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是革命圣地,那里曾是无数爱国青年向往的地方,在中国危急的时刻,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奔赴延安。在这里他们看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还接触到了红色文化,他们在这个革命摇篮里成长为一批批优秀的革命将领,之后他们分别投入属于自己的战场而立下军功。其中有一位从延安走出来的革命领导干部,他曾担任过湖南省委书记,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岳父是开国元帅,那么这位领导干部是谁呢?
1948年,就在解放全国即将来临时,国民党军队试图做最后的顽抗,东野11纵队的将士在隆化一带与敌人展开了鏖战。这一战打得极其艰难,正在关键时刻,一位19岁的战士牺牲了个人生命、手执炸药包摧毁了敌人的堡垒,为解放军打开了胜利了突破口。他就是人人皆知的董存瑞,而董存瑞的事迹则是被亲眼所见的政委写出的,这位政委就是李振军。
李振军后来又在部队里发现了受伤的战士郭俊卿,这时身边战友才知道跟随他们五年的同志竟然是女性,于是“现代花木兰”又在李振军的笔下写了出来。李振军这位政委写得一手好文章,在他的宣传下,一个个战斗英雄在军中被传颂开来,而他也被称为“战斗英雄的伯乐”。将士们听完英雄事迹后,佩服英雄的同时也佩服李振军的文采,殊不知李振军可是出生在书香门第。
李振军是湖南人,1920年出生,他的父亲与毛主席的教师徐特立一样,都是清末最后一批秀才。在父亲的教育下,李振军也是一位饱读诗书的才子,只是当时战乱,天下之大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李振军17岁的时候正逢抗战爆发,他一心想要弃笔从戎,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非常支持他的决定。刚好徐特立回到湖南,两位旧友相逢,后来在徐特立的推荐下,让李振军拿着他的书信到延安去找毛主席。
那时候战事紧张,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李振军一路坎坷用了大半年的时间辗转来到延安。毛主席看到这位一身才气的青年十分喜爱,让他在延安学习深造,并且同意他加入了共产党。李振军学识丰富,后来在延安一直负责培养人才,先后在抗大担任干事、主任教员、组织科长等职,抗战接近尾声时,他被任命旅政治处主任,他的文采也在此时发挥了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他跟随部队参加了多场重大战役,在部队继续担任政委,他一边做思想政治工作,一边宣传革命思想,从他的笔下写出了一个个感人的英雄事迹。建国后他继续在部队工作,在政治思想工作方面体现出较高的水平,1955年被授予上校,五年后晋升为大校。特殊年代来临时,那时候普遍实施军管,他被任命湖南军区副政委、省委书记等职。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在特殊年代时期,很多地方工作都难以开展,甚至出现经济倒退的情况。由于阴谋集团大张旗鼓地破坏生产,对地方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在湖南却很少出现这样的事情。在李振军的竭力保护下,湖南一直处于稳定持续发展状态,而这都是李振军的功劳,很难想象这位文弱书生一样的领导干部能扛住巨大的压力而为湖南百姓服务。
李振军在战争时期多次负伤,他的发妻已经去世,自己又带四个孩子,经常无人照顾,热心的邓颖超就给她介绍了一个妻子。她就是贺帅的女儿贺捷生,当时贺捷生也是独自一人生活,带着两个孩子,这两位战争时期走过来的革命战友走到了一起,组建起一个热闹的大家庭,岳父贺帅的威望使这个家庭更加充满了使命感。
贺捷生也是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革命者,父亲当年曾经两把菜刀闹革命,她也继续了父亲的血统在军队任职。在特殊时期曾受邓颖超的关照,这才有了李、贺夫妻二人后来的佳话。贺捷生一直在军队工作,先后在军事科学院、武警部队等地任职,1996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军中少有的女将军之一。
李振军与贺捷生不仅都是经历过战争时期的战友,在文学方面也都有着较高的写作水平,夫妻二人可以说是琴瑟和鸣,共同度过了幸福而又温馨的晚年生活。李振军于2008年去世,享年88岁,他的一生写下了很多英雄事迹,而他自己也会被载入史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