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本是状元,因慈禧嫌弃他的名字而落榜,不料最终却推翻了清王朝
创始人
2025-08-24 05:33:38
0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清朝末年有这样一位奇男子,出身官宦世家,凭借天资勤奋在最后一届科举中荣膺会元。

但殿试时因姓氏遭慈禧嫌弃,从状元被贬至二甲,结果7年后他竟成为清王朝掘墓人。

他还曾三度主政湖南,和毛主席、孙中山都私交甚密,是中山先生的坚定追随者。

他就是前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一位有着传奇经历的吃货?

因姓氏无缘状元,却成国民政府主席

1904年,清王朝开展最后一届科举考试,各地学子纷纷奔赴京师准备一展文采。

熙熙攘攘的考生中,年仅23岁的谭延闿在会试环节中一举夺魁,一时间风头无两。

当人们得知其身份后也不禁感慨一声

虎父无犬

子。

其父亲正是前两广总督谭钟麟,而且自幼勤奋好学的他,不仅读书很好还写得一手好字,曾得到帝师翁同龢的盛赞:

“三令郎伟器也,笔力殆可扛鼎。”

他还是湖南历史上首位会元,在他之前的二百多年内没有一位湖南学子能取得如此成绩。

显赫的家世加上耀眼的成绩,不少人都认为,谭延闿距离成为状元仅一步之遥。

但可惜,这一步之遥却因其姓氏变成了天堑,最终只落得二甲35名的地步。

如此大的改变并非其学识不够,仅仅是因为慈禧太后的偏见而已。

据说老佛爷看到他的文章后满眼惊奇,有意点其为状元,可当看到他的名字后就瞬间不开心。

因为她第一时间想到了当年公车上书的谭嗣同。

两人一样都是湖南考生、也一样都姓谭,慈禧不想再培养出一名“反贼”。

慈禧大笔一挥,将谭延闿贬为二甲第35名,不仅无缘状元位置还险些名落孙山。

随后看到刘春霖这个名字时,老佛爷的心情才好转起来。

考虑到天下大旱的情况,春霖这个名字显然更加吉利。

可她的这次糊涂选择,不仅让清王朝失去了一位有能力有才华的青年良俊,还为清王朝培养了一位掘墓人。

尽管谭延闿随后也被招入翰林院,可因为其父谭钟霖去世,不得不回湖南奔丧并以教书育人为业。

在这段为父亲守丧的时间里,谭延闿逐渐接受西方的先进思想,并开始投身于清王朝的改革事业中。

一开始,谭延闿更倾向于日本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出任湖南谘议局的议长,试图通过立宪来让国家实现富强。

面对着守旧派的巨大阻力,他和其他立宪派的多次请愿,均以失败告终。

这也让他彻底看清了清王朝的腐败。

此时,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被传播到湖南,于是他开始主动接受革命思想,并决心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辛亥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湖南后,谭延闿迅速响应革命,帮助湖南实现了独立。

不过之后一段时间,因为天下时局动荡不安,谭延闿三度主政湖南又三次被赶下台,也一直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也和毛主席、孙中山先生建立起了不错的私交,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曾资助毛主席筹办书社,晚年追随孙中山

1918年,谭延闿得到桂系军阀的支持,第三次回到湖南主政一方,并提出“湘人治湘”的理念。

这一理念得到了毛主席的认可和称赞。

毛主席认为,湖南的问题应该由人民解决,而不是由北洋军阀们说了算。

为了表达对谭延闿的支持,毛主席曾在报纸上撰文盛赞他:乡邦英俊。

后来毛主席在长沙创办书社时,还特意邀请他为书社进行题名。

谭延闿看到如此有抱负、有理想的年轻人也非常欣喜。

不仅欣然应允,还个人出资400块大洋帮助毛主席创办书社。

但可惜的是,谭延闿此次主政仅到1922年,就被其心腹赵恒惕赶下台。

此后,他和毛主席再未相见。

这次被赶下台,让谭延闿彻底对中国革命迷茫了,为了寻找内心的答案,他再次联系上孙中山先生。

中山先生早就对他的学识、经历倾慕不已,多次对身边人表示:

“国民党实在太缺乏具有丰富政治斗争的人了,我们需要多多联系那些知名人士为我们所用,这其中最值得争取的就是谭延闿。”

