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孙吴的都知道,合肥是孙权心中的执念。
几千年后的现在,一些人去孙权墓拜祭,甚至会放上一份合肥地图。
历史上,孙吴和曹魏一共打过多次合肥之战,场面比较大的有6次,其中孙权领军了5次,
可惜一次也没赢
。
第一次合肥之战
时间:
208年十二月-209年
起因:
曹军赤壁之战
吃了败仗,孙权趁机攻打合肥,
想开拓西、北两边战线
。
领军将领:
孙吴方:孙权、张昭、张纮
曹魏方:蒋济、张喜、合肥守将
战役结果:
孙吴攻打合肥百天,连连下雨,城墙将崩。眼看吴军就要赢了,这时候曹军派人演戏,谎称四万援军将至,孙权中计撤退,无功而返。
第二次合肥之战
时间:
215年八月
起因:
孙权见曹操远在汉中,未能及时回到东边,在八月率十万人北至陆口,出征合肥
。
领军将领:
孙吴方:
孙权、潘璋、宋谦、徐盛、陈武、贺齐、吕蒙、甘宁、凌统、蒋钦
曹魏方:
张辽、李典、乐进、薛悌
战役结果:
张辽八百先登大破吴军,突入孙权中军大营,吴军猝不及防,将领陈武战死,孙权领军溃败而逃。这场战役让张辽有了“威震逍遥津”的名声,也许张辽进武庙有这部分的加成吧。
第三次合肥之战
时间:
230年冬
起因:
魏国于合肥境内建筑合肥新城,防备吴国。当年冬天,孙权声称要取合肥。
领军将领:
孙吴方:
孙权
曹魏方:
满宠、合肥守将、兖州军将领、豫州军将领
战役结果:
孙权攻合肥,被曹魏兖州、豫州、扬州的三州将士联合击退,最终不克而还。
第四次合肥之战
时间:
233年十二月
起因:
孙权想围攻合肥新城
领军将领:
孙吴方:
孙权、全琮
曹魏方:
满宠、合肥新城守将、六安守将、伏兵将领
战役结果:
孙权在合肥境内登岸,本欲耀武扬威,却被满宠派人埋伏,斩首数百
。于是孙权大怒,攻打合肥新城,不克。全琮攻打
六安,也不克。最后都又撤退了。
第五次合肥之战
时间:
234年六月至七月
起因:
蜀汉丞相诸葛亮进行第五次北伐,遗使请东吴一起出兵。孙权亲自带兵攻合肥新城;另一方面,又派陆逊、诸葛瑾攻襄阳;孙韶、张承向广陵、淮阴进逼,形成三路兵马北伐。
领军将领:
孙吴方:
孙权、孙泰、孙韶、张承
曹魏方:
张颖、曹叡、田豫、满宠、刘劭、卫臻
战役结果:
这是孙权最后一次亲征,合肥守将张颖拒守力战,孙权久攻不下,又听闻曹睿大军将至,于是全线撤退。孙吴另外两路军队也纷纷退走,这一次又是无功而返。
第六次合肥之战
时间:
253年四月至八月
起因:
吴国太傅诸葛恪不顾众臣劝阻,于三月亲率二十万人再次出兵北征。
领军将领:
孙吴方:
诸葛恪、朱异、蔡林
曹魏方:
张特、司马孚、文钦、毌丘俭
战役结果:
诸葛恪不听劝阻,违众出军,被曹魏合肥新城守将张特屡屡击退。退走之时,又被曹魏追兵“大破之,斩首万余级”,堪称惨败
。
回顾孙权领军的五次合肥之战,如果孙权不中计的话,第一次打合肥就能打下来了。后面曹军缓过劲儿来了,吴军打合肥的难度逐渐升级。
另外,据《三国志·温恢传》记载,
“
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合肥,是时诸州皆屯戍。”
这一次进攻合肥时,关羽正在打樊城,估计孙权也没取得什么战果,所以仅仅提了这么一句,也没有被统计到合肥之战的几次记录中。
说到底,还是孙权的指挥能力差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