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的特殊户口:明代卫籍
创始人
2025-08-22 15:02:24
0

在中国古代没有先进的统计学技术,而人口又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体现,所以历朝历代对人口的统计非常的重视。通过统计可以了解,全国有多少可以服兵役、充徭役和从事农业生产。这些数据关乎国民生计和国家的发展。

明朝的卫所制度,是一种明朝的军事编制,与元朝的军事编制有着莫大的联系。因卫所制度演变出了卫籍,卫籍有政府强制迁徙的因素在里面,但是由于频繁迁动,卫籍制度难免出现了混乱。

明代的卫籍是明代的一种特殊的户口,人们不能把它简单的理解成籍贯或者是人口的总数,明代的卫籍可以体现人口的迁徙和人口的分布。对于明代统治者体察民情、了解民间动态、制定政策有着莫大的关系。

什么是卫籍

卫所制度在明初由朱元璋建立,朱元璋听从刘基的建议在南北重要的地方上设置卫所,卫所在战事未息的明初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稳定了民初政局。

1.卫所起源

明代的卫所制度与元朝的军事编制有着很大的关系,元代的军事编制是十户、百户、千户的金字塔结构,而明代卫所制度也大致如此。另外一方面明代的卫所制度也承袭了唐朝的府兵制度,唐朝的府兵制度为士兵单独设立军籍,寓兵于农,兵农合一,战时入伍,和时务农。

明朝的卫所制度所产生的户籍制度就称之为“卫籍”,它既承袭前代的军事制度,又有自己的发展。

2.明朝的卫籍

想要了解明朝的卫籍制度就要先了解明朝的卫所制度。

明代一卫所下辖五个千户所,一个千户底下有十个百户,百户下又有两个总旗,总旗下又有五个小旗。卫所当中的军户都是世袭的,千户长和百户长也是世袭的。

记得看的《绣春刀》就是讲明朝锦衣卫的故事。三个兄弟当中的大哥就是世袭的百户长,但是他想升级千户长,走投无路不得已求助魏忠贤,最终酿成惨祸。

明朝的卫所当中的卫籍是世袭制的,明初由一部分蒙元降将充军,军队有自己的单独户籍制度,并且成为世袭制,不能随意改变。卫所制度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军屯,寓兵于农。朱元璋是农民出身,深知农民被剥削之苦,所以在补充军队的时候不想农民花钱,经济来源由士兵自给。军队长官会根据实际情况分配守城士兵和务农士兵。

军屯是一项明智的财政政策和军事制度,有利于恢复经济发展,其次又可以不缩减军队的人数。卫所制度下有卫籍和军户,这两种户籍制度是不一样的。卫籍是直接世袭军人,军户是间接世袭军人。

朱元璋在元末农民战争时,与张士诚进行鄱阳湖大战,在彭泽一老汉有四个儿子,老四身高八尺,力大如牛,被朱元璋一眼看中,编入常遇春的军队里,老四就相当于入了卫籍,他的后代也属于卫籍。如果老四战死或者年龄大了就由他的一个儿子顶替空缺。

而老四的哥哥们则是军户,如果老四没有儿子,或者儿子们都战死。这个位置的空缺就由老四的兄弟们顶替或者兄弟们的儿子顶替。

由此可见卫籍和军户是两种不同的户籍制度。明朝的卫籍制度在开始是非常明确的,但是后来逐渐变得混乱。

卫籍一旦确立就要举家搬迁,搬到朝廷指定的地区戍边。朝廷会给他们分配土地、房屋以及孩子上学的学校。经过岁月的变迁这个卫籍所属的家族发展壮大,有可能繁衍出三家五家甚至更多家,这样卫籍的世袭就会变得模糊。

还有就是原来的军户,因为家人戍边多年不见,有可能还隔了一世或者两世,当卫籍人员需要补充时,军户籍的亲戚可能否认亲属关系,拒绝充军,毕竟边防不是那么好呆的。

军屯的将士是很苦的,他们用军屯的收入供养家人,还要支持军队的开销,还要忍受百户千户的剥削,很多卫籍士兵不堪压榨就成群地逃跑,越到明朝后期卫籍士兵逃跑得越多,卫籍制度一乱,军队后援补充不上,势必造成军队人数锐减,影响国家边防。

明末军队减少很多,充军的很多是被后金占领地区的群众,他们不堪忍受后金压榨,投身为兵,卫籍制度的混乱直接导致了明末的军队后援。总之,卫籍制度是明朝重要的户籍制度,单立户籍,与军户有所不同,也不是简单的人口籍贯,它关系重大,相当于是明朝军队的编制。

设置卫籍的原因

设置卫籍的原因首先是朱元璋体恤百姓,不想因为战争加重百姓的负担。

其次是为所设置巩固边防,镇压少数民族叛乱,提升军事力量,增加军队的人数,而建立卫籍可以有效的补充军队的损耗,保证军队的人数,保证强有力的军事力量。

最后卫籍制度保证了边疆地区军队的财政支出,而且因为居家迁徙减少叛逃的概率,保证军队的稳定性。

卫籍的影响

上文已经举例,因卫所制度而形成的卫籍制度对明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卫籍制度巩固了边疆地区的安全,加速边疆地区文化发展,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促进人口迁移,建立卫所学校为国家培养大量人才。

1.稳定边防

明朝在农民战争中建立起来,但只是国内战事稍息。海上张士诚依然有可能卷土重来,蒙元只是被打出了中原而并未被消灭,依然危害边疆地区安全,还有周边少数民族逐渐强大,对中原构成了威胁。卫所制度的出现守护了边疆地区的安全。

