不已,也让全国人民看到了共产党的胸怀。

李宗仁还回了趟老家广西。当年,他是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的。如今重返故土,受到家乡父老的热烈欢迎,李宗仁老泪纵横。他感慨道:"我李宗仁虽然犯过错误,但始终是中国人,是广西人。能够回到祖国,回到家乡,我死而无憾了。"

命运似乎跟李宗仁开了个玩笑。1967年,他被诊断出患有多种疾病,其中包括晚期直肠癌。得知这个消息后,毛泽东和周恩来立即下令给予最好的治疗。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李宗仁写下了遗嘱。他在信中说,新中国的潜力是无与伦比的,前途是光明的。他呼吁海外和台湾的国民党人以及所有爱国知识分子早日回到祖国怀抱,为祖国统一贡献力量。

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与世长辞,享年78岁。按照毛泽东和周恩来的特别批示,他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周恩来亲自主持仪式,全国政要纷纷出席。这场送别,既是对一位历史人物的尊重,也是对民族和解的一次有力宣示。

李宗仁的归国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中国现代史的缩影。从军阀混战到抗日战争,从国共内战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最后的回归,李宗仁的人生经历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动荡的几十年。

他的回归,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选择,更是一个时代的选择。它展现了共产党的政治智慧和胸怀,也反映了海外爱国人士对新中国的认同和期待。

李宗仁告诉我们,历史不是非黑即白的。人性是复杂的,每个人都可能犯错,但关键是能否认识错误并改正。共产党之所以能赢得人心,正是因为它能包容、能团结、能凝聚各方力量。

如今的中国,已经远远超出了李宗仁当年的想象。我们在太空、海洋、科技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综合国力持续提升。但我们仍然面临着台湾问题等历史遗留难题。李宗仁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只有放下成见,求同存异,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团结,推动国家统一大业。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总有些故事值得我们回头品味。李宗仁的归国之路,就是这样一个引人深思的历史片段。它不仅仅是一个人,更是一个民族走向和解、走向复兴的缩影。

相关内容

每周股票复盘:柏楚电子(6...
截至2025年8月22日收盘,柏楚电子(688188)报收于150...
2025-08-24 04:35:20
原创 ...
回顾历史,守望未来,欢迎来到【有观点大历史】精心整理、考据的二战珍...
2025-08-24 04:33:37
唐诗宋词里的安徽·第33篇
摄影:李鹏飞 安徽,诗情画意 安徽文化底蕴深厚,诗词丰富。唐宋时...
2025-08-24 04:33:26
原创 ...
在二战后期,美国连续向日本本土投掷了两颗原子弹,随着原子弹的爆炸之...
2025-08-24 04:33:22
原创 ...
大家好啊,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历史话题-朝鲜战争结束后,世...
2025-08-24 04:33:20
国内首次全套完整影印出版,...
“作为晚清时期创办时间较早、出版时间长久、规模宏大的中文期刊,《益...
2025-08-24 04:33:03
原创 ...
想必大家在电视剧中经常能够看到,天子一怒就下令株连九族,“株连九族...
2025-08-24 04:32:40
原创 ...
当代中国正在实现一次历史性的伟大崛起,中国的实力规模决定了中国的影...
2025-08-24 04:32:40
原创 ...
衡量一件文物的价值绝对不能仅仅只看到本身的外在价值,可能这件文物是...
2025-08-24 04:32:11

热门资讯

楚汉争锋, “棋”乐无穷!20... 2025年8月24日,在全城喜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热烈氛围中,东莞市第八届市民运动会暨2025年时...
别被隋唐演义给骗了,正史记录中... 隋唐那会儿,真的是个英雄好汉满天飞的时代。说到最牛的六位大将,李世民、李靖、秦琼、苏定方、李勣和李光...
原创 按... 曾经写过一篇怀念毛主席的文章,后来平台说有违首发的嫌疑,就撤回了。其中的情况估计是这样的,因为写毛主...
原创 他... 一、寒门清流:从布衣书生到三品大员 南昌城郊的一间茅屋内,油灯如豆。少年曾秉正伏案苦读,手中《大明...
原创 让... 在一个遥远的时代,大明帝国繁荣昌盛,但却被一股强大的势力所困扰,那个国家就是瓦剌。瓦剌如同一头猛兽,...
蒋超良的发迹与沦陷:“金融大佬... 来源:市场资讯 蒋超良——这位从银行金融系统一路成长起来的“封疆大吏”、在2020年初时曾饱受舆论...
原创 明... 崇祯的大明灭了…… 300年前,一场农民起义,将大明弄的乌烟瘴气,而崇祯忙于平定国内的农民起义。不曾...
原创 李...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而命阎...
原创 聊... 曹丕临终之前,留下了四个辅政大臣。 这四个辅政大臣,按照《三国志》当中的排名顺序,分别是:曹真、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