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为什么造反?他是怎么死的?
创始人
2025-08-24 03:33:45
0

李自成脑海中的构想画面

今天,老冯来和大家聊聊李自成的故事。

李自成这辈子,过得可真是热热闹闹,勇猛无比。他从24岁那年起,也就是1630年,就开始起兵造反,在战场上打拼了足足15年,可惜39岁时就去世了。他经历的事儿可不少,老冯来给你简单说说,就用两三千字,把他的一生大概给你讲明白。同时呢,咱们也通过看看他这一辈子,吸取点历史的经验教训。

首先得告诉大家,“李自成”其实不是他的真名,而是他用的假名,他的真名叫做“李鸿基”。那李鸿基为啥要改用“李自成”这个名字呢?原因是他年轻的时候杀过人。

李自成,也就是李鸿基,他年轻的时候究竟杀了谁呢?为啥他要动手杀人呢?

咱们就从老冯出生那会儿开始聊起吧。

1606年9月22日,李鸿基在陕西省米脂县的李继迁寨呱呱坠地。到了他16岁的时候,就去银川驿站干起了驿卒的活儿,而且一干就是六年。那时候的驿站,就像是现在的官方邮局一样。在驿站里,李鸿基既要照顾马匹,又要负责安全,有时候还得帮忙送送文件。

古代时候像中转站那样的地方

1628年那会儿,朝廷因为钱不够花,打算缩减人手,觉得全国驿站的人手太多了,得裁掉一部分。这个裁人的命令传到了银川驿站,站长念了几个人的名字,李鸿基也在其中。

李鸿基朝站长问道:为啥就我被裁了呀?

站长问我:“上次你送文件,结果文件不见了,这回你说,我该怎么处理这事儿呢?”

李鸿基没话可说,毕竟他真把公文给弄丢了,只能自认倒霉。

然后,李鸿基就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家乡。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马虎大意往往是很多人生惨剧的根源,干啥事都得专心,得小心,有时候,一个不留神的小错误,可能会悄悄地影响你一辈子。

为了过日子,李鸿基向村里的一位有功名的老爷借了钱。可后来手头紧,还不上债了,那位老爷就找上门来要债。李鸿基和他你一言我一语,吵了起来。

秀才说,你借了我的钱不还,还这么横,真是太不像话了!

于是,那个举人跑到县里去告官。

大伙得明白,在科举那时候,县衙对举人还是挺给面子的。可偏偏这位县令,名叫晏子宾,他偏要把李鸿基给抓了,还上了枷锁,让他游街,李鸿基差点就被大太阳给晒死了。最后,还是靠亲戚们凑钱,才把他从牢里捞了出来。

犯人公开受罚站笼的图画说明

李鸿基哪受过这种委屈?他一出狱,立马跑到举人家,一刀就把举人给捅毙了。

借钱与被借钱的经历告诉我们:向别人借钱或把钱借给别人,往往是生活中容易引起麻烦的事情,对待这件事得一直小心才行。

李鸿基出了口恶气,回到家打算收拾包袱走人。可一进门,他却发现老婆韩金儿跟一个叫盖虎的人有染,自己被戴了绿帽子。李鸿基心里那个郁闷啊,觉得这段时间真是喝凉水都塞牙,啥倒霉事都让他给碰上了。一怒之下,李鸿基抄起刀,就把韩金儿给捅死了。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男女之间要是处理不好关系,很容易闹出大事来,这种情况从古至今都不少见,所以得小心点儿。

因此,李鸿基就这样,害死了两个人。

这一年,就是1629年,那时候的李鸿基,刚好23岁。

两条人命呢,不管在哪个时代,官府都会抓你的。

然后,李鸿基逃走了,他跑到甘州,也就是现在的甘肃省张掖市,加入了明朝的军队,当了一名士兵。

明朝军队的模样

征兵的人问:你叫什么名字呀?