卫所军队自给自足,实行军屯制度,减少了对百姓的剥削,入卫籍的士兵要举家迁移到卫所驻扎地方,一部分负责屯田,一部分负责守城,巩固明朝的边防。

2.加速文化融合

边疆的卫所制度不仅仅是中原人,也有少数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因为无以为食被编进卫籍,成为明朝的士兵,在与少数民族的交流中促进了文化的融合。

明朝对于边疆地区的宗教予以宽容的政策,分给土地,允许建设寺庙,为边疆地区宗教文化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拓宽了中原文化的组成。

在洪武初年朱元璋说:“武臣子弟久居边境,鲜闻礼教,恐渐移其性。”之后在边疆卫所地区建立了学校,教授儒家经典。编入卫籍的子弟纷纷加入卫学,促进边疆地区文化发展,同时提升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识,卫学的学生依然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为国家储备科举人才。而且由于一些来自边疆的考生入朝为官,进一步促进中原文化和少数民族的文化融合。

卫学多设于西南土司地带或者一些边地。这些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文化相对落后。由于设置了卫所,中原人士纷纷流入这些地区,迁居的方法主要是编入各卫所。中原人士的到来,大大促进了边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再加之土司地带儒学的普遍设立,以及卫学纷纷建立,无疑对边疆地区的文化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增强我国各民族凝聚力的过程中,明代实行的卫所制度曾经起过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中原人口的大量流入促进中原人口迁徙。云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土地,但是长期被少数民族占领,时有分裂趋势,中原人的加入逐渐弱化了分裂趋势,既促进边疆地区的文化发展,又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稳定。

3.对后代的影响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边疆地区文化逐渐与中原文化融合,减少了分裂趋势,为清朝开疆拓土,形成中华民族基本版图打下了基础。

至清初卫学制度逐渐消失,卫所也改为州、府、县等行政机构,卫学也逐渐并入了州、府、县学。边疆地区能够改成中央的行政机构,很大的原因是卫学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使得文化融合,后期的改变就变得十分容易。

这也从侧面反映边疆地区的文化与中原文化是同步发展的,边疆地区的教育水平逐步提高。总之,卫所为国家输送人才、提升边疆地区文化教育水平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卫所对明代边疆地区的开发、移民以及民族文化的融合等等,均有相当大的意义。

总结

明初朱元璋听取刘基的建议实行卫所制度,卫所制度承袭府兵制的特点,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同时元朝的军队制度也对卫所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为卫所制度的设立而有了卫籍制度,卫籍是世袭制,不可随意脱离,卫籍不是普通的户籍,是军事组织和人口组织的统一体,卫籍可以有效的补充兵员,保证国家军队人数。

卫籍制度对明朝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为后来清朝的统治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卫籍制度促进了人口的迁移,促进了文化的融合,保证了国家的兵源,巩固了边防的统治,促进了中原儒学文化的传播,提升了边疆地区的文化水平。

参考文献:

《明代卫学发展述论》

相关内容

再战UFC精英之路尹帅自评...
8月22日,第4季UFC精英之路半决赛将在上海体育馆举行。在其中一...
2025-08-22 12:53:24
西北家庭游七天六晚攻略!夏...
我的西北七日之旅:荒漠、星空与文明的印记 西北,这片广袤而苍茫的土...
2025-08-22 12:44:40
河南:激情南太行户外运动主...
8月20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新乡市政府联合主办,新乡市文化广...
2025-08-22 12:44:20
“大国重器”来了!8.5万...
  
2025-08-22 12:39:39
青春赛场展风采 青岛健儿在...
信网8月16日讯8月10日至15日,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在辽...
2025-08-22 12:36:02
第八届“五彩神箭”国际射箭...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记者 陈郁 报道)8月21日,青海省...
2025-08-22 12:35:33
原创 ...
民间对《三国演义》中的武将排序有个说法:“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
2025-08-22 12:35:02
原创 ...
引言 荒村雪欲作,耄叟病无聊。树暝乌鸢集,茆深雉兔骄。溪滩观趁渡,...
2025-08-22 12:34:59
2025南昌马拉松大众直通...
新闻荐读 今日上午10时, 2025 南昌马拉松(简称 “英雄马”...
2025-08-22 12:34:54

热门资讯

原创 深... 杯酒释兵权,是关于宋太祖赵匡胤流传甚广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为赵匡胤带来了许多好名声:智慧、仁慈。因为...
原创 战... 楚国的军事特色是轻利剽速,说的通俗那就是快。荀子曰楚人鲛革犀兕以为甲坚如金石,宛钜铁釶惨如蜂虿,轻利...
黄河清风·丝路人物史话|梁统:... 注重法治的良吏 梁统(生卒年不详),字仲宁,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人。其远祖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高祖...
原创 巫... 南昌海昏侯汉墓的出土,使得刘贺这个同时兼有帝、王、侯三重身份的特殊历史人物,一时步入公众视线。他是大...
原创 封... 苏护之女苏妲己在奉旨进宫途中被千年狐妖用吸魂之窍之术附体,自此之后,真妲己香消玉殒,取而代之进入皇宫...
原创 成...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经带着他的铁骑一路西征,蒙古帝国最强盛时期,版图面积可以和日不落帝国的版图相...
原创 金... 金国是女真族建立在北方和东北地区的政权,先后灭掉了辽国和北宋。宋高宗赵构在南方地区,重新建立宋朝政权...
原创 曹... 前言: 中华上下五千年,涌现出了无数的仁人志士。在这样的璀璨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有无数闪耀的明星,...
原创 清... 为什么清朝的妃子都,裹着被子,被抬进皇宫?很多人一定在电视剧里见过这样的场景。一天晚上,皇上翻了一个...
原创 同... 刘邦在秦末的乱世中,从草根逆袭为大汉王朝开国皇帝,此后绵延400多年。 而王建手拿刘邦的剧本,同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