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来,只要你刷视频,多多少少都会看到“第一赛道强哥”,听到他对马拉松的侃侃而谈,话题包罗万象——有知识科普,有健康理念,有办赛学问,有产业深究……
可能很多跑者也都知晓,强哥乃新中体董事长。他入行马拉松产业十年,十分好学,市面上关于马拉松、跑步的书,他基本上都看过。广州图书馆这方面的书,几年间都被他借了个遍。
在他做个人IP之前,我也时不时跟强哥有过交流,都是聊些行业动态、第一赛道动向,真没料到,他在跑步的科学训练、健康恢复上有很多经过实践的切身感悟。在他的视频号中,这类内容破圈较多。
强哥自诩为一个理工男、IT男,在马拉松之前,他写过代码,做过通信维护。2009年时,他的身体亮起了红灯,强哥开始跑步,然后一步步半马、全马、铁三,收获了健康,拥有了热爱,也成了职业。
去年中,听闻强哥要做视频号,打造个人IP时,我是有几分期待的。大家知道,在2023年马拉松恢复后,行业生态跟之前比,发生了颠覆性变革。整个社会映射在马拉松上,使得应对舆情成为赛事的头等大事。这个时候,需要有更多的行业发声。
在国内马拉松野蛮生长的十来年中,我们尚未形成马拉松文化,社会对马拉松的认知还十分浅显。尤其是马拉松的中国特色上,我们又赋予其太多的角色,令其不堪重负。从2023年底到2024年初,几起舆情下,马拉松的生存据说都成疑。
你会发现,除了一小部分跑者之外,就是在路跑圈,大家对马拉松的了解也远远不够,更遑论产业的生存、发展了。新中体几年来一直是国内办赛数量最多的运营商,深受其害,于是董事会研究,让强哥做个人IP,为行业发声、为新中体传声。
一年时间,日更的“第一赛道强哥”已经使强哥成为网红。他从不讳言,当初是被逼的,那时感觉做这个根本不符合自己的性格。
强哥的老本行是地球物理专业,他从1987年到1994年,在吉林大学完成了本硕连读。毕业后,他在广东电信研究院写了6年的软件,并被研究院评为有特殊贡献的青年专家。
2002年,强哥与几个朋友一起创业,成立了广东长实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从事通信代维,主要就是基站和光缆维护。业务遍及全国二十个省份,员工也达到五六千人。
到2014年,公司在深圳中小板上市未果,强哥卖掉股权,休息了一年。这个过程中,也在找寻新的落脚点。那时他已开始跑马,也正是国内马拉松要火的前夜,强哥与几个合伙人都喜欢跑马,于是便商量着一起玩玩,到这个行业中试试。
强哥以前的履历,在眼下的工作中仍然发挥着作用。他在公司有着一个大家难以想象的身份——网管,正是他在通信行业的积淀。
强哥办公室一进门左侧的角落,有一个小型的电子显示屏,一边是时间,一边是数字。只要公司网络有问题,就会体现在数字上。
公司的网络架构是他搞的,网络一有问题,都是他首先排查是什么问题。他说,每年夏天,是公司网络最慢的时候,为什么呢?因为没赛事了,大家没人出差,全在公司上班,达到峰值了。
“第一赛道强哥”的一年,使强哥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他在比赛中,时不时就被跑友认出,然后要求合影。他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份优势,分享励建安院士的运动恢复理念、北大钱俊伟教授对户外运动的真知灼见;他直言行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是第一赛道赛事、产品推荐官。
据了解,走过一年后,“第一赛道强哥”接下来将不会坚持日更,会适度地减少更新频率,追求更好的内容呈现方式,彰显更优品质。
强哥在职业生涯中,一直是个长期主义者,他总结出的一条人生、职场经验是,做成一件事,需要五年时间。
在2015年迈入路跑行业后,他们没想到办马拉松会这么难。他们当时接手的是出于亏损状态的中体体育,主要赛事是清远马。一入行,先踩雷、学习,2016、2017两年都是亏,直到2018年情形好转,微亏。2019年,终于进入盈利阶段了。
这个五年后,正当大家准备大干一场时,疫情来了。马拉松停摆的三年,亏了差不多3000万。这几年,强哥的压力可想而知。即便再困难,公司也没开过人,对想走的人,也不留。
当时全公司都在“自救”,有些员工尝试直播卖货,有办赛城市的一些特产、合作品牌的装备等,发现根本卖不动。后来就想到,既然第一赛道粉丝都是跑马的,那就做一件性价比高的跑步T恤,试试水。
在2020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预售,没料到一周内卖了7000件。这竟然是当年公司大半年来最大的一笔收入,给了团队巨大的信心。于是,在这个领域折腾起来,从“中体靓品”到“果凡”,强哥坦言踩过的雷多不胜数。
果凡也是个五年的周期,如今凭借着第一赛道的影响力,以赛事为触角,已深入到全国各地跑友中。
从2020到2024年这五年,第一赛道像经历了一场重生似的。熬过这两个五年后,强哥回首时,早已没了十年前玩的心态,而是一再感慨,难,真难,太难了!
厚积薄发,十年积累,也使得第一赛道在摔爬滚打中,磨砺出全新的活力。在2025年,不仅培育出贵阳马这样的标杆赛事,又新拓展了不少新赛事。且在越野、铁三上均有所建树。
办马拉松,是一件有“名”的事,在强哥看来,如果也有“利”的话,那根本轮不到第一赛道来干了。因为这个社会有人脉,有资金的人大把,凭什么轮到第一赛道干?
这几年来,第一赛道有句响亮的口号——传递运动之美,带动三亿国人跑起来。在强哥眼中,第一赛道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着这个口号在前行。
为什么办这么多赛事?据第一赛道后台的数据,新办一场赛事,经过三五年的培育,当地跑者数量可增长十倍。为什么做APP?要给跑者提供最专业的服务,要带给各赛事最大的流量。为什么做果凡?让跑者能有最具性价比的跑步装备。
以前我曾担心过,第一赛道赛事越来越多,会不会重蹈当年智美体育的覆辙,问题越来越多,反噬严重。从这两年看,虽然第一赛道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但也如强哥所言,因为公司基因不同,因为热爱,“只要我们保持带动更多人跑起来的初心,不迷失方向,就不可能变成智美第二的。”
第一赛道一直标榜自己是全员跑步的公司,这一点是落到实处的,因为有每人每个月80公里的月跑量考核。从今年起,第一赛道又在休赛季搞公司内部的半马测试赛。一切都是热爱,强哥从管理者的身份解释,对跑步没有热爱的员工,在第一赛道根本没前途可言。
十年间,大多数时候都不顺,除了这份热爱之外,强哥认为首先自己是跑步的受益者。通过跑步,自己身体变好了,家人和孩子都喜欢上了运动,自己是这个行业的受益者,因此不管再多的困难、挫折,一直坚持着,走了过来。
做网红,一年来也带给强哥许多新的收获、思考。他认为,通过“第一赛道强哥”,多了一条跟跑者、外界沟通对话的渠道,他能够接触更多的跑者,能听到更多来自一线的声音,让第一赛道始终处于跟跑者是同一类人的位置。
我倒是认为,“第一赛道强哥”,不只是强哥个人,实际上也是新中体这家国内最大的赛事运营商的一个标签。能够在新的传播生态下,多发声,发有利于马拉松的声,行业多一些类似的IP,国内马拉松会更好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