李鸿基因为背了人命案,不敢透露真名,于是就瞎报了个“李自成”,这样他就参了军。

在军队那会儿,李自成的上司叫“王国”。王上司有个坏习惯,就是喜欢克扣士兵的军粮钱。就是说,本来该发给士兵们的粮食和钱,都被王上司偷偷藏进了自己的腰包,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李自成心里犯嘀咕:都好几个月没见着工资影儿了,八成是被王长官给私吞了。这么一想,他就领着几个战友,去找王长官讨要工资了。

王长官见到李自成来要钱,立马火了,开口就斥责起来。可李自成不是个好惹的,哪受得了你这般辱骂,一气之下,当场就掏出刀子,把王长官给捅死了。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很多人之所以遭遇不幸,往往是因为自己有问题。所以说,做人还是要实在点,实在才是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

李自成杀掉王长官后,心里琢磨:县令肯定会来抓捕他。于是,他便带着同伴们,转头把那位叫徐智的县令也给杀了。

到现在为止,李自成已经背负了四条人命。

李自成他们闯了大祸,干掉了军官王国和县令徐智,这下麻烦可大了。他们心里都清楚:这回,咱们全都没命了。

这时候,他们面前只剩下一条出路:那就是去做山贼,也就是造反。

李自成成了山贼,没想到这样却让他走上了人生的顶峰。

没错。闯了大祸,肯定没救了,横竖都是一死,干脆起义吧。起义的话,我死得还利索点,说不定走运了,还能当个皇上呢。

于是,就起义了。

这一年,时间来到了公元1630年,李自成刚好24岁。他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加入了名为“不沾泥”的农民起义队伍。

明朝末年,农民反抗的事情经常发生。

明朝快结束的时候,到处都有农民起义。这些起义的农民,读书不多,可也想给自己的队伍取个响亮的名字,就像现在的“IP”一样。那时候,中国大地上起义军多得像雨后春笋,他们大多用首领的绰号当名字,比如有“飞山虎”、“大红狼”、“神一元”、“不沾泥”、“可飞天”、“红军友”等等,一大串呢。李自成加入的那支起义军,名字就叫“不沾泥”,其实他们的头儿叫张存孟。

后来,“不沾泥”被官府收编了,至于李自成嘛,不清楚是他自己不愿意被收编,还是恰巧没被收编(因为有些历史细节不太清楚),反正,他加入了另外一支由高迎祥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李自成和他的伙伴们构想的画面

为啥那时候的中国会有那么多农民揭竿而起呢?

答案就是:农民没法过日子了呗。

走投无路的情况有两个缘由:

一个主要原因是,那时候中国正好碰上地球的小冰期,天气变冷,到处干旱严重,蝗虫成灾,庄稼产量大幅下降,导致很多地方都出现了饥荒。

另一个原因是,崇祯皇帝因为长时间跟东北的女真人,也就是清兵打仗,花了好多钱,结果国家没钱了,财政特别困难。实在没办法,他只能给农民增加税收。

历史告诉我们的道理:管钱得会挣钱又省钱,要是挣钱不容易,那就得省着点儿花。就像碰到小冰期这种天灾,粮食减产了,朝廷这时候跟女真议和不打仗,才是最好的办法。

明末时候饥荒的描绘画

穷苦的农民们本就因小冰期的天灾而粮食不够吃,结果朝廷还要增加税收。更糟糕的是,地方官府有贪污的坏习惯,把加税的负担转嫁到农民身上时,税额还经常翻倍,有的甚至翻了好几倍。农民们实在没法活了,干脆就起义反抗。

说白了,那时候的情况就是这样。

明朝末年饥荒的情景描绘图

李自成加入农民起义军后,因为他特别能打仗,很快就当上了小领导。他带着队伍在河南、山西、陕西、河北、甘肃这些地方打来打去,每到一处城池,抢了东西就走,不多做停留,一直到处流浪。所以那时候,朝廷就把李自成这样的起义军叫做“流窜的强盗”。

明朝末年,老百姓起义的事情经常发生。

到了崇祯九年,也就是1636年的时候,起义的头儿高迎祥,在打仗时被政府军抓住,送到了北京,后来被处死了。

后来,李自成就当上了起义军的头儿,大家叫他“闯王”。

慢慢地,民间流传开了“欢迎闯王,不用交粮”的说法。为啥会有“欢迎闯王,不用交粮”的口号呢?说到底,还是因为朝廷以前加的税太重,把穷苦的老百姓害苦了。闯王一来,大家就不用再交粮了,所以大家都支持他,还纷纷拿出吃的喝的来欢迎。

