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杜聿明集团崩溃在即,毛泽东为何叫停了粟裕的总攻?背后有何隐情
创始人
2025-08-16 16:11:48
0

1948年11月底,淮海战役的最后总攻即将打响,从开战之初到总攻前夕,淮海战役已经历时约四十天的时间,我军先后消灭了黄百韬、黄维、孙元良等几个精锐兵团。其中孙元良兵团的覆灭是因为不听杜聿明号令,私自丢下部队装死逃生。到了此时的淮海战场上,国军方面只剩下杜聿明集团手下的两个兵团,分别是邱清泉兵团、李弥兵团,加上一些从徐州带来的机关闲杂人员和学生,人数在30万左右。

作为徐州“剿总”的副司令,杜聿明在指挥大兵团作战方面,显然要比黄百韬和黄维高明得多,早在第三阶段尚未开打之时,杜聿明即制定了“打即不能撤,撤即不能打”的军事策略,一度跳出了我军的包围圈。只不过在蒋介石的掣肘之下,杜聿明无法遵照自己的意愿做出决策,再加上粟司令和淮海前敌指挥部高瞻远瞩,最终才成功将杜聿明包围在陈官庄一带。

淮海战役的战略意义非同小可,如果成功将杜聿明集团全歼,那么意味着国民党长江以北将再无精锐,同时也为解放全中国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点,毛主席曾在淮海战役总前委的电报中也有所提及:“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然而,就在华野大军即将对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之时,毛泽东却发电报给粟司令,要求对杜聿明集团“围而不歼”,这是为什么呢?

要知道,华野是好不容易把杜聿明的30万军队成功包围的,一旦不彻底把杜聿明集团吃掉,战场形势就有可能发生变化,杜聿明集团随时都有可能突围成功。原来,“围而不歼”与“围而不攻”不同,尽管毛主席下达了“围而不歼”的命令,但对杜聿明集团采取的政治攻势依然没有停止,而毛主席之所以有这样的考虑,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其一,毛主席此举是为了稳住傅作义。辽沈战役结束以后,毛主席把下一步把目标盯准了傅作义集团。华北国民党军人数众多,足足有六十万众,在国民党军中是出了名的能打硬仗,曾几次给华北我军带来不小的损失。而此时辽沈战役虽已结束,东北也占据也做好了入关的准备,但在东北野战军完成对平津战略包围之前,傅作义集团很有可能出海南逃,如此一来,我军的部署将功亏一篑。

傅作义南逃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一是国军傅作义所部机动力强,本身具备出海潜逃的能力,而我军并不具备的从海上对其进行拦截的能力。二是如果杜聿明集团全军覆没,意味着傅作义将处在几大野战军的包围之中,这在某种程度上会把傅作义逼向这条路,而这也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

反之,如果我军暂缓对杜聿明集团的总攻,则会让傅作义对困守华北抱有一定的幻想,认为自己仍有足够的能力守备平津。毕竟,从傅作义个人的情况出发,他并不愿意撤退到江南受蒋介石的控制,因为这样的话部队将会受到蒋介石的瓦解,自己也将成为无根之水。

其二毛主席这么做是为了迷惑蒋介石。我军暂停对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很容易给蒋介石传递这样一种假象 ,即认为使杜聿明集团还有力量和华野一战,对杜聿明集团也还有援救的必要。如此一来,蒋介石就不会下定让傅作义南逃的决心,无形中为我军堵死傅作义集团争取了时间。

1948年11月,傅作义曾经从平津到南京开过一次会议,会上蒋介石一度劝说傅作义率领大军由海陆两路南下,劝说的理由无外乎是东北既已失手,平津地区也难保之类的话。同时,蒋介石许诺给傅作义做东南战区司令长官的职位,傅作义不但没有被打动,反而以自己有大军60万,能守住平津地区为由说服了蒋介石,最后蒋介石依从了傅作义的想法。事实证明,蒋介石之所以会听从傅作义的言论,很大一个原因与淮海战役围而不打这一重要策略有关。

其三,对杜聿明集团的“围而不歼 ” , 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敌我伤亡。 淮海战役作为我军解放战争的决定性战役,在与国民党军决战的同时,我军取得了堪称光辉的战绩,但自身实力也出现了一定的程度的损耗。如在第一阶段歼灭黄百韬兵团时,华野大军就付出六万以上的人员伤亡;在第二阶段围歼黄维兵团时,中原野战军又付出了三四万人的伤亡。此次面对杜聿明集团的30万大军,不出意外仍会造成四五万兵力的伤亡。

解放战争不同于抗日战争,在毛主席看来,基层官兵都是老百姓构成的,能少死一个是一个。为此,毛泽东特意以中野和 华野司令部的名义,写了一篇《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以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当问及粟裕对“围而不歼 ”有何看法,一旦实施起来是否能围得住,后勤保障又是否跟得上?对此,粟裕表示自己并没有压力,前提是要让华野大军能够吃饱饭。淮海总前委得知粟裕的要求后,紧急从山东、华中、中原、冀鲁豫四个地区组织人力,给华野大军预支了一个亿的粮草保障,充分保障了华野大军的粮草供应。最终,没有了后勤供应压力的华野,彻底取得了淮海战役的光辉胜利。

相关内容

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
8月5日,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委会议,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乌...
2025-08-07 06:02:31
2025年中秋国庆连休8天...
2025年的中秋节与国庆节罕见连休,从10月1日至10月8日共放假...
2025-08-07 06:01:48
夜色赶海
8月5日晚8时许,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沙滩上热闹非凡。不少市民趁着晚...
2025-08-07 05:59:20
原创 ...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
2025-08-07 05:34:03
原创 ...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
2025-08-07 05:33:59
原创 ...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
2025-08-07 05:33:49
原创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
2025-08-07 05:33:38
原创 ...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
2025-08-07 05:33:32
原创 ...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
2025-08-07 05:33:04

热门资讯

原创 心... 下象棋不只是休闲娱乐,还是一种独特的智慧交流呢。棋盘上的每颗棋子好像都有生命,会随着棋势发展,出现各...
原创 同... 从古至今,帝王们成就霸业后都会做这样一件事:那就是铲除和他一起打天下的重臣。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铁律...
伍《大国浮沉500年》-美国黑...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确实从全球各地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劳动力,这为其经济发展和社会多元化做出了巨大贡...
原创 诸... 诸葛亮家族在三国时代,分属三国做官,这确实是真的。 在三国时代,诸葛亮本人在蜀国,官至丞相。而诸葛...
原创 彭... 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大部分中央领导齐聚一堂,就国内外形势展开讨论,期间有人谈到“反教条...
原创 宋... 一、宋朝起义频繁却难成功的现象 (一)起义频繁的历史记载 宋朝在319年的历史中,竟发生了434次起...
原创 古... 翻开厚重史书, 一个个鲜活人物跃然纸上,他们事迹代代流传, 他们名字也成为历史注脚,你是否想过,那些...
原创 李... 丁伟和孔捷不是不想来,而是根本不知道 李云龙是在淮海战役后期,在与楚云飞的对阵中不幸负伤的,多亏了段...
原创 她... 清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公元1661年,身染天花重疾的顺治皇帝,马上就要走向人生的终点,在三次亲自斟酌...
原创 刘... 1943年2月,组织上终于批准了陈赓和傅涯的婚事。很快,傅涯便来到河北涉县寻找陈赓。 看到傅涯后,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