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从血缘关系来看属于长沙定王刘发一脉。因为“推恩令”的缘故,朝廷给王侯们提供的职务和待遇越来越低。到了刘秀父亲那一代,只能被朝廷封赏为县令,手里基本上没有权力,后来,刘秀因为天下大乱,成了一方诸侯,最终接受手下文臣武将的拥护,建立了历史上的东汉王朝。事实上,刘秀刚开始的时候,觉得时机不够成熟,死活不肯称帝,因为手下将军说了一句成语,刘秀当即决定登基。
这个劝谏刘秀,促成东汉建立的将军名叫耿纯,冀州钜鹿郡宋子县傅家庄人。年轻时,耿纯曾前往长安游学,有一定的文才和能力,曾被朝廷任命为纳言士。新朝皇帝王莽败亡以后,更始帝刘玄即位,派遣舞阳王李轶去招降各个郡国的人才,耿纯的父亲投降后,做了一个济南太守。那时候,拜见李轶的人很多,耿纯求见了很多次,才得到机会跟李轶见面,讲述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当时,耿纯对李轶说,大王龙虎之雄姿,迅速崛起成为王爷,可士族和百姓并不知道你有什么德行和功劳。恩宠和官位暴兴,一直是聪明人的忌讳。大家谨言慎行,还害怕招来祸患。如果因为骤然成为暴发户洋洋得意,恐怕没有什么好下场。李轶听到这番话后,觉得很是奇异,他觉得耿纯身为巨鹿大姓见识不凡,应该是个人才,于是就跟皇帝请旨,将耿纯册封为骑都尉,同时授以符节。 从这件事不难看出,耿纯确实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仅仅凭着一次见面,就能成功说服李轶,让他主动为自己请旨。后来,刘秀带兵兵马前去邯郸,耿纯得知消息后立刻前去拜见。期间,耿纯看刘秀手下的兵强马壮,产生了主动结交的想法。紧接着,耿纯就找机会拖家带口地投奔到了刘秀手下。为了防止其他人反悔,耿纯甚至让人回去把宗室的庐舍烧掉,彻底断绝后路,死心塌地跟随刘秀。 此后,耿纯跟着刘秀南征北战,先后平定了邯郸和铜马,令刘秀手下势力变得越来越强大。在这种情况下,刘秀手下的将领,产生了劝进的想法,他们纷纷要求刘秀尽快称帝。可刘秀本人却觉得,自己还没有平定整个天下,不适合直接称帝。有史以来,称帝可以说是大部分诸侯和豪强的梦想,但凡有一点机会,他们就想称帝。比如三国时期的袁术,还有隋唐时期的宇文化及,就是特别典型的例子。 耿纯看刘秀始终不愿意称帝,赶紧过去劝谏,当时他说了一番话。大概意思是说,我们这些人背井离乡,跟着您四处征战,最终目标就是攀龙鳞、附凤翼。等事成之后,可以加官进爵,让子孙后代兴旺发达。现如今,我们功业成就,您完全有能力和资本去称帝。可您却不愿意听从大家的劝告。如果不能及时摆正位置的话,我担心大家会失望的各自离去。若真发生这种事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在耿纯这番话中,涉及的成语就是攀龙附凤,常用来比喻依附皇帝成就功绩。古人普遍认为,皇帝就是真龙天子,只有攀上龙鳞,才能有更大的成就和更好的未来。刘秀身为刘邦的后代,在两汉时期就是“龙子龙孙”。在西汉朝廷灭亡的情况下,他比普通人更有资格建立朝廷,延续汉朝的江山。刘秀觉得耿纯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听从其劝告,不久之后正式建立东汉。耿纯等人也因此成功的“攀龙附凤”,在论功行赏的时候,以功臣的身份接受册封。