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天降大旱,大臣刘伯温献计:将此人杀了,定能下雨,结果呢?
创始人
2025-08-22 16:03:53
0

纵观古今,历朝历代所有通过计谋手段上位的君王,都是对权力极度渴望之人。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大概就是集权君主最理想的状态了。

每一次的朝代更替,都是伴随着鲜血与呐喊,计谋与战略,信任与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开创一个新的盛世王朝。

但若一个人已经处在了权力的顶峰,那么他就不再是向上看了,而是看向四周。

明朝的建立

众所周知,

元朝是由于其政治黑暗,民族歧视

,皇帝贪图享乐,政局不稳,朝廷横征暴敛,

导致经济衰退,各地百姓群起反抗

,最后致使元朝走向灭亡。

但也不是每个地方的农民起义都能活到最后并收获成功的,比如

赵丑厮、郭菩萨、韩山童等人起义

,虽然都对当时的政局造成一定影响,但都没有获得成功,并且还落得个身死异处的下场。

但有一个人,他自小便生活窘困,四处漂泊,为了生计什么活都干过,还去庙里当过和尚。

但就是这样的底层人物,却是推翻元朝的最强大的一根稻草,他便是被后人称为“布衣皇帝”的朱元璋。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朱元璋能获得如今的成就,当然不可能只靠他自己的力量。

他只是善用众力,能集众智,故能无敌于天下,无畏于圣人矣。

朱元璋在起义的过程中,能放下身段,礼贤下士,宽厚下属,

信任身边的众多谋士将领,利用他们的智慧与谋略,推翻了残暴无道的元朝,

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朝代,明朝。

朱元璋即位后,便加强了中央集权,而权力的集中,会暴露一个人的本性,对权力的渴望,也会让人变得不择手段。

清代才子赵翼就曾评价朱元璋:“

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

”本质上来说朱元璋就是一个实用主义,因此不同面目所展现的是他在不同时期的利益。

对于这点,看他对身边助他功成大业的谋士们的下场便可一窥究竟。

刘伯温与李善长

刘基,字伯温,是辅佐朱元璋开创明朝的开国元勋

。说到刘伯温,大部分人的第一念想便是“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足可以看出,此人的谋略之深,算计之准,为后世之人所钦服。

他在至正十九年,应了朱元璋的邀请,成为了他的谋士

,为朱元璋献良策,设立军立法,肃正纲纪。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

成为朱元璋最重要的臂膀之一。

甚至被朱元璋称为“

吾之子房也

”,可见其对刘基的能力赞叹不已。

刘基之于朱元璋,就如同张良之于刘邦,而

李善长之于朱元璋,就如同萧何之于刘邦

。左膀右臂,缺一不可。

李善长,字百室,少年时便聪颖过人,后

投靠朱元璋,为其出谋划策,一同出生入死,功劳颇多

。是最早跟随朱元璋的元勋之一,也是淮西集团的代表人物。

开国功臣,矛盾激化

按理说刘伯温与李善兰同为开国元勋,理应受到同等封赏。但事实却是

朱元璋仅仅只封了刘伯温一个诚意伯,有名无实权,而且食禄还是最低的,只有二百四十石。而李善长却被封为韩国公,食禄四千石,这两者一比,可谓天差地别。

洪武元年六月,天下大旱,应天就不下雨。恰巧这时

朱元璋要去汴梁巡视,而刘伯温此时正任御史中丞

,主管稽查文武百官的不法之事。恰巧这是一个叫李彬的人犯了贪污罪,这个罪名在明朝可是死罪。

但李彬此人是淮西集团一派的,还是李善长的亲信,所以李善长在听闻此事后,便

放下了脸面,上门请求刘伯温网开一面

。这可让刘伯温为难了,淮西一派在朝中的人数众多,都是朱元璋的旧部,所以刘伯温不敢擅自决定,于是

写信千里送至汴梁让朱元璋定夺。

而李善长却在此时表示现在正值大旱,不宜动刀见血,以免触怒神灵。而刘伯温却只说了一句话:“将此人斩了,准能下雨。”

