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上党战役为何八路军越打越多?40天战斗太岳军区参军2万人!
创始人
2025-08-06 18:32:54
0

抗日战争以游击战为主,解放战争以运动战和攻坚战为主。谈到这两者之间的转变就不得不提,1945年抗战结束后不久就爆发的上党战役。

日军宣布投降之后,抗战中在后方观望的阎锡山、胡宗南这个时候都来了精神,命令部队从后方前往日占区。当时的局势是胡宗南的九个军从潼关兵分两路一路经豫西向河南前进,一路从风陵渡进入晋南。而阎锡山也是分两路,主力抢占太原,另一路则是由史泽波带着4个师冲进上党。

上党这个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位于山西东南部,是物产丰富的一个盆地,下辖有六个县分别是长治、长子、屯留、襄垣、潞城、壶关六个县。上党地区还是交通枢纽东北经八路军控制的黎城、涉县可进入华北平原,南下可至豫北平原,北有白晋铁路直通太原。上党正好位于太行、太岳两大解放区的中间,如果让阎锡山的部队在这里站住脚跟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的情况是非常要紧的。当时蒋军已经开始沿着平汉线北上,晋冀鲁豫解放区实际上已经面临着两面作战。是集中兵力打上党还是对平汉线的蒋军进行迎头痛击,这对于前线指挥的刘伯承来说是一个考验。在延安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怀提出,太行区集中主力收复上党,太岳区向同蒲路攻击,冀鲁豫平原部队应该进攻开封、新乡,消灭该地的孙殿英,庞炳勋部。这个布置无疑是将有限的部队分成三面,处处都不够。这一举措遭到了刘伯承的反对。刘伯承认为应该调集主力首先来对付进入根据地的晋绥军。只有消灭了进入根据地的腹心之患才能有功夫在外线作战。

解放战争的第一仗就以内线的运动攻坚战开始。太行根据地是八路军在华北经营时间最久的根据地。从1938年129师进入太行山起该地就为八路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兵源粮草。太行区全区人口五百四十万,其中涉县、偏城、左权等老区二百二十万,从1941年到1944年三年的时间参军人数就达十二万六千九百九十七人,占十八岁到三十五岁青壮年人数的百分之三十七点六。也就是说这些老区青年人里面每三个人里面就有一个参加了八路军。

作为晋冀鲁豫边区首府的涉县,从1938年到1948年十一年中,扩兵15次,招兵8次,共23次,参军达一万五千七百五十一人。要知道涉县全县才十四万多人。这意味着全县每十个人里就有一个参军。而这中间牺牲的人数为一千六百一十二人,受伤残废的有七百多人。可以说这些老区对于八路军来说是不能轻易放弃。所以无论是战略还是军心士气,都决定了必须在上党打退阎锡山的进攻。

但是从游击战转变为运动战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很巨大的。在这之前八路军都是团以下的行动,而且在1942年精兵简政之后原先的标准大团改成了适合游击作战的大小团。当时的大团是标准团有2000人,小团只有4-6个连,兵力就六七百人。而此时的晋冀鲁豫军区的部队虽然开始扩充成大团,但是这些团由于在抗战后期作为基干团使用,兵力都不充实,大多数团都在千人以下,重机枪,迫击炮这些装备极为缺乏,全军区只有6门山炮。

刘邓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不急着立刻就布置攻击,而是发动根据地开展动员,另一边是抓紧整理部队,将原先分散的部队组织起来变成野战兵团。到了九月初晋冀鲁豫军区已经将,太行、太岳、冀南三个军区的主力部队编成了三个野战纵队,共31000人,其中陈赓的太岳纵队下辖6个团7000多人,可以看出虽然经过整理组织,但是晋冀鲁豫军区的主力团兵力也并不充实,一个团也就千人上下。

但阎锡山的晋绥军兵力也不充实。史泽波当时带着四个师的部队外加一堆游杂武装进上党,兵力是多少呢?17000余人,如果将这17000人平均下来一个师才3000多人,一个团也才1000多人,而且还得减掉非战斗兵,实际上的兵力比八路军还要少的多。

而八路军内线作战的优势在上党战役中体现的淋漓尽致。首先是扩军,根据任务,太岳区需要动员10500人参军,但是根据地群众热情高,干部宣传鼓动有力,一个月的时间就有三千人参军,到上党战役结束太岳区参军的青壮年达2万人之多,远远超过了预期。冀南区的枣强县,光九月就有1400人参军,冀南的三、五、六三个专区1945年9月一次性参军就有七千一百六十八人。这动员能力是极为强悍的。而对面的晋绥军呢?战役开始后阎锡山从太原抽调解围部队在太原抓了三天民夫弄了三、四千人,结果在路上就跑了一半。到了战区连一个向导都找不到,结果被我军围困在老爷岭,饿的只能刨地里山药蛋,南瓜吃。可以说内线作战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晋冀鲁豫军区部队的短板。

