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一直是人们所尊敬的三国人物之一。当初的刘备为了请诸葛亮,更是“三顾茅庐”,可见诸葛亮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写的《出师表》也被编写进了如今的学生教材课本中。
但是我国的陕西省西安市委党校历史学教授胡觉照提出了反对意见,他提议课本删除诸葛亮所写的《出师表》,其原因竟然是里面宣传了愚忠的思想,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出师表》到底写了什么内容。是三国时期(227年)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
这篇《出师表》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
可见,
诸葛亮确实对蜀汉忠心耿耿,但是历史学教授胡觉照却认为这是一种愚忠的思想。
他认为当时的蜀汉其实需要的是暂停战争,休养生息才对,而不是急切地选择北伐。也就是因为诸葛亮不重视这一点,这就是北伐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很多网友对于胡觉照教授的观点是错误的。
首先,诸葛亮之所以决定北伐,是因为自己如果再不北伐,那么汉室的兴盛的可能性将变得微乎其微。
我们都知道刘禅并没有刘备的远见和才能,根本就无法带领蜀汉走向成功。而当时的诸葛亮年纪也大了起来,如果诸葛亮没有赶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北伐成功,那么蜀汉的机会可以说得上是没有了。
而且蜀汉所处的位置是四川,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所以诸葛亮就算是选择北伐,再怎么北伐不顺利,也能够保住蜀汉的大本营,也就算是有资本这么做了。
再者,我们要知道蜀汉当时是三国之中能力最差的,所以就算诸葛亮没有选择北伐,曹魏第一个要消除的政权也必然是蜀汉,诸葛亮趁这个时候北伐,为的其实不是打败曹魏,而是拖延曹魏稳定统一北方的进程。
胡觉照教授所想到的休养生息,经过这么多年战争的诸葛亮,又怎么可能没有顾虑到呢?只是北伐这件事情,实在是迫在眉睫,诸葛亮这么做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了。
不知道大家对于胡觉照教授的看法是否认同呢?诸葛亮的所作所为固然是值得人们所尊重的,不管怎么样,我们在面对历史时,应该用一种全面的眼光看问题,设身处地地考虑当时的现状,这样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时一些决策者所做出来的决定,从而更客观地看待一些历史事件,你们说是不是呢?
参考资料:《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