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更狠?慈禧打算除掉手握重兵的曾国藩,结果手下两江总督被暗杀
创始人
2025-08-22 11:03:55
0

晚清时候,国家动荡不安,那时候,慈禧太后掌控着整个朝廷,手握大权长达四十七年之久。

但是,到了晚清那会儿,有个大臣让慈禧太后特别头疼,成了她的一块心病。

晚清时候,有个头号大人物,那就是曾国藩。

曾国藩带着好几十万的湘军,这股子强大的军事实力,让慈禧太后觉得自己的权力受到了威胁。慈禧心里头琢磨过,要把曾国藩给解决了才安心。

不过,曾国藩绝非泛泛之辈,在和慈禧太后的这场较量里,最终惹出了大事,慈禧的心腹两江总督马新贻遭到了暗杀。

【慈禧太后与曾国藩的“明争暗斗”】

曾国藩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家里既不是有权有势的官宦人家,也没什么读书的传统。他爸妈一共生了九个娃,曾国藩是老大。他五岁那年就开始认字了,六岁就进了村里的私塾上学。

说起学问这块儿,十五岁的曾国藩在长沙府的童子试里头,拿了个第七的好位置。之后,他就没停过考试,一步步地往上冲,直到1838年,也就是道光十八年的时候,他终于在殿试里头考了个三甲的好成绩,顺利成了穆彰阿老师的门生。

从那以后,曾国藩的官场之路就像坐上了顺风船,一帆风顺。他花了整整十年功夫,一路升了七次官,最后做到了二品大员的位置,真是让人眼红。

他的弟子和助手在官场上到处都是,像李鸿章、左宗棠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有的是他教导出来的学生,有的则是跟他交情不错的朋友。

曾国藩的权势,慢慢变得有些大,让人感觉他快要撼动慈禧太后在清朝廷里的地位了。

1851年1月11号,太平天国在广西金田这个地方闹了起来,头儿石达开那是真厉害,一个人就能挡住好多人,没多久,他就带着大队人马打下了永安州。从这以后,他们势头更猛,把清朝政府打得一点办法都没有。

太平军最风光的时期,差不多占据了中国大半的地方,他们把都城设在了天京。不过,自打“天京事变”一出,原本势头很猛的太平军就慢慢走下坡路了。

1864年7月21号,乱糟糟的日子过了整整十三年后,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给曾国藩带来了一个超级大的新闻。

曾国荃带着湘军打下了太平天国的都城南京,这一仗打完,清朝就算赢了,太平军被打得惨败。

眼看就要到手的大功劳,曾国藩却皱起了眉头,他心里清楚,这回清朝能打败太平军,全靠他手底下的湘军。现在太平军没了,他那几十万湘军,说不定就成了慈禧太后眼里的钉子,下一个就该对付他们了。

另外,也不知从哪个角落冒出的小道消息,讲曾国藩心里头琢磨着要“穿上龙袍当皇帝”。要是这话让慈禧知道了,曾国藩的日子怕是要到头了。

这时候,社会上又有了另一种传言,说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偷偷拿了太平天国的“钱袋子”。

大家都知道,打仗不光得用上大堆的人手,还得花上大把的钱财。为了能在残酷的战场上站稳脚跟,太平军搞了个特别严厉的规矩,就是“财产都得归公”。不管是大家共有的东西,还是自个儿私有的宝贝,都得一股脑儿地送到太平天国的国库里头去。

李秀成在被处决前,曾有这么一番话:以前太平天国有个被称作“圣库”的东西。

后来,这事儿传到了曾国藩兄弟那儿,他俩那时已经管着十万湘军了。等湘军打下了天京,士兵们就开始到处打听这事儿。

曾国藩老老实实地把这事儿告诉了朝廷。那时候的清王朝,穷得叮当响,多年的打仗和赔款,早把国库掏空了,根本入不敷出。

不过,湘军攻下城池没多久,就有人说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已经找到了皇宫里的钱库。