刘伯温一直对天文地理有着精准的判断,李善长以为他这次有了十足的把握,便也没再说什么。

而朱元璋的

回信说可以杀,这下刘伯温便没了顾虑

,当即下令把李彬斩首示众,以儆效尤。但这一举动,算是彻底把李善长惹毛了。

在这件事结束之后的几天内,都没有下雨,

李善长抓住了这个机会向朱元璋狠狠地参了刘伯温一本

,就以大旱见血,触怒神灵为理由,把这个罪责完全扣到了刘伯温的头上。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此时恰逢刘伯温妻子去世,刘伯温也看清了朝中形势,选择急流勇退,主动辞官归乡,朱元璋批准。

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士亡

参政可谓过河拆桥矣,朱元璋可谓把这句话体现得淋漓尽致。

凭借朱元璋的心计与见识,怎么可能会完全相信李善长的说辞

,只不过是借此机会罢免刘伯温而已。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刘伯温对于现在朱元璋来说,威胁大过帮助,以朱元璋对权力的看重,这等功高盖主的谋臣,自然是早点铲除为好。

刘伯温早已看透朱元璋是个什么样的人,也

清楚他的秉性和疑心,

就借此机会退出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虽然后来

朱元璋又再三召回刘伯温,甚至还要给他丞相一职

,但都被刘伯温拒绝了。在合适的时机选择明哲保身,刘伯温不愧是与诸葛亮齐名于后世的两大谋士。

而朱元璋在刘伯温拒绝后,便把丞相一职给了李善长。

但李善长此人有谋略,却没远见,没有看透朱元璋的秉性,最终落得个满门抄斩,株连九族的下场。

后世对于

这位“布衣皇帝”有褒有贬

,赞扬他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重大贡献,但也对他这种济河焚舟,忘恩负义的行为嗤之以鼻。

相关内容

再战UFC精英之路尹帅自评...
8月22日,第4季UFC精英之路半决赛将在上海体育馆举行。在其中一...
2025-08-22 12:53:24
西北家庭游七天六晚攻略!夏...
我的西北七日之旅:荒漠、星空与文明的印记 西北,这片广袤而苍茫的土...
2025-08-22 12:44:40
河南:激情南太行户外运动主...
8月20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新乡市政府联合主办,新乡市文化广...
2025-08-22 12:44:20
“大国重器”来了!8.5万...
  
2025-08-22 12:39:39
青春赛场展风采 青岛健儿在...
信网8月16日讯8月10日至15日,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在辽...
2025-08-22 12:36:02
第八届“五彩神箭”国际射箭...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记者 陈郁 报道)8月21日,青海省...
2025-08-22 12:35:33
原创 ...
民间对《三国演义》中的武将排序有个说法:“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
2025-08-22 12:35:02
原创 ...
引言 荒村雪欲作,耄叟病无聊。树暝乌鸢集,茆深雉兔骄。溪滩观趁渡,...
2025-08-22 12:34:59
2025南昌马拉松大众直通...
新闻荐读 今日上午10时, 2025 南昌马拉松(简称 “英雄马”...
2025-08-22 12:34:54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刘禅这个名字一直被人们视作一个软弱无能的君主代表。然而,历史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原创 她... 公元1660年(顺治十七年)农历八月十九这一天,紫禁城承乾宫中,一位女子的薨逝,令时年23岁的顺治帝...
原创 北... 引言:提起北宋,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当时的著名军事家族——杨家将,杨家将这个家族骁勇善战,他们主要的职...
原创 明... 自古以来,天灾和人祸都是起义开始的重要原因。这其中人祸不仅仅是一个重要因素,甚至可能成为一场起义的导...
原创 原... 只要有文化的地方,都无可厚非的出现了各种不一的政权,而多数政权都存在着诸多差异。如政权寿命的不等,有...
原创 原... 我们发现,宋朝其实一直存在着羔羊感觉。不论是后世还是宋朝当时的人,分析其原因时,总免不了要提到“金瓯...
原创 历... 如有侵权请联系,法律顾问,房律师15952666272 历史上江苏兴化市发生过的部分地震如下:197...
原创 明... 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数不胜数,每一位皇帝即便生前没有付出过贡献,但他依旧享有皇帝的尊贵,依旧会入葬皇陵...
原创 最... 伊朗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是否是一个好战的民族?这个民族的人民是否拥有强大的战斗力?这些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