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完胜诸葛亮,技压司马懿,人们却说他窝囊废,让我们正视历史!
《三国演义》以人物为载体形象地演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智、信、勇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三国演义》是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它广泛流传,魅力无穷,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深影响。
在三国的历史上,我们每次谈及谋士的时候,我们会想起诸葛亮,谈起将领的时候会想起关羽张飞,为什么我们下意识的都想到的是蜀国的领袖呢?因为这是在三国演义当中作者先入为主的观念,作者的主观思想是扶正汉室,所以我们跟随作者的主观思想,我们也把刘备这支队伍当作是正规军。其实在三国历史上,魏国有一个能人,他在用兵作战上能够完胜诸葛亮,在整个魏国大臣当中,他技压司马懿,他还曾经战胜过常山赵子龙,但是流传到至今,人人都说他是个窝囊废,今天就让我们来正视历史。
这个人就是魏国的大将军曹真,曹真到底是何许人也?
曹真字子丹,魏武帝曹操的族子。据《三国志》记载,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曹真之父曹邵为曹操招募兵马,后为豫州黄婉所杀害,曹操于是收养丧父的曹真。但另据裴松之注引《魏略》的记载,曹真本姓秦,其父秦邵素来与曹操相善。兴平末年,袁术部曲与曹操在豫州交战,曹操一次外出时侦察时,遭遇袁术部曲追杀,幸得曹真之父冒名顶替,袁术部曲误以为他就是曹操,遂杀之而去,使曹操躲过一劫。由此曹操想到秦邵恩德,因此曹操收养曹真,变易其姓,才转姓曹。两种说法莫衷一是。
曹操收养曹真后,让他与曹丕等一起生活。曹真力大勇猛,有一次射猎时被虎在后面追逐,曹真回马射虎,虎应声而倒。曹操壮其鸷勇,让他成为虎豹骑中的将领,讨伐灵丘黄巾军我后被封为灵寿亭侯。
诸葛亮在整个三国上面可谓是没有对手,他是众多谋士中的佼佼者,不能说他百战百胜,但是当别人听到他的名字的时候也会胆战心惊。但是他在与曹政的两次作战当中,全部都被超人打败了。第1次是诸葛亮出祁山时,当时诸葛亮第1次出祁山讨伐魏国,但是诸葛亮所想的在曹真面前好像形同虚设,他可以一眼洞穿诸葛亮内心所想。当时诸葛亮兵分三路大军,被曹真找到了最薄弱的一环,因为马谡生搬兵法将自己的大营建在了山顶之上,于是他就在街亭打败了马谡,诸葛亮被迫撤军。
在诸葛亮第2次出祁山之时,他选择奇袭陈仓,但是这又被曹真所看破。于是他派上了防御专家郝昭,最终凭借着郝昭的固守20多天,本来是一场奇袭的战斗,硬生生的被郝昭拖出了一场强攻。最终由于昨天时间过长,诸葛亮因为粮草不足再次撤军。
当时在整个魏国朝堂之上,曹操看的出来司马懿的野心,但是在朝堂上有曹真的存在,再加上司马懿本身就有才能曹操也就没有杀害司马懿。虽然司马懿胸怀野心,在曹真还活着的期间,他也不敢为非作歹,只要曹真尚在,司马懿就不敢露出什么马脚,只可惜曹真英年早逝,这才给了司马懿机会。
在古代战场上各为其主,你不能说哪一方的主导思想就是错误的,我们也不能够忽视曹真到现在,他魏国算是一个堂堂的大将军,无论是领兵作战还是朝堂议政,都是一把好手。但是由于在三国演义作者的手下,把它完全描绘出成了一个富二代,像是一个纨绔子弟。大家可以翻阅各种史料,曹真这个人真的是文武双全,在曹操的后代当中,可谓是数一数二的。
(作者:没有萝卜的兔子,本文由“历史趣谈人生”创作)阅后如果喜欢,不妨关注、点赞和评论,谢谢!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