阎锡山

在从游击战转入正规战的过程中,我军是存在不少短板的比如在首战进攻襄垣战斗中太行军区集中部队对襄垣城一个团的部队进攻结果打了一天连城墙都没攻上去,在后面的巷战中也打了一天才拿下。太行区是晋冀鲁豫军区兵力最雄厚的一支部队,有九个团。数倍的兵力打对方一个团,打了两天时间才拿下,对于刘伯承来说是一个不好的开头。所以刘伯承立刻起草了《晋冀鲁豫军区关于上党战役某些战术问题的指示》为部队讲解战术而此类事无巨细的战术指示刘伯承在上党战役的四十天里还引发了《长治作战中的几个战术问题之指示》可以说是手把手教部队打仗。

刘伯承

在上党作战的具体办法上,刘伯承采取的战术是先解决外围在解决核心长治城。在敌军援军支援的情况下,刘伯承又果断调整部署先歼灭援军在攻击长治。历时四十天的上党战役歼灭阎锡山六十一军之六十九师、十九军之三十七师、六十八师及两个纵队(等于团),二十三军、八十三军共六个师(缺两个团)另省防军四个团,以上共计三万八千人,除约两千人溃入沁县城外,余全部消灭。俘师长、副师长以上十余名,其他官兵一万七千人。缴获武器:完整山炮二十门、迫击炮三十余门,重机枪三十余挺,轻机枪一千三百挺,步枪八千支。另有五个师尚在清查中。在四十天的战斗中我军伤亡四千人,其中攻坚伤亡两千,打援伤亡两千。而这四千中大部分都是轻伤,牺牲者为800人。可以说就付出的代价比较轻微的。可以说上党战役的胜利凝结着刘伯承元帅出色的指挥艺术。

经此一战三个野战纵队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缴获的武器装备更是改善了我军的装备情况。要知道战前整个晋冀鲁豫野战军也就只有6门炮,这一战之后火炮的数量就翻了三倍。更重要的经过这一战晋冀鲁豫根据地也完成了自己的整合,并在后面的作战中成为刘邓大军坚实的后援地。战役结束之后1946年7月到1947年底,一年半的时间,晋冀鲁豫边区参军的农民就达34万人。在上党战役中晋冀鲁豫出动了五万民兵保障战役进行,到了一个月后的平汉路战役参战的民兵,自卫队就达到了十万余人,而全面内战开始后的巨野战役冀鲁豫根据地更是动员出60万民工支援一线,可以说背靠根据地能是刘邓大军能在解放战争的第一年频频告捷的重要因素。这一切都与上党战役及时清除隐患有很大关系。

相关内容

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
8月5日,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委会议,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乌...
2025-08-07 06:02:31
2025年中秋国庆连休8天...
2025年的中秋节与国庆节罕见连休,从10月1日至10月8日共放假...
2025-08-07 06:01:48
夜色赶海
8月5日晚8时许,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沙滩上热闹非凡。不少市民趁着晚...
2025-08-07 05:59:20
原创 ...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
2025-08-07 05:34:03
原创 ...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
2025-08-07 05:33:59
原创 ...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
2025-08-07 05:33:49
原创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
2025-08-07 05:33:38
原创 ...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
2025-08-07 05:33:32
原创 ...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
2025-08-07 05:33:04

热门资讯

原创 孙...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关键之一, 就是“神德功德碑”上那...
原创 1...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南京家中。然而,当他打开家门时却发...
原创 他...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将是一位传奇的将军,传奇之处在于,...
原创 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般起伏,一个个家族或王朝在浪潮中涌...
原创 五...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因为八王之乱,导致西晋国力严重损耗...
原创 八...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殆尽,居民流离失所。清政府被迫签下...
原创 宋... 宋高宗赵构在南宋建立初期,历经战乱,一路南逃。他唯一的儿子在早年的动荡中不幸夭折,而自己又因受金兵惊...
庐山会议后,毛主席计划让彭德怀... 你能想象吗?一个身患重病的老人,在病床上还一遍遍修改一篇文章!他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而是为了给一位战...
原创 刘... 楚汉争霸:英雄崛起与落幕的传奇 在华夏大地的历史长河中,楚汉争霸无疑是一段扣人心弦的传奇。这场波澜壮...
原创 左...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