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长文创作季#
李秀成能有多腐败?有网友评价,太平天国的失败至少有一半的责任是因为李秀成的腐败。
从当下观望历史,忠王李秀成做过的好事不在少数,农民出身的李秀成非常懂得当时农工的苦难。
苏州之时,李秀成顺应民心,将土地分发给农民,使得当时苏南农民在如此悲惨的背景下能够拥有硕果累累的景象。
但是,功过不能相抵,以史为鉴更需要了解事情的全貌。
一、为何抄家能解决天国军费
陈玉成笑道:“抄了李秀成的家就能解决天国军费”。
太平天国14年,军费几近26000万两白银。
按照新的白银价格一克6.57元来算,金额高达一万七千亿元有余。
李秀成就算再腐败,怎么可能私吞这么多钱!要知道许家印这个首富,也才欠下2.4万亿,难不成李秀成在那个年代也是个首富?
可以肯定的是,抄了李秀成的家,价格绝对要比1.7万亿元要多。
但是,大部分资金来源并不是以现金流的方式存在,也不是由资产来结算的。
李秀成的钱全部用在了苏州园林,也就是当时的忠王府。
自从李秀成来到苏州之后,他便开始建造忠王府,豪华程度在当时无人能比。太平天国运动就算失败了,李秀成的忠王府还在建造中。
苏州园林大家都不陌生,辉煌堪比皇家园林,可大众不了解的是,苏州园林的存在正是因为李秀成的腐败。
从现代价值出发,已经无法用金额评定,作为世界级别的文化存在,价值肯定要比天国军费高。
据说,洪秀全的天王府每天需要上万个工人进行建造;东王杨秀清的府邸,与天王府媲美,可东王府内部的金银珠宝远远超过天王府。
一把手和二把手的府邸豪华程度之高令人咋舌,但这一切都比不上忠王府内的一座银山。
李秀成钱多到没地方放,真的把银子在忠王府内堆成了一座山。
二、亲密战友到见死不救
李秀成和陈玉成的关系如何?天京事变后,陈玉成和李秀成二人成为了亲密无间的战友。
可到后来,二人反目成仇,导致陈玉成十分痛恨李秀成。
在《李秀成自述》中两人还是关系十分亲密的同乡,旧日深交的情感更是让两人配合十分默契。
两人均是苦难农民,都跟着太平军征战。
起初的两人也是意气风发,雄心壮志,幻想着只要跟着太平军好好干,就能有一片崭新的未来。
在当上将领之后,二人多次配合剿灭清军,化险为夷。
但是两人关系越亲密,作为将领的洪秀全越害怕,洪秀全在太平天国后期已经过上了奢靡的生活,此时的陈玉成和李秀成有理想有抱负,想要干出一片新天地。
洪秀全害怕新人会将自己的地位削弱,便又开启了五军主将制度,陈玉成和李秀成分别为前军主将和后军主将。
洪秀全声称,主将可以割据一方,其地方事务自己做主。
三河镇胜利之后,前军和后军都贡献了不少的力量,可以说胜利的因素由两人共同决定,缺一不可。
洪秀全便开始了自己的骚操作,把三河镇胜利的功劳全部归功于陈玉成,并将其册封为英王
。李秀成没功劳不说,他所带领的军队还被封锁了20多天。
两人从此刻有了隔阂,三河镇中局势的变化,将领心里自然有数。
陈玉成在领功之时,为何不提出后军的重要性,后来又是为何军队被管控20天之久。
陈玉成的实力不断壮大,已经严重威胁到李秀成的地位。
这股恨积压在心中,于是在后来陈玉成西征围剿之时,多次受困求救,李秀成仍旧不理睬,利用清军清除掉陈玉成,来巩固自己忠王的地位。
三、英王和忠王谁的贡献大
虽然说,册封陈玉成为英王的主要目的就是削弱李秀成的权利,可是从整体复盘来看,陈玉成的贡献就是要比李秀成大。
自从天京事变之后,原本的五位王爷逃的逃溜的溜,一大堆烂摊子没人解决。
若是单靠洪秀全的话,那就全完蛋了,估计洪秀全会将有价值的物品全部掳走,过上安逸日子。
陈玉成在这个时间节点扛起了大旗,也就意味着,太平天国最艰难的战斗全部都有陈玉成的身影。
又苦又难的战斗并没有摧毁陈玉成,反而他却是整个14年中最会带兵打仗的王爷。
东至扬州,西至武昌,陈玉成带领的军队是太平天国战斗力最强的军队。
当然,此时处在太平天国的中期,若是放在早期资金充足,战斗力只会更强。
作为前军统帅的陈玉成,很多时候都是要率先进入战场与敌人对抗,因此大部分战斗时都非常困难。