于是从1917年开始,孙中山先生就多次争取谭延闿为自己所用。

当听说他再次被免职的消息时,孙中山专门派人对他委以重任。

自此之后,谭延闿对孙中山忠心耿耿。

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难险阻,都坚定地追随孙中山先生的脚步。

两人合作也是一拍即合,孙中山任命他为北伐讨贼湘军总指挥,并且亲自为他杀回湖南出谋划策。

在北伐过程中当得知陈炯明叛变,谭延闿果断放弃湖南的大好局面,带领2万人马返回广东援助孙中山。

在之后的所有战斗中,谭延闿都旗帜鲜明地跟随孙中山先生行动,成为中山先生最信任的人之一。

就连中山先生去世后,他还一直遵守其遗愿和我党合作,并积极展开北伐战争。

只是可惜,他因为一生中经历过太多次的政治变革,所以在晚年时期变得没有原则。

尤其是当蒋介石发动血腥的412事变后,谭延闿选择和蒋介石合作,并且用

三不原则(不揽权、不建言、不拍板)

来超脱事外。

这也使得蒋介石逐渐掌握国民党大权,并对我党展开血腥的报复、清洗行为。

也正因为他的听话和不争不抢。

当他于1930年去世时,蒋介石不仅为他修建了规模仅次中山陵的巨大陵墓,其女儿还被宋美龄嫁给了红极一时的陈诚。

结语:

谭延闿的一生既悲凉又壮阔,年少发奋读书并在考场上一鸣惊人。

然而在殿试时,他又因名字遭慈禧嫌弃,到手的状元机会就这样没了。

积极响应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却三次主政湖南又三次被赶。

晚年好不容易跟着中山先生投身革命,却失去了往日锋芒,成了摇摆不定的“墙头草”。

参考资料:

文摘报:《民国第一吃货谭延闿》

中国发展门户网:《谭延闿三次督湘始于辛亥》

中国新闻网:《谭延闿晚年为什么会选择追随孙中山走革命道路》

长沙市人民政府:《谭延闿,三任都督兴湖南》

相关内容

每周股票复盘:柏楚电子(6...
截至2025年8月22日收盘,柏楚电子(688188)报收于150...
2025-08-24 04:35:20
原创 ...
回顾历史,守望未来,欢迎来到【有观点大历史】精心整理、考据的二战珍...
2025-08-24 04:33:37
唐诗宋词里的安徽·第33篇
摄影:李鹏飞 安徽,诗情画意 安徽文化底蕴深厚,诗词丰富。唐宋时...
2025-08-24 04:33:26
原创 ...
在二战后期,美国连续向日本本土投掷了两颗原子弹,随着原子弹的爆炸之...
2025-08-24 04:33:22
原创 ...
大家好啊,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历史话题-朝鲜战争结束后,世...
2025-08-24 04:33:20
国内首次全套完整影印出版,...
“作为晚清时期创办时间较早、出版时间长久、规模宏大的中文期刊,《益...
2025-08-24 04:33:03
原创 ...
想必大家在电视剧中经常能够看到,天子一怒就下令株连九族,“株连九族...
2025-08-24 04:32:40
原创 ...
当代中国正在实现一次历史性的伟大崛起,中国的实力规模决定了中国的影...
2025-08-24 04:32:40
原创 ...
衡量一件文物的价值绝对不能仅仅只看到本身的外在价值,可能这件文物是...
2025-08-24 04:32:11

热门资讯

美国西部的印第安文化 1892年怀俄明州印第安保留地Washakie Ft.Washakie的Shoshone印第安人 ...
原创 李...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清晨,晓日初升,大唐帝国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带领一干亲信...
原创 岳... 在南宋与金国的百年恩怨中,一个家族的故事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历史的长夜。从岳飞部将孟林,到其子孟宗政...
原创 苏... 苏德之战,苏联军队537万人被俘,为何最后反败为胜?这个要一分为二地看,苏德战争之所以被苏联称为卫国...
原创 美... 中华古代有一句话说的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天下大势,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也一再证明这一点。而这...
古波斯历史上十二位伟大女性 古波斯(伊斯兰教之前)妇女几乎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在许多情况下,她们还享有更多的自由和福利。 作...
原创 负... 在封建时期,曾经涌现了很多晓勇善战、身先士卒的大将,他们跟随君主南征北战、保家卫国,为所选君主立下了...
原创 原... 哈喽,欢迎关注小编。每天为您带来一个历史小故事,或者介绍一位传奇的历史人物。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秦...
原创 赵... 赵国在“胡服骑射”后军事实力显著提高,为何还是打不过秦国? 赵国在长期与匈奴人之间的较量中在赵武灵王...
原创 《... 段鹏当什么官?他魏和尚就会当什么官! 其实光看一下段鹏的军人履历,你就不难发现一个问题,李云龙对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