面对那么多金银财宝,谁能不心动呢?曾国荃忍不住了,他把那些宝贝全都收到自己手里,接着放火烧掉了太平天国的王宫。

听说那场大火一直烧了好几天几夜。

在清朝某个人的记事本里,写了那么一档子事儿。

曾国藩他们搞定太平天国那摊子事后,他老妈就从南京坐船回湖南老家了。你猜怎么着?跟着他们的船竟然有两百多条,每条船都沉得要命,感觉像是装了不少东西呢。

回到京城后,曾国藩就跟慈禧太后禀报了,说在南京的皇宫里头,没找到太平天国的钱库,就翻到了一个像是假的玉玺,还有一个金质的大印。

慈禧对曾国藩并不是百分百信任,但不信他也没用,毕竟曾国藩手底下有几十万湘军,就凭他现在的地位和实力,慈禧根本没法跟他较劲。

曾国藩带领的湘军,其实就像是他的“私人部队”,士兵和将领之间关系紧密,外人根本插不上手。这支军队完全听曾国藩的,慈禧太后因此特别害怕湘军。

曾国藩一路赢战,早就成了清朝廷的重要支柱。慈禧太后心里清楚,这样可能会让权力过于集中,但她还是得重用曾国藩,不断给他升职加薪。

曾国藩带着湘军,靠着他们的威猛,一路升官发财,最后当上了两江总督这个大官。

而且,到了第二年,曾国藩又接到了一个大任务,他负责管江苏、浙江、安徽、江西这四个省的军事。这就意味着,这四个省的巡抚、布政使这些大官,都归曾国藩指挥了。

那时候,这简直就是一件从来没人碰见过的大新闻。

按照那时候的官场规矩,两江总督能决定撤掉一些文官武将的职位。因此,曾国藩就让他的湘军掺和进官场,占据各地的重要岗位。

渐渐地,湘军的势力愈发强大,他们把手伸向了七八个省份,把控了这些地方的政权。这样一来,湘军就变成了一股能分庭抗礼、割据一方的武装势力。这直接导致清朝廷的权力格局变了样,变成了“地方为重,中央靠边站”的局面。

当曾国藩的实力越来越强时,慈禧等清朝掌权的大佬们开始整天心惊胆战,他们觉得曾国藩就像是个随时可能戳破朝廷安宁的大隐患,对他恨得牙痒痒。

有人直接向慈禧太后提议:“湘军遍布各地,曾国藩权力过大,地位高到极点,恐怕会有大问题。”

说实话,曾国藩心里头清楚慈禧太后那点小九九。早在他回老家湖南养身子那会儿,有些湘军士兵胡来一气,烧房子、抢东西,杀无辜,把湘军的脸都给丢尽了,名声坏得不得了。

曾国藩琢磨了好久,最后下了一个大决心:解散湘军。

为了求自保,曾国藩接二连三地向朝廷递折子,盼着朝廷能点头答应他缩减军队的事儿,慈禧没过多久就爽快地答应了。

不久之后,曾国藩就对曾国荃的部队动手了,他把原本两万五千人的队伍,直接缩减到了两千人。人数虽然大幅下降,但这样一来,军费开支也跟着大幅度减少了。

这么做有两个大好处。头一个,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得自己削弱势力,好叫朝廷心里踏实。再一个,湘军人数太多,军费开销实在太大,所以说,裁军之后能省下很大一笔军费开支。

另外,这次曾国藩整编军队,他主要裁撤的是那些骄傲自满、难以管教的将领,以及年老体弱、生病的士兵,留下的大多是一些战功不显著,但渴望升官发财、充满干劲的新面孔。

说到曾国荃,他自己主动要求不干了,就是浙江巡抚那个官儿,然后回了老家去养病了。

但是,曾国藩解散了湘军后,朝廷心里还是不踏实。要扳倒一个对国家有大贡献的大臣,哪是那么简单的事,特别是曾国藩还掌握着大部分的湘军力量呢。

这时,慈禧脑筋一转,琢磨着要找个自己的人来顶替曾国藩的位置,她看中了马新贻。

【晚清四大疑案:张文祥刺马案】

慈禧给曾国藩提拔了,让他从两江总督变成了直隶总督。表面上,曾国藩这官当得是越来越风光,但实际上,他这一去江宁可就远了,和他的湘军也分开了。直隶总督呢,就在京城边上,这样一来,朝廷以后就能更方便地管着他了。

直隶总督这官儿,虽然比其他总督都高一头,但上头有朝廷管着,下头还有顺天府尹盯着,位置是挺尊贵,可手里头能用的权力却不多,真不算是个美差。曾国藩心里头明镜似的,知道这是朝廷为了牵制他,故意这么安排的。

不管曾国藩乐意不乐意,慈禧已经物色好了两江总督的接任者,这人就是马新贻。

为了把事情办成,慈禧叫恭亲王站出来,大力推荐马新贻去当两江总督。她说,马新贻在安徽当官时间不短,对两江那边的情况了如指掌。再说,马新贻这人聪明又能干,让他来管,肯定能把那些刺头士兵都安排妥当。

但是,在那之前,不少人心里都琢磨着,两江总督的位置怕是要落到曾国藩他弟曾国荃头上了。可话说回来,曾家两兄弟功劳太大,都快盖过皇上了,慈禧哪能放心让他们继续风光无限呢?