每当遇到困难之时,后军统帅李秀成便担起了后卫的作用,各种补给以及信息会及时给到陈玉成。
这也正是两人合作打了很多胜仗的原因,同样也是陈玉成战死的预兆。
李秀成选择腐败或者选择不作为之时,在前线奋勇杀敌的陈玉成军队便没了退路,只能乖乖等死。
四、太平天国为啥都在腐败
太平天国原本是为了实现全民族公平正义而诞生的组织,到了后期却全员腐败,说白了还是无法与清代思想断干净。
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无一例外全是从上个时代中走出来的有权有利之士。
无论是李秀成,陈玉成还是洪秀全,他们反叛的原因都是因为看到了清朝的没落,想要创造出一个生机盎然的新时代
,但是由于没有完整创新理念,导致他们的潜意识里还是存在着腐败与奢靡。
单拿洪秀全来说,在经历过天京事变之后,便在天京修建了一座专属于自己的宝殿。
洪秀全为了让宫殿更加贴合自己的身份,特意摆满了各种宝物,随后将大批美女摆放在宫殿之内。
这种做法与晚清政府的腐败无异,也让跟随他的人意识到,洪秀全完全忘记了初心,与起义前糟糕形象相比并没有改变。
老大都这样干了,下面的小弟也纷纷效仿,洪秀全的奢靡点燃了太平天国内其他领导者的私欲。
各种王爷利用自己的权力,搜刮财产,克扣军饷,不关心农民的切身利益,复发官僚主义,开始重视自己的权力。
归根究底,太平天国的制度缺陷导致了太平天国的腐败,没有解决问题以及创造新时代的强大政策,终究是要回归常态。
五、当时的太平天国有哪些问题
太平天国在打击清政府腐败的问题上有重大效果,但是网络上却有不少人诋毁污蔑太平天国运动,直言太平天国的恶政。当时的太平天国到底有哪些问题?
首先,太平天国的第一梯队人员信仰有问题,他们最初是“拜上帝教”的信徒,宣扬的理论是要推翻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但其实,拜上帝教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宗教,没有办法为其提供正确的道路,这批信徒信奉仍然是封建迷信。
为了一统民心,天王洪秀全以及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带领民众信奉上帝。
为了巩固政权,三者自称是受天命所托,其所有下达的指令,全部都是上帝的旨意。
这样的做法完全违背了宗教的初衷,借用宗教之名来实现自己的统治管理欲望。
更离谱的是,一等王爵东西王两人,经常利用口吐白沫,浑身颤抖的方式来“鬼上身”让大众认为是耶稣的旨意。
但是下达的指令常常是对民众无利的。
其次,跟着太平天国吃不饱。
“鬼上身”的方式太过拙劣,很多人是不相信的。他们依旧选择跟随太平天国的原因是,跟着满清政府铁定吃不饱,跟着太平天国还有搏一搏的可能。
当时的社会,民不聊生,平民的思想就是跟随一个组织有饭吃,无论是哪个组织,只要能吃上一顿饱饭,他们就愿意跟随。
可是后来的事实证明,太平天国让农民寒了心。“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口号只是口号,《天朝田亩制度》也并没有落到实处。
但是,王爷们的奢靡腐败实实在在被大众看在眼中。
后期的太平天国失去了民心,倒塌也是理所应当。
结语
无论是洪秀全、杨秀清在前期太平天国的做法,还是从后期李秀成的奢靡,太平天国这个组织失败结果是注定的。
原本认真做事恪守初心的老大哥,开始利用职位之便进行腐败奢靡;其他王爷若是想上进,想必肯定会遭到打压。
于是便有了所有领袖的奢靡作风,让农民吃饱穿暖的口号,在洪秀全的带领下也成了一句空话。
后期太平天国本来有望再次复兴,万万没想到,忠肝义胆的陈玉成,被李秀成做局致死。
李秀成在初期可能同样厌恶奢靡,幻想着与清政府对抗。可随着时代的发展,奢靡的种子也在其身上发芽,无奈全盘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