闯王入城的情景想象画

就这样,李自成一直在北方和中原打仗,每当打下一个城池,他就会去拿城里那些地主、有钱人、乡绅的东西,接着打开粮仓,给饿肚子的老百姓吃东西。等大家吃饱了,李自成就会站到高处说话,欢迎大家加入他的队伍,说只要跟着他李闯,以后就能天天过好日子,吃好的喝好的。他这么一说,很多人就响应了,李自成的队伍就这么越来越壮大。

到了明朝最后那年,也就是崇祯十七年的正月里,李自成在西安当上了皇帝,建立了大顺国。他称帝后,就带着兵马渡过黄河,打下了太原。在准备攻打北京城前,他还派人给住在紫禁城的崇祯皇帝送了封信。信里大概是说:

崇祯兄,说实话,我并没想抢你的皇位,只要你点头答应我下面这四个要求,我马上撤军,不再动武。

要求一:大明得把中国西北那块地方,划给李自成当他的领地。

要求二:大明给李自成一个封号,叫他“西北国王”。

要求三:大明给李自成的军队发了100万两白银作为奖赏。

条件四:李自成既没有去见崇祯皇帝,也不肯听从崇祯的指示。

李自成起义军的行军打仗路线地图

说白了,崇祯皇上,只要你肯封我为王,把西北地区划给我,外加赏我100万两银子,那我李自成就回陕西当我的小皇上,保证不跟你动手,也不抢你的皇位。当年李自成就是打的这个主意。

大家猜猜崇祯皇帝收下了没?其实啊,他没收下。

崇祯皇帝的心思真让人琢磨不透,反正他就是不肯接受。

那时候,吴三桂接到命令正往京城赶,准备救驾。所以,有可能崇祯皇帝心里琢磨着吴三桂能快点回到北京。他或许心存一丝希望。但话说回来,这都只是咱们的猜测,崇祯皇帝到底怎么想的,谁也说不准。

但是,崇祯皇帝这个人很固执,自以为是,脾气又硬,李自成让他割地、封自己为王、还不听皇帝指挥这些条件,崇祯皇帝觉得简直就是对他的侮辱。

崇祯皇帝没答应李自成的求和要求。

但是,有一点很明确:崇祯皇帝肯定做不到第三个条件,因为他手里没有100万两白银。之前因为没钱打仗,他找大臣和皇室亲戚们捐款,结果最多才筹到20万两。

崇祯皇上不肯答应和谈要求,李自成当机立断,命令攻打城池,最终北京城被攻破,崇祯皇上在煤山(就是现在的北京景山公园)自缢身亡了。

大明王朝存在了276年后,终于灭亡了。

崇祯皇帝说:我啥错都没犯,都是被手下大臣给耽误了。

李自成刚在紫禁城的皇帝宝座上屁股还没焐热,就立刻给驻守山海关的明朝大将吴三桂写了封信,信里头的意思是:你的主子皇帝已经自尽了,现在我大顺王朝当家做主了,你以后就跟着我吧,我绝不会慢待你的。

就在这个时候,吴三桂的军队正往京城赶,想保护新皇帝。他们已经走到了河北滦州附近,突然收到了李自成派人送来的信。吴三桂仔细看了信,考虑了很久,最后决定还是进京,认李自成当新主子。毕竟,他以前的老上司崇祯皇帝已经不在了,也没人值得他再效忠了。