因此,清朝廷打算力挺的就是马新贻这家伙。

和马新贻比起来,曾国藩的仕途早期那可谓是顺风顺水,而马新贻呢,他的升官路那就曲折多了。

早些年,太平军打下了庐州,庐州的知府马新贻因此受到了牵连。清朝廷没放过他,让他戴罪去立功赎罪。

可他期盼的翻身机会没等来,却等来了家中亲人离世的悲痛消息。按照那时候的规矩,马新贻得立马回家守孝三年,这对马新贻来说,简直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坏消息。

不过那时候,清朝政府正忙着跟太平军打仗,前线急缺人手,马新贻就被召回前线去了。

之后,多亏了同事们的推荐,马新贻这才有了重新出山的机会。而这一次,他的晋升速度就像开了挂,快得让人根本想不到。

马新贻能重新得势,主要靠的是在战场上立下的功劳。但官当到一定级别后,再往上升就难上加难了。尽管这样,他还是被慈禧提拔为两江总督。不过,马新贻既没有强硬靠山,人脉也不广。就连他后来被慈禧升为闽浙总督时,李鸿章都直言不讳地说:“马新贻声望还是不够啊。”

我一直以为闽浙总督这个位子就是马新贻仕途的顶峰了,没想到他后来竟然能当上两江总督。马新贻自己肯定也没想到,他的官职还能再往上升,最后会坐到两江总督的位置上。

他心里七上八下,吃不下睡不着,觉得非得自己跑一趟去见慈禧不可。

马新贻一路奔波到了京城,赶紧去见了慈禧。他俩关起门来聊了好久,等马新贻从宫里出来时,旁边的人瞧见他脸白得吓人,浑身直冒冷汗。

虽然没留下确切的历史记录讲述马新贻和慈禧太后当时聊了啥,但瞧瞧现在的情形,他们谈话的重点其实挺好猜的。

马新贻心里头明镜似的,慈禧为啥偏偏要提拔他,不就是为了拿他当把尺子,量量湘军的势力嘛。慈禧对湘军那是既不放心也不想重用,还想找个法子压一压他们。这烫手的山芋,最后就落到了马新贻手里。

挑上马新贻,主要是因为他中立,不站队。在和慈禧私下聊天时,慈禧说不定给了他一个任务:去寻找太平天国那批宝藏的踪迹。

后来,马新贻突然做了个决定,请了个二十天的长假,心情沉重地回了山东菏泽老家。看望亲人和扫完墓后,他突然间把两个哥哥和儿子都叫到了跟前。

他跟哥哥和儿子讲:“我这次去江宁,是好是坏心里真没底。万一我有个啥闪失,你们千万别跑到京城去闹事,得学会忍一忍,这样才能保住咱们自家人的安全。”

大家听完之后,全都愣住了,按理说升官是件能让祖宗脸上有光的好事,但马新贻还没正式走马上任,就先跟家里人安排起了身后事,这显然是他心里清楚,这一路凶多吉少。

马新贻独自一人跑到江宁,他既没带军队,也没亲信跟着,就这么大胆地闯进了湘军长期占据的危险地带。

去江宁之前,马新贻给曾国藩写了封信,说了说工作交接的事儿。没过多久,曾国藩的回信就到了,不光有信,他还给马新贻送了几个保镖,算是给他的见面礼。

得说,曾国藩送的那份见面礼,真是挺有讲究的。

九月份二十号那天,马新贻到了江宁。他赶到江宁的时候,曾国藩还在那儿呢。一直拖到十一月,曾国藩才坐着船走了。走的那天,江宁的老百姓自己组织起来给曾国藩送行,马新贻瞧在眼里,心里头挺不是滋味的。

马新贻心里清楚,要想把曾国藩在两江的影响力全抢过来,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上任后,给老百姓办了不少实事,这些实事帮他赢得了不少人心。

不过,湘军毕竟是曾国藩一手创建的队伍,想让这些士兵听话,曾国藩才是最有威信的那个人。要不是他的话,那也得是曾国荃或者湘军里的其他大将才行,怎么能让一个外来人管他们呢?

