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民(1884年-1952年),中国银行家。他出生于江苏淮安,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在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业务部任职,后升任副总经理。他于1938年担任金城银行董事长,并在该银行任职期间,通过金融创新和灵活经营,使金城银行成为当时中国著名的私人银行之一。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周作民在香港被拘捕。1942年3月,被遣送回沪。日方曾经想与他合作,除了担任金城银行和有关的投资银行职务外,他假托身体有病,未出任任何职务。
抗日胜利,受蒋经国金圆券的胁迫,金城银行也被迫交出原来陆续积累的外汇,出走去了香港。
解放后,周作民受党的感召,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组建由金城、盐业、中南、大陆改组成立的联合信托银行实行五行联营、联管,并出任董事长。
1952年12月,60家合营银行和私营银行实行统一的公私合营,他任联合董事会副董事长。在私营金融业的企业改造中,带动其他同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55年3月8日,周作民因心脏病猝发,在上海逝世,享年71岁。
周作民酷爱收藏。1957年,他的家属在其病故后遵嘱将各类文物计1407件,图书374种计5300册,捐献给故宫博物院。
周作民旧居有两处:武康路117弄1号和愚园路1015号。
武康路上房子有两幢。1号楼建于1943年,范能力设计,占地面积1620平,建筑面积667平,独立汽车间38平,花园1051平。建筑为三层砖木结构,底层连续半圆拱券门洞,两侧为螺旋纹柱敞廊。开放窗或券形窗,窗套作连续尖券,有花饰。平缓四坡瓦顶,挑檐较深。底层水泥砂浆仿石墙面。二、三层贴黄色面砖。室内用中国传统的彩画平顶和广漆地板。楼梯为半圆形式,另有小楼梯。
2号楼建造较早,上世纪30年代,占地面积722平,建筑面积342平。建筑为砖混结构,主体为二层,局部三层,立面采用重檐大屋顶,西班牙筒瓦屋面。底层拱券敞廊,西部外墙前凸,入口以上面凸出的阳台作雨篷,设铸铁栏杆。缓坡顶,檐口有券齿带饰。小圆窗,白色水泥外墙。室内装饰多为中国传统木装修、彩画平顶和广漆地板,楼梯为半圆式,另设有小楼梯。室内底层客厅外是大平台,平台两侧卧石狮一对,南部庭园仿中国式园林布局。1999年9月2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市优秀历史建筑。
愚园路的房子是法国风格建筑,它始建于1930年,属于西班牙式建筑,混合结构假四层,坐北朝南,南立面中央底层设有12扇落地长窗,二层则为圆形大阳台。其红筒瓦缓坡屋面搭配开拱顶老虎窗,以及水泥拉毛外墙。它也是上海优秀历史保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