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外蒙古,北海之下,瀚海以北,雪山以东的那片广袤的草原,那个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的国家,我们似乎知之甚少。无非就是,他们有一个伟大的祖先,成吉思汗铁木真;国内有一个唯一像样的城市乌拉巴托;位于两个世界性大国的夹缝之中,精神上完全依赖俄罗斯,经济上完全依赖中国。
对于蒙古,若是熟读中国历史,我们能了解的大概就是无数次战争,和一个朝代。对于战争,蒙古本就是马上的国家,靠以战养战,蒙金战争打了二十三年;蒙宋战争打了四十四年;蒙古和明朝大大小小互捶了两百多年;直到万历新政时期,才渐渐没了战火;清朝建立后,又大大小小、断断续续打了几十年。对于朝代,当然是那个国祚七十多年的统一大王朝,元朝,是我国历史上幅员最为辽阔,第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元朝对于我国有进步的意义,也有许多不良的影响,最大的进步意义就是将西藏,蒙古等地纳入国家版图,不良影响就是导致了国内大量白银储备外流,致使有明一朝经济都无法达到唐宋时期的水准,致使明代经济始终处于经济萎缩状态,国库空虚,后期随着天下人口的增长,国家无力抚恤灾民,更无力负担浩大的军费,使得中央政府走向了陌路,直到清代美洲白银的流入,才导致了清代经济的繁荣。
下面我们来讲一下蒙古国的前世今生,地理环境和地缘政治经济。
自古以来,蒙古高原都被游牧民族所统治着。如果将中华分为两个大帝国,一个是南方的农耕帝国,一个是北方的游牧帝国,那蒙古草原可是历经了多个民族和多个朝代,第一个时代,是匈奴时代,匈奴人霸占蒙古草原的时间可算是很早,自春秋战国时代开始便雄踞中国以北的草原,在秦汉年间达到了巅峰,巅峰时期甚至可以让汉朝纳贡和亲,但是汉朝经过数代奋斗,终于也在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发起了总攻,经数代名将的征伐,终于击溃匈奴,匈奴自此而分裂,部分被汉族同化,另一部分西迁或者北遁,卷土重来时,在汉末又被曹魏集团击溃,从此大部分内迁,其余的向西迁徙。
匈奴式微之后,草原被鲜卑人占据了,这个起源于草原和森林边界大兴安岭的民族,凭借几代人的努力,先后在中原和草原建立过十个国家,占据着半壁江山。但是鲜卑渐渐被汉化,成为了中原人,这时,草原就有了柔然,在北魏渐渐没落之后,柔然兴起,在蒙古草原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帝国,几乎覆盖整个蒙古,然而柔然在于中原的混战中屡屡受挫,国力耗损,渐渐被草原另一个兴起的大部落突厥所蚕食,突厥这是一个堪比匈奴的巅峰帝国,对于北齐北周,隋唐都造成了重大影响,但是在盛唐缓过气来之后,远交近攻,将被隋帝国分裂的南突厥和北突厥逐个击破,收纳南突厥,打击北突厥,最终突厥不敢在与盛唐交手,逐渐被回纥人所取代,回纥也曾强盛一时,占据着蒙古草原,屡屡击败唐朝。但是回纥人的统治也未持久,因为一个叫契丹的民族兴起了,他们很快击败回纥人,占领了整个蒙古高原,直到被女真人击败。
这时,蒙古人才走上了历史的舞台,漠北的蒙古部称为黑鞑靼,漠南的蒙古部称为白鞑靼。蒙古人长期受到金人压迫,年年纳贡不说,还有金人的减丁政策,最终蒙古人在铁木真的带领下统一了整个蒙古高原,建立起一个真正的蒙古汗国,蒙古因此而得名。虽然朱元璋带领的农民军将元朝的蒙古人赶出了中原,但是蒙古人一直占据着关外和西域,明朝在朱棣时期虽然深入大漠,几乎将蒙古黄金家族赶尽杀绝,但是顽强的蒙古人还是挺了过来,分裂成鞑靼和瓦剌,轮番强盛,对明朝进行着大大小小百十年的战争,知道张居正和高拱开通互市之后,明蒙之间才进入了和平时期。
清代,蒙古的科尔沁等部落纷纷依附于满清皇室,满蒙互相通婚。但是外蒙却始终与清朝处于打打合合的阶段,清准战争一打就是七十年,从康熙初年一直打到乾隆,最终才将准格尔打下来,准格尔是强大的,巅峰时期占据着6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说,清朝平定准格尔及其不易,而准格尔也从未将自己视为清朝人,只是被武力压服而已。根据清朝满蒙的架势,我们不难得出,科尔沁等部落就是今天内蒙古的蒙古族人,咱们的五十六个民族之一。而准格尔部就是今天的外蒙古国的蒙古人,这两类蒙古人其实早在16世纪末就已经可以分隔开来。