因此,湘军对马新贻心里头很不满意,私下里跟他结了梁子。

为了把事情办得更漂亮,马新贻搞了个“六大规矩”。这里面,有三条是特别给湘军量身定制的。他还悄悄找上李鸿章,跟李鸿章手底下的淮军拉上了关系,好一起制衡湘军。

不过,江宁这块地界上,湘军的势力盘根错节,挺根深蒂固的。尽管马新贻使出了浑身解数,湘军的根基还是稳如泰山,难以动摇。

马新贻当了两江总督那两年,想了好些法子来牵制湘军,但效果真的不怎么样。更糟糕的是,这事儿还整出个大麻烦,就是马新贻和湘军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僵,嫌隙越来越大。

同治九年八月二十二那天,有个人叫张汶祥的,跑到了江宁。他这回可不是随便逛逛,心里头藏了个大秘密呢。

这天,马新贻在校场检阅完军队,正打算回督府去。可当他走到侧边的小门那儿,突然听到人群里头有人扯着嗓子大喊:“马大人!我冤枉啊!马大人!”

马新贻听到他拼命大喊大叫,不由得停下了脚步,开口问道:“咋了,有啥急事?”

没想到这家伙其实是借着告状的幌子来搞刺杀,他假装要下跪,等马新贻靠近后,突然从袖子里掏出一把明晃晃的刀子,啥也没说就捅进了马新贻的右腰侧。

马新贻压根儿没料到会有这等突发状况,立马疼得大喊起来。可那杀手并没善罢甘休,转手将匕首换了个方向,狠狠一戳,给马新贻留下了个四寸多长的口子。

马新贻的保镖们迅速围了上来,奇怪的是,那个动手的人既没跑也没抵抗,嘴里直嚷嚷:“我叫张汶详,杀马新贻这事儿,全是我一个人干的!”

马新贻挨了一刀后,立马被手下抬回家里找大夫瞧病。可那张汶祥用的匕首上,涂的是见血封喉的毒药,就算是大罗金仙来了,也救不回马新贻这条命了。

有个两江总督,在大家眼皮子底下被人给杀了,这事儿立马就炸了锅。

慈禧太后知道这事后大发雷霆,她立马下令让江宁将军、江宁布政使还有漕运总督,一个个地去审问张汶详。可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这个满是疑问的“刺马案”却一点进展都没有。

张汶详的口供老是在变,第一个接手这案子的魁玉,根本不敢深挖。他心里清楚,要是啥也没查出来,顶多是挨上级一顿骂;可要万一真查出点什么来,自己的小命可就难保了。

魁玉一拖再拖,愣是把事情拖到了漕运总督张之万赶到的时候。张之万心里跟明镜似的,清楚刺马案这潭水深不可测,可他没法违抗皇上的命令。听说在前往江宁的路上,张之万连上个洗手间都得带上五百士兵保驾护航,生怕出啥岔子。

张之万抵达江宁后,他没急着去办张汶详的案子,反倒是拖着时间,慢慢来。后来朝廷一而再再而三地催,张之万这才给出了个说法。

张汶详过去是太平军的一员,太平军被打散后,他跑到宁波干起了海盗的勾当。可谁承想,马新贻一到那儿就使劲儿剿匪,不光杀了不少张汶详的铁哥们儿,还让他没了经济来源。这么一来,张汶详心里头对马新贻那是恨得牙痒痒。

另外,张汶详的老婆跟别人私奔了。那时候,他曾为马新贻叫屈,但马新贻没搭理他,这事儿让他心里头憋了股火,最后动了杀人的念头。

最终结果显示,张汶详和马新贻之间的仇怨属于个人恩怨,刺马案背后并无他人指使。但就在这时,慈禧太后发布了一道命令,让曾国藩再次担任两江总督一职。

两江那边一直都是块肥得流油的地方,要是没人能镇得住场子,以后说不定就长成朝廷管不了的刺头了。慈禧太后心里头再不乐意,也没辙,只能让曾国藩打道回府。

不过,曾国藩并没急着走马上任,他连续写了好几封信,说自己没法干两江总督这活儿,还打算把直隶总督的位子也给辞了,就想干干净净地走人。

不论曾国藩是出于真心还是做做样子,他上的那份奏折很快就被慈禧给打回来了。结果呢,两江总督这个位子,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曾国藩那里。