吴三桂在赶去救皇上的路上听说崇祯皇帝已经不在了,但他想了想,最后还是选择投降了李自成。

但就在这时,李自成那边有个不靠谱的队友,闯祸了。

李自成有个不靠谱的伙伴,叫刘宗敏。这家伙背着李自成,在北京把吴三桂的老爸吴襄抓起来严刑拷问,甚至还对吴三桂在北京的心上人陈圆圆动手动脚。

吴三桂心爱的女人陈圆圆的想象画像

吴家的手下匆忙跑来,给正在去河北路上的吴三桂传信。吴三桂一听,火冒三丈,立刻就杀了来接应他的李自成的手下,接着掉头回到山海关,跟李自成彻底闹翻了。

历史告诉我们的经验和道理:找创业搭档得找个靠谱的,还有,团队里每个人的责任和权力得搞清楚。就像这个例子,有个副总裁居然做了连CEO都不敢尝试的事,这明显是超出了他的权限,做得太过分了。

刘宗敏(站在左边说):大哥,我跟着你这么久了,你还没瞧出我是想来算计你的吗?

李自成(右边那位)说:“兄弟,你把老哥我打下的天下给搞砸了,你可真行啊!”

李自成亲自带着20万大军去山海关攻打吴三桂。那时候,吴三桂手头兵少,处境挺危险的。情急之下,他向多年来一直对战的清兵投了降,还剃了头留了辫子,转眼就成了清兵的将领。接着,他打开了山海关的大门,让清兵进了关。

吴三桂心里其实非常不乐意向满清低头,但眼下情况危急,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他没得选了。

吴三桂看清了形势,选择向清军低头,一下子就成了清军的将领。

清兵打进关内后,立马就去打李自成的大部队。李自成的士兵被清兵一打,立马傻了眼:打了十几年仗,从没见过像清兵这么凶猛的敌人(女真人靠打猎为生,从小就和野兽打架)。

清兵个个勇猛无比,而且,他们使用的火炮也十分厉害。

李自成顿时领悟了,为啥汉人光靠自己的身体力量挡不住清兵,非得靠长城不可。在这场战斗中,清兵把李自成的大军打得惨败不堪。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如果说敌人的敌人能成为你的朋友,那李自成却没领悟这点。你要是把人逼到绝境,他们可能会和原来的死对头联手,一起来对付你。

清军的战斗力非常强悍,如同猛虎恶狼一般。

李自成带着军队逃回了北京,接着又回老家陕西。但老话说得好,一个地方不能有两个老大,清兵不肯放过他。没多久,清军就从四面八方赶来,围着他追个不停。没办法,李自成只能带着队伍离开陕西,一路跑到湖北去了。

清军的战斗力十分强悍,如同猛虎恶狼一般。

明朝完蛋后的第二年5月17号,就是李自成丢掉性命的那天。

这一天,李自成带着他的队伍,撤退到了湖北的通山县。

李自成是个从底层起来的人,凡事都爱冲在前头,特别是看地形这种事儿,他都是自己上阵。这天,他领着大概十几二十个人,走在队伍最尖尖上,当先锋探路的。结果马儿一撒欢儿,他们这二十来号人就跑得太快了,和后面的大军拉开了距离,掉队了。

可是,危险就这样悄悄逼近了:明朝末年那会儿,正好赶上饥荒,村里乡里好多人都饿着肚子,土匪也就趁机到处横行。通山县的地主和乡绅们组织起了民兵,对土匪特别小心。他们看到李自成带着二十几号人马,都是生面孔,不认识是李自成,就以为是普通的土匪呢。于是,民兵们喊来了好几百个村民,人多得不得了,一拥而上,拿起石头就扔。

李自成脑海中的构想图

李自成那二十几个手下被打得七零八落,他只好骑马往山上逃。团练里有个挺厉害的家伙,叫程九百,他一把将李自成从马背上拉了下来,两人就扭打成了一团。不过李自成打仗经验丰富,程九百哪里是他的对手,很快就被李自成压在了身下,李自成正要拔刀结果了他。

没想到那时候路上全是泥,泥巴混进了刀鞘里,刀被牢牢卡住了,拔都拔不出来,程九百急得大喊救命。就在这时,程九百的外甥,一个姓金的小伙子,拿起一把铁铲,从背后狠狠砸了李自成的后脑勺一下,李自成当场就被打死了,脑浆都溅了出来,这个一代豪杰竟然就这样倒在了湖北的田地里。

