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学术长征与学术奇迹——《唐五代诗全编》研讨会于复旦召开
创始人
2025-08-05 09:33:23
0

研讨会于光华楼思源报告厅举行

12月7日上午,《唐五代诗全编》暨唐代文学文献学研讨会于复旦大学光华楼30楼思源报告厅举行,本次会议由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和上海古籍出版社联合主办,北京大学教授葛晓音、西北大学教授李浩、苏州大学教授罗时进、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胡晓明、上海大学教授董乃斌及复旦大学教授陈允吉、陈尚君、陈引驰、朱刚等几十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陈尚君先生独立纂校的《唐五代诗全编》进行了学术研讨。

陈尚君教授与编辑团队及新书的合影

《唐五代诗全编》于今年8月在上海书展首发,这部校录全部存世唐诗的大型总集共50册、1225卷,收录3800余位诗人、57000余首诗作,逾1800万字,由陈尚君教授集40余年之功独立完成。整套50册书从地上码起来,甚是壮观,仅比作者1.75米的身高少了1厘米。

陈尚君先生涉及《全唐诗》有关的工作始于1979年,此后的1982年到1987年,他在做《全唐诗》补遗,1989年到2011年间,他和国内的一批学者合作编校《全唐五代诗》,而正式下决心自己来做这部《全编》是在2011年5月。他以亲力亲为、用十九年时间完成《资治通鉴》的司马光为心中典范,坚持所有的工作都自己完成,诚如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林立涛在本次会议的致辞中所言,这是“创造了个人学术的奇迹”。

陈尚君教授会上发言

在会上,陈尚君老师表示:“从首次接触《全唐诗》至今四十六年,决定自己一手一力完成全书也有十多年,得到圈内圈外许多师友的帮助,但对一代唐诗文本的彻底清理,对唐诗流传过程中产生的千差万别问题的判断,乃至收录时间、范围、语辞、诗体、编次、真伪、行文等方面,其实一直是一个人在密闭的空间里苦苦探索。”这正是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浩所说的,“要以绝顶聪明的头脑干最笨拙的工作才能成就的寂寞的事业”。

陈尚君老师在办公室的书堆中工作

对于这项大工程的学术价值与学术史意义,与会学者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上海大学教授董乃斌认为,《唐五代诗全编》的问世对唐研界、文献学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项工作是实现了几代人百年来的学术理想,全面取代和超越了清编《全唐诗》,也成为了人文学者治学的新高标,其治学精神及原则适用于人文学科各专业。北京大学葛晓音教授在题为《〈唐五代诗全编〉的学术附加值》的报告中说:“尚君在编纂过程中,从小传写定、文本甄辨、存录异文、考订本事、体例编次等方面,都‘尽可能地接近现代学术研究的需求’,这就意味着,除了提供可信全备的唐诗文本以外,本书还为读者提供了所有能搜求到的关于唐五代诗的历史文化信息。”她进一步解释说,这部超越了《全唐诗》的《唐五代诗全编》中相当于还藏着同样远远超越了前人的一部《唐五代诗纪事》、一部《唐才子传》,而“《全编》中类似的学术附加值还有很多,例如诗题尽量区分作者原题及后人改题,拟题,尽可能保留诗人集会赋诗的诗序,凡原书有解题者,尽可能援引最早出处,使读者看到最接近原貌的唐诗文本及其演变过程。凡此种种,都为研究唐人创作环境、唐诗文本流传等问题展示了更多思考的角度”。她说:“作为一个将近耄耋之年的唐诗研究者,还能在余生读到这部旷世巨著,实在是人生之大幸。”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山东大学徐俊老师认为“‘回到唐人的立场,还原唐人作品的原貌’是尚君先生一再阐明的《全编》追求,就我看来,这只是前半句话。完整言之,《全编》的追求应该包括‘讨原’和‘溯流’两个层面。《全编》的体例安排,除了要为每一首诗找到最早的文献源头,还对从唐到宋元明清各代的文本演变作逐一的记录,体现或者说强化了一种学术理念——全景式、全方位、多层次的呈现唐诗的原貌和流变。一首诗、一句诗,见于本人文集、后人所编选集总集,见于诗话笔记类书,见于题壁石刻……诗在流传中的每一个着落点,都被记录。这是一个超越前人、突破作家作品藩篱的编纂体例,所以清编《全唐诗》的文本可以说是静态的,而《全编》的文本是动态的;清编《全唐诗》是固化的文本,《全编》是活化的唐诗生态。”由此,他认为《全编》给我们的启示,不但涉及到唐诗研究,还涉及到文学古籍整理的方式与目标,启示我们当下的文学古籍整理和研究,可能要面临一个目标转折,即从“建立一个最终文本”转向“重建文本形成过程”,而这亦将指引并开拓出唐诗研究的新方向、新境界。这与苏州大学罗时进教授说的“《全编》必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而产生新学问”形成了呼应,罗老师认为,应该“以《全编》出版为当下契机,产生学术生长点,在新的起点和高度上振兴唐代文学研究”。