从最终情况来瞧,很明显刺马案最后是便宜了曾国藩,所以那时候社会上有个说法传得很开,也不奇怪了。

马新贻在江宁待的那两年,他确实挖出了湘军偷偷藏了太平天国财宝的事情,所以那些背后搞鬼的人,就把他给干掉了。

颜士璋的《南行日记》里头记录了这么个事儿:“马新贻的死,跟湘军扯上了关系。”

湘军背后站着的大佬是谁?其实不言而喻。

说到马新贻的最终下场,其实就是他被卷进了曾国藩和慈禧太后之间的较量,成了他们手中的一枚棋子。要说谁更厉害,那就得看最后谁能捞到最大的好处了。

【来源:】

张程写的《CCTV法律讲堂:明清大案那些事儿》这本书,在2016年出版了。这本书主要是揭秘明清时期的一些大案子。通过CCTV法律讲堂这个平台,张程用他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剖析,带领读者一起探寻那些被历史尘封的案件真相。书里不仅讲述了案件的来龙去脉,还分析了背后的法律和社会问题,让人读后对明清时期的司法制度有了更深的理解。

宋清玉主编了本叫《历史悬案》的书,这是白金典藏版本,在2015年出版了。

相关内容

再战UFC精英之路尹帅自评...
8月22日,第4季UFC精英之路半决赛将在上海体育馆举行。在其中一...
2025-08-22 12:53:24
西北家庭游七天六晚攻略!夏...
我的西北七日之旅:荒漠、星空与文明的印记 西北,这片广袤而苍茫的土...
2025-08-22 12:44:40
河南:激情南太行户外运动主...
8月20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新乡市政府联合主办,新乡市文化广...
2025-08-22 12:44:20
“大国重器”来了!8.5万...
  
2025-08-22 12:39:39
青春赛场展风采 青岛健儿在...
信网8月16日讯8月10日至15日,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在辽...
2025-08-22 12:36:02
第八届“五彩神箭”国际射箭...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记者 陈郁 报道)8月21日,青海省...
2025-08-22 12:35:33
原创 ...
民间对《三国演义》中的武将排序有个说法:“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
2025-08-22 12:35:02
原创 ...
引言 荒村雪欲作,耄叟病无聊。树暝乌鸢集,茆深雉兔骄。溪滩观趁渡,...
2025-08-22 12:34:59
2025南昌马拉松大众直通...
新闻荐读 今日上午10时, 2025 南昌马拉松(简称 “英雄马”...
2025-08-22 12:34:54

热门资讯

原创 1... 利兹联官方宣布以1800万英镑签下AC米兰锋线多面手诺阿-奥卡福,合约四年附带续约条款。这位23岁瑞...
原创 谷... 谷爱凌又摔了,这次是在新西兰训练时出事。事发在2025年8月15日,谷爱凌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前几...
原创 依...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原创 吴... 近日,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在日本被发现,据专家鉴定,这份文献正是明末清初名将吴三桂的原版反清檄文。这份...
原创 关... 关羽,作为五虎将之首。 他的忠心和勇敢,在三国时期可是数一数二的。 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诛文丑,无人...
原创 同... 前言: 《智囊》中收录了一个故事,说在南宋时期广西曹成聚众作乱,名将韩世忠在平定福建一带的贼寇之后,...
原创 堪... 秦桧,江南东路江宁府人,他是南宋王朝初年著名的宰相,他在北宋末年,做御史中丞的时候,一度还是非常“爱...
李范:唐玄宗的弟弟,杜甫笔下的... 【前言】 中国有句老话,说的是皇宫里面最没感情。南唐的最后一个皇上李煜,被抓住以后也感慨过,说他下辈...
原创 战... 在战国七雄中,如果说谁最没有存在感,毫无疑问的是韩国。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韩国基本上都是居于末席,因...
原创 刘... 公元223年,63岁的刘备病逝白帝城,临终之前,将年仅17岁的刘阿斗(刘禅)托孤给诸葛亮,让诸葛亮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