历史的经验和告诫:李自成没从他年轻时候把文件搞丢的事情里学到东西,做人啊,还是得小心为上。作为一个领导,他贸然一个人跑到前线去,真的是太冲动了。

李自成构想的画像

李自成去世后,他的剩下部队开始疯狂报复,对周边的村子进行了大屠杀。

之后,剩下的部队选了李自成的弟弟李自敬当头儿,继续战斗,可没多久,在清军的猛烈追赶下,他们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结尾:有人讲,李自成打了败仗后,逃到湖南做了和尚。但老冯觉得,这种说法不太靠谱,为啥呢?原因在这儿:

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被程九伯给杀了,这事儿在当地的程家族谱里有明确的记载。

当时,李自成身边还有一大批忠诚的军队,老婆高桂英也陪着他,弟弟李自敬也对他忠心耿耿,所以他没啥正当理由抛弃这一切去当和尚。

3、李自成在九宫山被地方武装干掉后,他的手下又伤心又愤怒,一大群人冲了过来,把九宫山翻了个底朝天,大开杀戒,报仇雪恨。之后,他们选了李自成的三弟李自敬当头儿,接着干革命事业。从这些举动可以看出,手下人那时候已经确认李自成死了。

李自成构想图

根据上面这些事儿,咱们有理由觉得,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被杀,这个说法既合逻辑也有足够的事实依据,相反,说他跑到湖南当了和尚,那就不合逻辑了。

相关内容

活力中国调研行|霞浦,如何...
“我们准备在这玩几天。拍拍照、走一走,甚至坐着发呆,都是放松和享受...
2025-08-25 12:50:06
和好友去重庆组团多少钱?重...
嘿,朋友们!重庆,这座充满魅力的“山城”“雾都”,一直以来都是旅游...
2025-08-25 12:49:14
数千名游客及村民参与,湘西...
近日,湘西州龙山县第三届“村游惹巴拉——暨夏季村晚”在惹巴拉景区热...
2025-08-25 12:48:31
重庆四日游价格?重庆4天游...
家人们,暑假到了,是不是正愁带娃去哪儿玩?那重庆绝对是个超棒的选择...
2025-08-25 12:47:55
原创 ...
随着各城市夜经济的繁荣,游园看灯光秀已经成为人们夏日夜晚消暑的方式...
2025-08-25 12:46:03
“秘境”何以成险境?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邯郸晚报) 图为惠东县白马山一处网红景点...
2025-08-25 12:46:02
大连海岛游:多元魅力共筑旅...
原标题:成为国内旅游市场热搜关键词 大连海岛游:多元魅力共筑旅游热...
2025-08-25 12:45:22
上海:符合条件居民家庭在外...
为更好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
2025-08-25 12:39:45

热门资讯

原创 东... 唐诗《老将行》:“誓令疏勒出飞泉。”讲得就是东汉西域都护府戊己校尉耿恭与麾下将土在敌重兵围困下坚守不...
原创 张... 1999年6月,张学良在美国度过了自己的99岁大寿,在他的寿宴上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正是杨虎城将军的...
李秀成被清军俘虏后,写下万字供...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封建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使其元气大伤,进一步...
原创 甄... 相信很多人都有看过清宫大剧《甄嬛传》以及其他的一些关于钮祜禄氏【甄嬛】的电视剧,剧中大多数都是描写了...
朝鲜商店,像小时候的供销社,没... 到朝鲜旅游,有很多条条框框,什么人不能拍照,什么景不能拍照,什么地方不能去,什么人不能搭讪聊天等等,...
原创 斯... “在苏联的军队中,撤退比前进更需要勇气”,这句有名的名言正是苏联的第二代领导人斯大林所说。斯大林,全...
原创 原... 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
原创 “... 丝绸之路是泛指从长安(今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入新疆逾葱岭,直达地中海区域,横贯欧亚的一条国际大商...
原创 三... ###三国悲歌:赵云之死 在那个英雄辈出、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有这样一位武将,他以忠诚勇猛著称,一...
二十一世纪的汉字笔谈:“对多”... “最近体重增加。危機感。良体重減少方法求。” 以上这句看似是中文实则为日语的古怪汉字,来自于一个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