与会学者还就各自的研究领域与学术志趣,以专题切入讨论《唐五代诗全编》的文献价值与学术意义,如西北大学田苗老师讨论初唐四杰诗,北京外国语大学詹福瑞教授以李白卷为中心进行考察,北京大学朱玉麟教授以张籍诗入手,作为个案分析,大家均表示《全编》就整理水平而言,成果令人叹为观止,其治学精神亦令人感佩。朱玉麟老师更是引用了王安石《题张司业诗》中的“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说:“张籍的诗歌创作如此,千年之后张籍诗歌的整理、还原过程亦复如此。陈尚君先生四十多年在唐诗文献整理与研究中的孜孜矻矻,以及最近十多年来的执着耕耘,也正当得起这样的褒美。”

陈尚君老师在会上聆听大家的讨论

陈尚君老师在会上诚挚地感谢了大家对《全编》的宽容与鼓励,但表示更希望听取具体的、直截了当的批评,他说,“我很赞同赵昌平先生早年的议论,即学者之间交往,应该是友谊归友谊,学问归学问。不因学问而伤了感情,也不因友谊而苟且学术。”陈老师说:“我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完成一次全面的修订。”——这场一个人的学术长征、学术奇迹还在进行中。

相关内容

子女收到高校录取通知书 家...
当子女收到高校录取通知书,这是他们人生中的重要时刻。然而,家长们也...
2025-08-05 08:41:50
粤动中华 迷你马拉松火热启...
4公里迷你马拉松活动吸引了来自大湾区各地的跑步爱好者踊跃参与。受访...
2025-08-05 08:40:19
罗源鉴江镇历史文集《鉴水长...
《鉴水长流》,一部承载着罗源鉴江镇历史记忆的文集正式出版。它如同一...
2025-08-05 08:39:39
职工高价值专利运营大赛两岸...
职工高价值专利运营大赛两岸赛区选拔赛正式拉开帷幕,开始接受报名啦!...
2025-08-05 08:39:02
原创 ...
你知道中国古代谁是最富有的人吗?我相信很多人会说是“ 富可敌国 ”...
2025-08-05 08:34:12
原创 ...
老周 摘要:蒙古草原有左翼右翼之分,还有内蒙古和外蒙古之分。曾经横...
2025-08-05 08:34:03
原创 ...
二战结束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美国向日本投掷了两颗原子弹,日本军头们口...
2025-08-05 08:33:53
原创 ...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
2025-08-05 08:33:51
原创 ...
他是国军上将,绰号水晶猴,骂过蒋介石,建国后获一级解放勋章 在民国...
2025-08-05 08:33:45

热门资讯

原创 宗... 2024年2月25日,宗庆后走了,享年七十九。 这个娃哈哈的“掌舵者”,光环满身。 全国劳动模范,五...
原创 南... 前言: 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十月,礼部尚书毛澄上奏称皇上登基之初,按惯例要祭祀各藩国已经薨逝...
原创 萧... 韩信和萧何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们都曾经为刘邦和汉朝做出了很多贡献。 一开始韩信是萧何...
原创 名...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名将们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各自的朝代。但有时候,这些星星也会因为自己的光...
原创 刘... 01 白登山之围可以说是刘邦这一辈子最耻辱的一件事情。 因为他作为汉朝的皇帝,竟然被匈奴的单于包围在...
长平之战:秦赵争霸的血色悲歌 长平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62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惨烈、最血腥的一场战争之一。这场战争不仅决定了赵国...
原创 一... 这是一组经过精心修复与上色的外国老照片,它们如同一扇扇半掩的窗,引领着我们穿越时空的长廊,窥见那些被...
原创 1... 19世纪末的沙皇俄国,正处在一个充满矛盾与复杂性的时代。一方面,它展现出了惊人的经济发展速度,工业化...
原创 袁... 袁绍就像是个笨蛋,怎么还能辉煌一时呢? 徐州惨败之后,刘备投靠了袁绍,张飞逃去芒砀山,关羽降曹,接...
原创 谁... 说起大宋王朝,那可是中国历史上头一号丢人王朝,本应该成为唐朝继承者的它,从建国之后不到30年开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