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唐僧是受唐太宗李世民之命,去西天拜佛求经的大唐高僧,在临行前甚至还跟李世民结拜为了兄弟,一路上的大小国家都知道他唐王弟弟的身份,就连女儿国的国王都称他为御弟哥哥,但是历史上真正的唐玄奘是什么样的呢?
喜欢佛经
玄奘出生于河南洛阳附近,本名叫陈祎,13岁的时候出家开始研习佛法,等到21岁的时候离开了寺院四处游历,拜访名师老僧请教佛法,但是很多人对于佛法的理解都不同,甚至有些还自相矛盾,这让玄奘一度非常的苦恼。
于是产生了西行去天竺求取佛法的念头,玄奘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他先向朝廷请示西行求法,结果遭到了朝廷的拒绝,因为李渊在成为皇帝之后为了抬高门楣将老子李耳尊为自己的先祖,所以李唐前期比较注重道教,而且正值李唐跟西域等国家打仗,所以不愿意放玄奘西行。
偷渡出关
玄奘没有因为朝廷的拒绝就放弃西行的念头,在贞观三年的时候朝廷因为饥荒允许百姓迁徙求生,他趁机离开了长安一路西行从敦煌前往古印度,因为边关作战不允许他出行,于是他就从烽火台的下面一路躲着官兵偷渡出关。
在前期的旅程中玄奘过得确实十分的凄苦,因为没有准备好足够的盘缠,他几乎每天都是风餐露宿,而且还要靠自己走路,虽然玄奘心中有着一颗成为苦行僧的志向,但是肚子却不允许他这样做,他就这样一路上走走停停,与人解说佛法化缘到了高昌国。
御弟身份
高昌国是西域36国之一,在当时虽然不算强盛但也十分的繁荣,而且这个国家十分的推崇佛法,玄奘一到就成为了高昌国国王的座上宾,这位国王早就听说过玄奘的大名,所以想要跟他探讨佛法,经过几天的彻夜长谈,高昌国国王对他十分的满意,于是想要将他留下来做自己的国师。
可是玄奘却拒绝了他的要求,几天的富足生活并没有让玄奘迷失自我,他还是坚定自己的信念想要西行取经,高昌国国王看到这样的情况也不强行挽留,在他走之前给他配了不少的车马随从,而且还跟他结拜为了兄弟,坐实了玄奘的御弟之名。
载誉而归
唐僧在一路上也因为高昌国王的御弟身份和大唐圣僧的身份受到了路过国家的礼遇,最终辗转到达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进入到了烂陀寺这个印度的佛教中心学习,很快就在印度名声鹊起,五年后他开始游历天竺国,四处讲经说法获得了极大的声誉。
就在他载誉而归再次路过高昌国的时候,这个国家已经在大唐的铁骑下覆灭,曾经御弟哥哥的身份和国师的荣誉也都成了泡影。
小结
但他还是一路回到了大唐长安,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接见,他将带回来的大小乘佛教经律论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翻译成了中文,后来被唐太宗封为大慈恩寺的主持,也算是逆袭成功成为了一代名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