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宝藏头条作者#
?
蒋英是一位令人钦佩的女性,她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与钱学森的结合
更是一段佳话,而她对子女的影响以及
子女的发展轨迹
也同样引人深思。
出身名门与留学欧洲的追梦之旅
蒋英出生于1919年的浙江海宁,她出身名门,
父亲蒋百里是著名的军事学家。
家庭的熏陶赋予了她独特的气质,但蒋英自己却在音乐的世界里找到了灵魂的归宿。
她与父亲有着共同的爱好——音乐,不同之处则在于,
父亲钟情于贝多芬的曲子,而蒋英则热衷于弹钢琴。
1936年,蒋百里前往欧洲考察,17岁的蒋英随行,并在德国开始学习声乐,也开始了她的求学生涯。
对于蒋英来说,留学之路的困难从一开始就接踵而至。
语言不通
,这是摆在她面前的第一道难关。
然而,对音乐的热爱和顽强的毅力给予了她无穷的力量,仅用
半年的时间,她就从零基础达到了熟练使用德语的程度。
这背后的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那是无数个日夜对着陌生单词和语法的刻苦钻研,是对音乐梦想的执着追求。
与此同时,战争的阴影笼罩了她的留学生活。除了语言,她还面临着
饥饿问题
,
土豆
成了她的主食。
然而,即使每天对着同样的土豆,蒋英眼中依然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即便土豆吃完后还饿着肚子,她也只能带着这种饥饿感入睡,因为第二天还有声乐学习等着她。
她不断对自己说:
“留学本来就是要吃苦的,不怕,忍着,勇敢一点。”
这简单的话语背后,是一个年轻女孩对梦想的坚守。
可是,饥饿仅仅是困难的一部分,
德国时常遭受英国攻击
,夜晚不再宁静,刚要入睡就可能被飞机声惊醒,只能匆忙逃到地下躲避。
第二天,她又饿又困地赶到学校,却经常面临着
老师不在
的情况。
但是,蒋英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她坚持在德国学习一段时间后,
逃到了瑞士
,在这个中立国继续她的音乐求学之路,而这一熬就是10年。
1947年,蒋英回国并在上海举办了一场演唱会
。
她原本只是小试牛刀,却没想到直接一炮而红,开始在国内崭露头角。
与钱学森的爱情与家庭生活
蒋英与钱学森的故事,宛如一段命中注定的佳话。
他们之间的缘分,要从蒋英
4岁
时说起。
当时,钱家父母特别喜欢蒋英,将她抱养到钱家一段时间,并为她取名
“钱学英”
。
但蒋英在钱家住不惯,便回到了蒋家,钱家父母不舍,将她
认作干女儿,甚至希望她长大后能变成儿媳妇。
不过,随着两个孩子的成长,他们的交集越来越少,当年的“婚约”似乎也成为了一个遥远的记忆。
1947年,钱学森回国
后,成为了众多名门闺秀心仪的对象。
蒋英也参与到了为钱学森介绍对象的事情中,她带了两个女伴和钱学森吃饭。
饭桌上的情景十分有趣,
钱学森左右各坐着一位美女,蒋英坐在对面,他?的目光却总是落在蒋英身上。
这让蒋英感到十分诧异,原本是为他人牵线,没想到自己却成了故事的主角。
后来,在一次演讲结束后,钱学森主动提出送蒋英回家,并说有话对她说。
到家后,钱学森直接对蒋英说:
“跟我回美国吧。”
这个提议虽然让蒋英心里一惊,但回想起吃饭时的情景,她似乎又有了一些预感。
不过,蒋英拒绝了。
但是,钱学森很执着,他在接下来的见面中不断提及此事,
仅仅6周的时间,蒋英就被钱学森的真诚所打动,两人决定结婚。
婚后,他们前往美国生活。起初的生活还算平静,后来,他们
一家被美国软禁
。
那时,他们的家庭状况十分艰难,两个孩子都还年幼,
一个尚在襁褓之中需要人抱,一个则在地上到处乱爬。
钱学森满心满眼都是科学事业
,在那种特殊的情况下,他们也不能请保姆,因为担心特务混入威胁家人安全,家庭的琐碎事务就落在了蒋英的肩上。
她不得不一个人撑起这个家,过着一拖二的生活。
她要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要操持家中的各种事务,这种艰难的生活直到他们的软禁被解除才结束。
回归自己的事业与桃李满天下
蒋英一直有着自己的事业追求,她曾说:
“有家庭,还有了两个孩子,我要努力搞自己的事业了。”
回国后,钱学森继续投身自己的科学事业,蒋英也渴望回归自己的舞台。
但她面临着一个难题,在国外待久了,
她的腔调很明显,完全不像个中国人。
为了能够在舞台上更好地发挥,蒋英跟一个老艺人学习纠正四声。
一年后,蒋英的四声终于标准了,她在重庆的演出中获得了返场六次的优异成绩。
但命运又一次对她的事业做出了安排,她被调
去中央音乐学院做老师。
蒋英起初并不愿意,她渴望在舞台上继续绽放自己的光芒。但领导的耐心解释,让她意识到自己的家庭状况需要她做出一定的牺牲。
当时,
钱学森忙于科学事业常常不在家,家里还有三位老人和两个孩子需要照顾。
如果她继续巡回演唱,家里的事情将无人打理。
于是,
蒋英接受了这个安排。
1959年9月,蒋英在中央音乐学院开始了长达30年的任教生活,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
其中,就包括
国家一级演员李双江
。
1959年9月,李双江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学习美声,成为蒋英的第一届学生之一。
蒋英在教育事业上的贡献,不仅仅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巧,更是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传递给了每一位学生。
子女的发展与家庭的传承
蒋英和钱学森的家庭,不仅有优秀的基因,还有良好的家庭氛围,他们的子女也有着自己的发展轨迹。
长子
钱永刚
或许受到了父母对祖国深深热爱之情的影响,
去美国留学几年后,选择回到国内工作,常伴父母直至他们去世
,展现出了大爱和孝心。
女儿则传承了家族的艺术基因,选择定居美国,成为了一位
音乐老师
,在音乐教育领域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蒋英病逝已经12年了,但她让我们看到了
一个女性如何在家庭与事业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困境中坚守自己的信念。
她不仅是钱学森背后的女人,更是一个独立而伟大的个体
,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她的家庭故事也将成为人们口中永恒的佳话,不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