所以1911年,清帝溥仪下诏退位之后,蒙古就单方面宣布了独立,漠北蒙古占据着蒙古高原北部大片面积,在沙俄的扶持下,一直处于几乎独立状态,后来苏联取代沙俄后,对于蒙古的政策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直接干涉蒙古朝政,对蒙古人进行苏联式教育,然后原本就厌恶中国的外蒙古人,就和中国越走越远了。
说道蒙古的地理环境,只能说是糟糕加糟糕。蒙古,这是片荒芜的土地,大陆性温带草原气候,多风少雨,冬季漫长,气候干燥。没有海洋的季风带来温热,更没有充足的温度来支撑作物生长,所以这里只有一种经济,畜牧业。这片土地似乎是被上帝遗弃的地方,往北往东是亚寒带和温带森林,往西是有大西洋水汽的中亚草原,往南是有海洋季风的中国,而蒙古,从西往东只有荒漠,隔壁,和温带草原。没有木材,没有栖息森林的动植物,没有农作物,这里自古以来,就只有马,羊和牛。蒙古草原有别于南俄大草原和中亚大草原,南俄大草原有大西洋的海洋季风,更加湿润和温暖。中亚大草原并不是高海拔的原野,温度更高一些,可以种植农作物,可以种植果木,靠北的地方才用以放牧。然而蒙古草原就是那么一个奇葩的地方,高海拔,严寒,大风,荒漠化严重,除了游牧,几乎没有其它产业。
一首歌可以让一个城市充满传奇性,“乌兰巴托的夜,那么静,那么静。”于是我们来聊一聊城市,整个蒙古国似乎只有一个地方可以被称作这个名词,那就是乌兰巴托,这个集中蒙古一半人口的地方,位于草原上一个河流峡谷盆地之中,当然清代称之为库伦。1956年贯穿蒙古的北京至莫斯科铁路穿过了乌兰巴托,才使得这座城市有了发展的契机,铁路必然会带来工业和矿业的发展,乌兰巴托从此成了蒙古国政治经济工业和文化中心,虽然放在我国只是个四线小城,但是能在这么寒冷贫瘠的漠北高原建起一座城市,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今日的蒙古,介于中俄两个世界性大国的夹缝之中,因为历史的缘由,外蒙古人长期被苏联洗脑,政权也多是苏联傀儡。因此,外蒙古人更加亲近俄罗斯人一些,他们的生活风气也更俄式,外蒙古人对于中国人一直报以仇视的态度,无论从历史缘由还是苏联洗脑,外蒙古人都不会对中国人友好。几百年的战争和几十年的洗脑,早已让这个民族对南方心存芥蒂。所以对于那些鼓吹外蒙古倾向回归中国谣言的人,大可以置之不理,唯一的可能就是俄罗斯衰弱到国家分裂,蒙古受到西伯利亚几大汗国的欺辱,被迫只能跟中国再续前缘,否则,外蒙主动回归,几乎不可能。
但是近年来,俄罗斯经济萎靡,工业也是极为薄弱,俄罗斯工业自顾不暇,自然无力照顾小弟蒙古,蒙古不得已,只能在经济上依托中国,蒙古国经济主要依靠出口矿产,而这些矿产又只能卖给中国,因为另一邻国俄罗斯本身也是靠出口资源为生,不可能买进矿产。前些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有色金属矿产和稀土矿产需求很大,蒙古国由于资源丰富、人口稀少,一时变得十分富有。但2014年后,随着中国经济放缓,原材料需求下降,蒙古经济也面临崩溃。而蒙古国被两个大国完全夹在中间,也没有办法与他国进行大宗贸易,所以,蒙古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对于未来,蒙古国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们靠不上内蒙古经济发展的边,也指望不上虚弱的北极熊俄罗斯,只能希望中国能加大对蒙古的投资,能多多购买出口的矿产,蒙古没有港口,没有生存空间,几乎不可能实现经济腾飞,所以只能依靠两个邻国的腾飞来带动自己,未来,几乎是可以预见的。这就是蒙古国,一个如此卑微却又不愿向温暖的南方投入怀抱的国家,思想是抗拒的,身体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